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争:寻找最适合你的城》
第3节作者:
十七进制 在东莞数年间,罗卫民也算是小小的成功了一把,所以倾其所有将女儿罗蓓蓓送到美国读书,这当然是身为人父的基本职责,但在他心中也有一个小小的算盘,就是希望女儿读完大学之后,能够在美国开一家贸易公司,那么他就不用被东莞那家贸易公司给盘剥,可以直接与ADIDAS,NIKE这样的国际性公司直接贸易,那赚的银子只怕是一大把一大把,那时候就能帮助女儿拿到绿卡,自己在年迈之日能离开东莞这片污染的土地,也享受一下美利坚合众国“圆得不能再圆”的月亮。
但事与愿违,在美国生活了4年,两种语言都非常纯熟,在大学里也拿了奖学金的罗蓓蓓,半年前把简历投到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并被雷曼兄弟的人事部主管约见,主管通知他说两个月后,你再给我打电话,就在罗蓓蓓9月中旬如约给雷曼兄弟公司人事部主管去电话时,对方说:“对不起,我已经失业了。”
最失望的不是罗蓓蓓,而是罗卫民,罗蓓蓓工作可以再找,而罗卫民在东莞樟木头的皮具企业却有点支撑不下去了,外企订单越来越少,而且条件也越来越苛刻,而工人工资也不能轻易扣除,现在《新劳动法》也不是盖的,它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原来以为女儿毕业后虽然不能马上开一家贸易公司,但最起码能找一份美国工作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女儿带回来的只是更失望的消息:去美国银行是没有可能的,现在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都自身难保,连摩根大通旁边的中国招商银行,纽约第五大道特朗普大厦工行纽约分行都没有给她任何机会。如果说美国的金融局势真的如此,看来这个厂也开不下去了。罗卫民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眼光还是有的,像他这样的企来,如果说代表美国金融的华尔街真的这样凄凉的话,那再这样做下去纯粹是找死。
只是如果不做皮具的话,罗卫民四顾心茫然,一时之间还找不到另外的人生航向,50年代出生的罗还经常谈到“理想”“人生”这些字眼,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字眼现在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反讽词汇。
无颜见东方父老的罗蓓蓓尚不死心,百无聊敕的她被好友琳达拉去逛街,在格林威治村边上的一个小店竟然看到老爸亲手设计的一款皮带,兴奋的她很想买下一条来做个纪念,她没有想到自家那个作坊式的小厂竟然真的能远销重洋,不过一想到现在家里境况不佳,她也不想再花费65$。琳达得知真相后也很尴尬,因为她也没有找到工作了,还要靠父母接济,对于已经成年的她还要由父母帮助,这在美国是得不到尊重的,琳达也没有钱买下这款皮带。
罗蓓蓓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之后,老罗长叹了口气,既然连华尔街都没钱了,那这厂开下去还不是自取灭亡。有人劝他开拓国内市场,老罗淡淡的一笑,中国人一条10元钱的皮带系五六年也舍不得换,有什么市场,不像美国,他们有自己的皮带文化,一个人会有几条腰带,有的是休闲的,有的是正规场合的,有的是送人的,开拓内需市场,很遥远的传说啊!他已经下定决心,把厂卖掉算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不是2001年时的东莞了,谁会来买他的厂呢。
华尔街与东莞到底有多远?两者的物理位移有万里之遥,心理距离更是以“光年”计算,在东莞人眼中,华尔街是商业社会的顶尖代表,是60亿地球人口里最智慧的一族,是市场经济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端,俯瞰着整个大地,而东莞不过是飞翔于丛林中的一群蜜蜂而已,只有阳光雨露都比较充裕的情况之下,才能生活稍微滋润一点而已。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的东莞厂家来说,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其实比中国离他们要近得多,中国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从国外进口原料,最后产品销往欧美,唯一有关系的,是这片被污染的土地。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华尔街与东莞中间还隔着一层“贸易规则”,但自加入世贸以后,当中国与美国捆绑在一架战车上的时候,分别代表着“中国模式”的东莞与代表着“美国模式”的华尔街,就很自然的走在一起。只是这两者因为历史、文化、地位、模式的完全不同,一个是高级SOHO,一个是血汗工厂;一个是世界金领,一个是低层灰领,一个“劳心者治人”,一个“劳力者治于人”,表面上大家都以为他们代表的是“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却没有想到,背后的中美大架构,世界性的制度设计,将这两者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蝴蝶定理”说微小的变化能带动系统巨大的连锁的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更是诗意的表达了这种观点: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更多的是在科幻片里出现,没有几个人相信自己在太平洋西岸做个“我心飞翔”的姿势,能够在夏威荑海畔卷起涟漪。
在“地球是平的”时代里,在WTO式的扁平世界里,华尔街金融体系的波动,的确在太平洋西岸卷起一阵飓风,病情最为严重东莞已经打了数个寒噤。
2009年4月份,华尔街仍然晦气重重,但俗称东莞金融一条街的莞太路又开始车水马龙,银行里还新近买了几台叫号排队的机子,证券营业部里大屏幕上的K线图又跳开高走,里面急促的欢声笑语似乎在嘲弄东莞制造商的愚昧——这个时代还在做实业啊你?真傻。
是的,真傻,这眼前的一切,让人感觉如在梦中,金融危机不是还在发酵吗?华尔街那些金融大鳄不是还在噩梦中未醒吗?那万恶的蝴蝶翅膀不是刚刚展开吗?难道中国的股民们,已经超越巴菲特与索罗斯了?
这真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国度,这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日期:2010-03-25 16:55:38
1.3城市的镜鉴:底特律城的废墟
2009,欢迎来到底特律,欢迎来到第三世界!
底特律,曾经名扬全球的“汽车城”,世界现代工业的典范,美国制造的象征。
伟大的福特只怕不会想到,那个风光一时的城市,竟然沦落为“悲情”的象征。
前几年曾看过一部叫《生死谍变》的小说,里面这样描述到底特律:底特律伍德沃得大街位于底特律中心地带,在街区附近相邻的六个街区是大量的空置房屋,那里是底特律特有的风景,是近几十年来废弃的房屋,它们是底特律近代繁荣和衰落的见证,更是城市探险家的乐园。黄昏的太阳照在底特律伍德沃得大街的建筑上,现代和古典交织成的光和影在上面书写着一个个过往的传说……
小说描述好像是对今日的预言,一语成谶,一个带着墨镜的东方记者走在底特律的街头,他是这样写的:从通用汽车全球总部的大楼望出去,冬日的底特律河无声、静寂。封冻的宽阔河面闪烁着寒冷的银色。寒风过处,冰面上扬起一片小小的暴风雪。 楼下不远处的科博中心,2009年底特律国际车展正在热闹进行。看上去,这个汽车之都有着现代文明的一切——漂亮干净的公路、摩天大楼,典雅尊贵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以及星巴克。但这些只局限于市中心区,只要转过一个街角,有一条肮脏的大街就横在面前,上面的积雪已被太多的车辆扬尘染成黑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