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3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言归正题。实际上这位聪明的皇帝,不仅给这位伯爵写过信申请援助,还向罗马教皇求助过,其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呼吁对自己这个基督徒兄弟邦的援助,于是我们看到本贴开篇那一段罗马教皇的回应。
  这里插叙一点一个实际上与这段历史无关痛痒的插曲,有中国的学者指出,这位聪明皇帝实际上求援的对象甚至包括了极度遥远--尤其在地缘政治视野上而言--的中国宋王朝。当时主政的是北宋神宗赵顼,据说当时拜占庭派出的特使是尼斯都令斯孟判,神宗通过很费力的转译,同这位特使进行了很勉强的交流,但对方的来意是搞清楚了,并且双方友好的相互交换了礼品。

  拜占庭帝国提出的请求,是希望神宗出兵帮助夺回失去的安纳托利亚,这次会面的结果是拜占庭帝国的求援被北宋帝国婉拒了。实际上按照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不论是从北宋当时的实际情形上,还是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上,宋朝出兵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神宗的拒绝,是正常而且正确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1081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是:亚历克修斯和赵顼两位皇帝,恰好是同年出生的。当然我们可以yy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最强盛的唐时代,而太宗同意出兵......会如何?那么也许整个欧洲,世界,以及中国自己的历史都要大篇幅的改写了,甚至可能面目全非,这可以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yy题材,尤其是极度yy的话......不过还是留给小说写手来搞吧,在下还是尽力写好这段庞杂的十字军远征史。

  这一段插曲虽然对当时的欧洲历史毫无影响,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体会到,这位聪明的拜占庭帝国皇帝为了自己国家的生存,所做出的千方百计的努力。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虽然求援在北宋这个东方最大的文明帝国遭拒,可是在西方的天主教教皇那里,实际上反应的比现在看到的,要迅速的多。

日期:2010-07-23 23:46:29

  现在我们再看另外一封信,这封信是出自罗马天主教皇格列高里七世(Gregory VII),也就是乌耳班的前任,的手笔,这封信清楚的体现,早在1074年,教皇格列高里就呼吁成立十字军。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支十字军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但有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是,仅仅在曼齐科特惨败事件之后3年,教皇就已经开始郑重考虑,从西方向东方派遣军队来援救当地的基督徒。这支计划中的十字军从未真正成型的原因是,教皇格列高里被其它的很多教会问题缠扰,根本无暇分身,其中尤其是同德国皇帝亨利四世的较量。

  以下为,一如既往,原信的英文译文的,译文:
  [格列高里,主教,上帝众仆人的仆人,写给所有愿意守护基督信仰的人,并致以问候和使徒的祝福。
  我在此通知你们,这封信的送信者刚从海对岸回来(从巴勒斯坦),他来罗马看望我们。他重述了我们早已从别的许多人那里听过的事情,异教徒正在摧残基督徒,并以他们恐怖的残暴手段一路杀掠,几乎已经进军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外面,现在正以残暴的统治在他们攻克的土地上建立政权,他们杀戮了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就好像他们都是羊。如果我们爱上帝,并愿意被看做是基督徒,我们应该为那个不幸的伟大帝国(指希腊,亦即拜占庭)的遭遇以及如此多的基督徒被屠害,深感悲痛。但仅仅悲痛并不是我们的全部职责,我们当以基督对我们的救赎为榜样,并顾念彼此相连的兄弟般的爱,这都要求我们必须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们。“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打算风趣的楼主注:本句引自 圣经新约.约翰一书第三章第16节),所以,我们相信上帝的仁慈和全能,我们当千方百计的做好准备,去援救那个基督教帝国(希腊),越快越好。因此我恳求你们,因着将你们在基督里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信仰,因着你们得以重新被称为上帝的儿子,因着圣彼得,使徒中的佼佼者,我劝告你们,应对你们的手足兄弟的鲜血和创痛,以及那个帝国的遭遇怀有适当的同情和怜悯之心,以基督的名义,你们要肩负这个艰难的任务,去援救你们的兄弟。尽快通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上帝启示你们当如何做。]

  我想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很清楚,真正导致十字军东征的,最后一段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因为这两封信的缘故,我想我也不需要再做任何更多的解释,当然各位可以自己有自己的看法。
  简单补充下曼齐科特事件是什么东东,这个是欧洲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东东,简单说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在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御驾亲征的带领下主动出兵去攻击一直骚扰他们的赛尔柱帝国,总计四万人马,却被对方击溃,皇帝也灰头土脸不得不签了个牢中之约,赔偿大笔款项,甚至把女儿都嫁给了敌人的首领,好不容易把自己赎出来回国却发现已经被篡了位.......可见仗是不能随便打的,几经挣扎最后结局是被刺瞎双眼扔在一个岛上自灭。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后果就是,他们的小亚细亚地区领土此后就以无防护的姿态暴露在敌人眼前,并因此变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这一段在接下来的总体背景分析中还会提到。

日期:2010-07-24 17:43:40

  如果我们要真的搞清楚十字军东征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在直到1095年之前,在欧洲和中东所发生的相关历史。
  在公元后第一个世纪早期,基督信仰在巴勒斯坦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了整个罗马帝国。实际上公元元年这个人类纪年的分界点,就是依照基督耶稣的出生年来确立的。到了四世纪末期,基督教已经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这主要归功于那些虔诚而和平的信徒在罗马社会内部进行的长期的传教活动,圣经对于早期信徒在罗马的活动有相当详细的记载,具体可参见圣经新约的使徒行传,以及罗马书,罗马书实际上是使徒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信件,而罗马书被公认为是详细阐述基督信仰的,最优秀的论述。教会,或者圣经正经,教规,实际上都禁止以武力的方式扩展信徒。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还有叙利亚当时都在罗马帝国的版图内,基督信仰在所有这些地区成为主导。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口已经极大幅度的减少,这是因为在公元后66-70年,以及132-135年,犹太人曾经发起过两次激烈的反罗马运动,运动以失败告终,而导致的残酷后果就是大量犹太人被当时仍然还是异教徒的罗马当局屠杀,剩余人员被驱离该地区并禁止返回,所以后来只剩下少数犹太人还能得以留在这片区域。

  在公元后7世纪,一个称为伊斯兰教的宗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和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在正式角度上是禁止武力扩张的。但是和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兰教训诫教徒世界要在伊斯兰教徒的政治统治之下。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伊斯兰教的政治统治可以是,并且的确已经是,由刀剑来扩张的。
  随着阿拉伯轻骑兵的四处冲杀,伊斯兰教迅速在阿拉伯半岛蔓延,并很快控制了整个中东地区。拜占庭和波斯,这两个在该区域的主要势力由于时间久远的相互冲突而相互搞的精疲力尽。波斯被彻底击溃并被吸收进了伊斯兰世界。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中东军团,也在636年被击败并且彻底歼灭,耶路撒冷在638年沦陷。在整个接下来的7世纪,阿拉伯轻骑兵继续向北和向西推进他们的边界。

  到了8世纪早期,阿拉伯军队已经攻到了直布罗陀海峡,在711年,他们越过海峡杀入了欧洲的西班牙,并且粉碎了基督教西哥特王国的军事实力。到了712年,他们已经占领了伊比里亚半岛的核心区域,到了30年代,他们进一步深入了法国的心脏地带,就在这个地方,赫赫大名的铁锤查理同他们在图尔展开激战,并极大程度粉碎了他们以武力极度扩张的勃勃野心,这场激战发生在732年左右,而这成为了他们在西方的武力成就的顶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