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争:寻找最适合你的城》
第4节作者:
十七进制 多么悲情与伤感的描述,黄昏的太阳,秋天的落叶,寒冷的银色,瑟缩的寒风……第一次感觉到,钢铁底特律竟然如此具有诗意!中国所有城市的悲情加起来,都抵不上人家眼角的一滴泪,当然,中国的城市是不允许有悲情的,东莞不是说外面都是谣言吗?东莞永远是蒸蒸日上的,深圳永远是信心满满的,苏州永远是“日不落”的,而上海,一定会成为世界级大都市。
这个时代,不允许有悲剧,再大的悲剧,也要用“百鸟朝凤”装饰成喜剧。
只是,我们不知道,将悲剧改编成喜剧,是不是最大的悲剧?
底特律的衰落并非自今日始,底特律的繁荣1962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1967年,社会底层的底特律黑人因种族歧视等原因与白人社会发生流血冲突。总统动用5000人的军队入城镇压,冲突中4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7200人被捕,数百幢建筑被烧或受损。三大汽车业巨头全部停工停产。这场暴乱,使底特律从巅峰跌落。白人开始大规模撤出,人口大量流失。
有分析说底特律衰落的两个根本原因:第一,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第二,人口素质大幅度下降。底特律人口高峰时达到180多万人口,是底特律最繁荣的时候。现在的底特律人口数量80多万(有的甚至说是50万),不足原来人口数量的一半。而在这40多年内,美国人口数量增加了50%以上。底特律显示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巨大危害,对比中国,中国未来20年人口也会迅速减少,每年减少约1000万人口,减少速度约0.7%,与底特律人口减少速度类似。这到底会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致命影响,会不会有类似底特律现在的经济形势?这一切要等历史来做出回答。只是有一点必须澄清,“中国贫困之人口决定论”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是一种转移社会矛盾的策略。人口也许是决定财富的因素之一,但也仅仅是一个因素之一而以,相反,中国这数年的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人口数量这个因素来讲,如果说底特律的衰落用了45年,那东莞的衰落可能不用2年,底特律的住房自有率是很高的,美国的汽车工人都是“中产阶级”,所以白人要迁出底特律首先要处理掉自己的房子,这是个难题,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没有户籍限制,可以自由迁徙。而东莞呢,深圳呢,珠海呢,苏州呢,有几个打工仔拥有自己的房产,又有几个老板有东莞的户籍?对于他们来说,东莞永远是一个“无根”的城市,一旦风吹草动,2个月之内,1000万农民工就会撤回“江东”,那时的东莞,就是一座“空城”,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东莞一定比底特律更具有“废墟般”的诗意。
户籍是最具特色的中国制度之一,也是许多东莞本地人内心悄悄的“骄傲”,只是迟早有一天,这“户籍制度”所犯下的天大罪孽,必将一一报应在东莞、报应在咱们中国人头上。
最可怕的是,20年后的中国,人口数量减少的范围是整个大陆,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城市,是比底特律人口规模大700倍的一个“超级帝国”,底特律的衰落强大的美国可以想法设法提供其它能量补充,但20年后的中国,只怕连上帝+玉皇大帝也没有办法?
第二,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底特律吸引了大量来自美国南部的黑人。20世纪60年代是个转折,黑人的大量到来,许多白人背井离乡,而这些白人又是底特律中流砥柱,是底特律的中产阶级,导致底特律人口素质整体下降,紧接着底特律社会安全形势变得严峻。现在的底特律,90%左右都是黑人。成为许多“黑社会”小说的背景地点,这并非是对某一个种族的岐视,因为历史的原因,白人所受到的各方面教育的确是优于黑人的。至于中国人口素质会不会下降呢,应该是不会了,再降下去就全成飞禽走兽了,哪里还用得着生产汽车呢。
第三个原因是美国整体制造业地位的下滑,美国最牛逼的早就不是制造业了,而是技术集约型产业的高科技产业以及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产业,如航天航空、IC、计算机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还有一些软性产业,如金融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游戏产业,将来还有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制造业对于美国来说属于夕阳产业,大背景也对底特律不利。
第四个原因是工会的强势,“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这样的大工会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垄断,变成一个巨大的供给劳动力的“企业”,反过头来与企业进行博弈。这就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所谓的“逆向抗衡”。企业大了可能欺负工人,但工会大了同样可能欺负企业,125年过去了,卡尔•马克思的统治力并没有下降(这在下一章进行介绍)。
底特律的衰落只是“美国制造”进一步转型的节点之一,它对美国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精神方面的,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一旦衰落,那绝对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钢铁“悲情”,而是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那底特律的衰落给“中国制造”一个怎样的参照,给中国这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怎么样的借鉴?
日期:2010-03-25 16:57:34
1.4广州广交会:世界经济的“脸谱”
如果说东莞是中国城市的镜像;那么华南重镇的广州广交会,展示的则是世界经济的缩影。
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锋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华南大都会,中国国家经济中心,濒临南海,毗连港澳,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一直以为,广州与北京,上海三城成鼎足之势,是中国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
广州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对接的重要窗口,正因为如此,它与外界的联动最为密切。在21世纪初,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都处于相对繁荣阶段时,广交会每年都是胜客赢门,来者也是满载而归。
但现在呢,四顾寰宇,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变,世界经济前景晦暗不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正在越来越深地卷入这深不可测的“黑洞风暴”,作为世界最“不可思议”的国家——中国也难以摆脱周边气候而独享繁荣之旅。虽然1997年我们幸运的躲过亚洲金融危机,但这次还可能逃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一劫难吗?105届“广交会”是珠三角代工厂商苦等的“最后一丝希望”,但形势同想像中的一样“不尽如人意”,国外客商少了20%,欧美的客商减少了几乎一半,一现场朋友切身感受广交会今年是出奇的“冷冰冰”。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04届广交会,“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到中国时,广交会上美国展商就难觅踪影;欧美企业更是订单零落,最典型的是玩具商愁断白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湛江“糖王”跳楼,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下属企业倒闭……104届广交会落幕后,各大企业接获的出口订单大幅缩水,整体情况是大致缩水三成,同时揭幕的第七届东莞大朗“织交会”上,各企业09年的出口订单亦普遍减少20%以上,不少甚至达到70%。
所以这次105届广交会上,私营企业12960家,比上届增加了2%尽管“可喜可贺”。但外贸企业则减少了82家,品牌展区企业减少两成四则再次证明了外向型企业“忧上加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