《卫道救时 不一样的曾国藩》
第36节

作者: 扬光RC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起郭氏,总是不能不一声叹息。叹其早生50年,叹其与曾左胡李同生,而又难有其功高世勋。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郭嵩焘之任事能力与人格魅力远在晚清诸中兴名臣之下,无法把自己做大做强:如左宗棠一样前呼后拥、如曾国藩一样左右逢源,“失败”之原因会正其性格。这在中国式“成王败寇”标准面前,无疑不是一种无奈、又不得不承认之现实!
  郭嵩焘的仕途三起三落。李鸿章等人在上疏朝廷希望给他立传赐谥时,尽量拐弯抹角,强调他对曾国藩、左宗棠三次出山如何有推挽之功仕,其《礼记质疑》一书如何“折中群经,淹贯三礼”。这自然煞费苦心,他们想把郭嵩焘纳入世人普遍可以接受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或者说,这些在郭嵩焘时代最能理解和同情他的人,试图按照自以为宽容的标准来肯定他的作为,以便弘扬他的业绩。这里,真正能看到他值得钦敬的地方:求真知的勇气,至诚的天性,相对统一的人格。

  百年后,钟叔河先生在编辑《伦敦巴黎日记》时说,郭嵩焘已经突破了“办洋务”的水平,率先创议“循习西方政教”,成为末世士大夫阶级中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物。海外学人汪荣祖先生也在《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中说,“当时人觉其独醉而众醒,但今日视之,实众醉而斯人独醒”,郭嵩焘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此人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鲜能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实甚自负与固执,以致被人视为易遭物议、性格褊狭之人,终身受挫”,然而,“这个弄潮儿的挫折,很可说明那个挫折的时代”。

  1891年7月,郭嵩焘于长沙去世时,李鸿章等人上疏,请求朝廷将其学行政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予赐谥,朝廷旨意:“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着不准行”(郭氏更多“事迹”非本书探讨内容,不多赘述,有兴趣之读者可搜集更多郭氏资料参阅)......
  孟容虽年小曾子城五岁,但其“博通经史,为文宏宕,有奇气”,志将安身立命之地寄于学术事业,将“求道”作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奋斗目标,他之醉心潜研湖湘之学业、之精神、之成就初显,一度被曾氏赞为“卧龙”之美誉,开始对湖湘学人产生影响,比肩鹊起、驰骋宇内;着力弘扬湖湘学风,将之从学术上的经世中开始走出来的影响与成就来看,称之为“卧龙”实不为过。经其与时下的猛士高人的共举,使湖南由一隅一改以往那种鄙陋的边缘文化形象,渐渐向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坚靠拢,使近代的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江浙文化渐成鼎足之势来讲,非伟力不能为,更有此见,曾氏所言非兴致所至而为。

  往往学术之人往往待人处世过于理想、甚至迂直,亦会自视过高而为常人所不解,其心气傲岸、高冷孤傲气象,亦则难为世人所容。但他仍“躬仁义而力践之,不以举世不为而自阻。饫道德而心乐之,不以没世无闻而自戚”,其坚持与坚守,决然体现其力践圣道,而不以得失毁誉为意的非功利处世态度,是十分令人敬仰的。恰恰这点,体现了中国老一代文的骨气、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也从其身上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刘蓉为湖湘的经世之学做出非凡贡献,但其身为儒仕仍然未完全摆脱旧时儒学之士腐儒弊病,自有其时代与个人局限性。既不似曾氏之大胆改造桐城派以倡洋务之风,而使陷入“空谈误国”式的空洞学术;开始关注时务、社会之学,以改良时风、影响时局。也不似郭氏之完全敞开心扉接受外来学问与事务,倡一时之新风。
  而郭氏又是另一番景象,开放之过又为时下不容,多次遭受不公仍不改所为;虽同为后世敬仰,但其三子各不相同,但历史总有客观公论,即便是一时的是非曲直难以权衡,但大体会有一个公允的评价留世存史的(这些均是后话,此处先按下不表。因二人与曾氏属相交终生之人,本书亦有多部多个章节述及)。
  简单述及刘蓉郭嵩焘之人之事,有些属后来之事,有些与本书无关,不再赘述。

  再说回此时的曾子城,在此二友挟持之下如同开挂了一般,于功名学业上突飞猛进。虽是学业学问颇有长进,但作为曾子城可不敢对科考有丝毫的疏忽与轻视,因为这条路才是他改变人生的唯一正途!
  日期:2022-05-31 08:03:08
  不一样的曾国藩(84)
  第十一章
  筠仙早生五十年  子城乡试跃龙门

  改变士子命运之乡试
  曾子城本是多思持重之人,随着乡试日期的临近,也静思梳理一番自己经年所学。
  尤以近年也自感学业有长,顿时信心大增,恰又适逢道光十四年秋围,欲借秋围一搏、以验所学,顿有跃跃欲试之感。
  曾子城虽然信心满满,但也因为刚刚中了县学的秀才,家人与本人一样对秋围(乡试)并未报太大希望。同时,既然大家都觉得正逢其时,并且人也正在长沙求学,不必专程赶赴长沙参考,本是便利之事,也就决定参加。于是,也是要好好准备准备,或许机缘己到,就可借此一搏而跃入龙门,而改变命运。

  往往被士子们视为“鲤鱼跃龙门”之秋围(乡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各地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所以也称之为秋围,与三年一次、于次年春天举行的会试(京城大考)相衔接,正好便于刚刚中举之人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准备,于次年春天赶往京城应考。
  秋围放榜有哪些程序,为何榜单被称为“龙虎榜”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按大清规定,每年的乡试录取人数都是有限制的。往往每科开考之前,朝廷都已定下各省的录取名额。因此,在考官们阅卷完成后,需要严格按照各省预定的名额录取中举之名单,不能随意增减,否则要受到责罚。

  按例,考官阅卷后就要对外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
  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规定,乡试后半个月内须完成阅卷、放榜,一般在八月底。但后来随着应试人数增加,各省放榜日期也相应推迟。康熙五十年(1711年),朝廷要求大省在九月十五日前、中省在九月十日前、小省在九月初五前放榜。自此,放榜时间成为定制。
  虽然有了放榜的最后期限,但各省具体的放榜日期、时辰等,并未统一要求,而由各省自行确定。因寅属虎,辰属龙,所以民间亦有求个好意头的良好愿望,于是各省也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自觉顺应民意,从而大多选在寅日或辰日放榜,这就是“龙虎榜”的来历,为的就是求个吉利。但顺天乡试的放榜日期,需要报告礼部,以便礼部奏请朝廷钦派官员复查。
  通常,乡试放榜的前一天,为了确保发榜不出差错,考官们往往先要填写草榜。主考官依名次填写拟录取试卷的“红号”,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乡试官员(包括监临、提调、监试等官)在内堂集中,共同拆卷,将试卷逐一核对红号,最后依照录取名次将考生姓名、籍贯填写在草榜上。然后,将草榜交给书吏,由他向在座的所有官员宣读考生姓名,完成这些手续后,再开始填写正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