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21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彼得继续受到圣安德鲁的拜访,就是那位仆人彼得。这些异像中的一些细节开始让一些十字军们恼火。比如,在一个异象中彼得被告知,安提阿的所有权应该归于波希蒙德,这座城市应该有一个拉丁人作为统领,而那位爱德海玛主教--主教从来没有相信过这位彼得......被彼得宣称,死后已经下了地狱......
  如此一来,雷蒙德的处境就变得更加尴尬:一方面,圣矛现在在他的手里,成为了他的私人收藏,他也因此觉得沾沾自喜,因为他相信这把圣矛是真的,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相信彼得所说的是真的,这又意味着他也需要承认波希蒙德对安提阿的所有权......
  在8月和9月,一些贵族们离开了安提阿。他们攻陷并占领了奥兰特斯山谷中的一些城镇和要塞。还有一些人去埃德萨拜访鲍德温。十月也在这种无所事事中过去了。

  在十一月,诸位领袖们同意他们应该继续向耶路撒冷进发,而雷蒙德则寡不敌众,最终在安提阿一事上向波希蒙德屈服。接着又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依然还留在安提阿。
  普通士兵们开始不满,他们开始向领袖们施加压力,他们提出把十字军的领导权交给雷蒙德......只要他愿意率领他们继续向耶路撒冷进军。雷蒙德接受了士兵们的请愿。随后十字军又花了几周的时间来清理安提阿南部的最后一个主要要塞,接着雷蒙德率领大军在1099年的1月13日向南进发。
  在目睹雷蒙德率军离开后,诺曼底的罗伯特,还有坦克雷德随即率军跟上。戈弗雷和弗兰德斯的罗伯特在2月底才启程,以显示他们并不承认雷蒙德的十字军领袖地位。
  波希蒙德则拒绝离开安提阿一步。
  鲍德温率兵前往埃德萨非常轻微的减少了十字军的阵容......我们大概都还记得他带走了8名骑士。可是波希蒙德的这个举动,对于十字军阵容的影响就要大的多。尽管如此,十字军在此时仍然超过了一万人,或许甚至有两万人。
  正如我在上个章节结尾所陈述过的,在安提阿之后的十字军进军路途上的穆斯林首领们大多都不战而降,他们同意向十字军贡献一些旅费,以保平安,于是拉丁人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结果在阿克哈,一个距离的黎波里大概十五英里的小镇上,遇到了例外,历史总是常有例外,这座城镇拒绝投降,坚强自守。

  戈弗雷和罗伯特带着人马也在这个时候重新汇合进十字军队伍中,但是即使这样,这座城镇依然没有攻下来。
  十字军大军对这座离奇小镇的围困,从2月14日一直持续到4月15日,攻守双方依然僵持着,就在这个令人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彼得宣称他又看到了一个新的异像,在这个异象中,圣安德鲁说,必须通过一次性不计后果的全力猛攻,才能把这个镇子攻下来。这一次,终于,那些一直不相信彼得的人,或者那些对彼得一直暗压怒火的人,向彼得发起了公开的挑战,他们彻底定调彼得是个骗子,而那个圣矛也只是个骗局的道具。

  被猛然剥夺先知身份,并隐然已经有了新的十字军精神领袖的实际地位,并被开始斥为骗子的彼得怒气冲天,要求通过一场火炼来证明他的诚实。必须要说的是,即使彼得真的是一个骗子,但是他对自己的异象,显然是彻底相信的。
  4月8号,火炼正式举行。火罐被排成两列然后点燃。彼得,手里高举着圣矛,跳进了猛烈的火海中,然后从另外一端走了出来。他被烧的很惨,他在走出来的时候,在火海边摇摇欲坠,并且即将要倒回到火焰中的时候,没有一位朋友伸出手来拉他一把。
  在经历了十二天的极度痛苦之后,彼得死了。那些依然相信彼得的人宣称,彼得其实已经毫发无伤的走出了火海......但却又被人推了回去。
  雷蒙德依然收藏着圣矛,但是这一次,十字军中的大部分人都相信那个不是真货。
  对于这位彼得的真伪,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看法,正如当时十字军们的表现,现在的我们大概大多数也不相信,我个人对此的看法是:我不知道。

  无论如何,安提阿奇迹的落入了十字军的手里,并且在奇迹的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大决战的胜利之后,十字军继续向着他们起初预定的终极目标,耶路撒冷进发。

日期:2010-09-01 17:20:31

  离奇的阿克哈一直都没有被攻陷,雷蒙德指挥军队将这个镇子又接着围困了一个月,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极不情愿的带领队伍继续向前进发,把这根硬骨头置于脑后。
  附近的黎波里的指挥官向十字军“奉献礼物”,并以此保证了这座城市的安全。
  巴勒斯坦当时在埃及法蒂玛王朝的控制之下,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该地区常备充足军力以作防卫,于是十字军得以一路平安的向前进军,贝鲁特,阿克里,泰尔,这些城市未作任何抵抗,而十字军也没有对它们发起任何侵袭。十字军在迦法转向内陆并且在6月3日路经雷姆勒,来自伯利恒的使者就在这个地方遇见了十字军。
  使者力求坦克雷德从土耳其人手中解放伯利恒--基督之城。
  关于伯利恒这座城市的巨大意义,在于它是基督耶稣的降生地,后因耶稣的养父和母亲听从天使的吩咐,为躲避希律王的追杀,而将耶稣带到埃及,并在希律王死后返回,居住在拿撒勒,耶稣在拿撒勒长大成人,所以基督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而很少被称为伯利恒人耶稣。圣经自身对这段历史的记述如下: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当下,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

  以上圣经原文引自新约.马太福音第二章。而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二章,则具体讲述了基督耶稣诞生时的详细情形和历史背景: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这是居里扭作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也就是说,耶稣基督是诞生于父母前去报名上户口以便于罗马帝国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人口统计的路途中,并生于一个马槽中,这也是我们常看到圣诞庆典中有一个马槽模型的原因。
  对于这一段罗马帝国大搞人口普查的历史背景,现代学者的研究结论大体是这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