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2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段导火索最恰当的资料,莫过于两封在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信件,其中第一封,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有人称之为东罗马帝国的国王亚历克修斯一世写给弗兰德斯的罗伯特伯爵的一封信,弗兰德斯是处于当时的西部欧洲的一个区域,大体包括现在的比利时的一部分领土,以及法国北部地区。
  确切的说,这是一封求救信。关于拜占庭帝国在当时,以及整个欧洲在当时的具体处境,我在后面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概述,这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亚历克斯一世这个人物。
  亚历克修斯一世·科穆宁(1048年-1118年8月15日)科穆宁王朝的东罗马帝国皇帝(1081年-1118年在位)。他在拜占庭恢复了科穆宁家族由于伊萨克一世被废黜而中断的统治。
  但是这位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整个帝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强敌环伺,但是依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这是一位相当精明,而且善于权谋的皇帝。关于这位皇帝以后的资料还会谈到,各位对他和他的处境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需要一提的是,这位皇帝的女儿安娜·科穆宁娜在1148年写成关于他的传记《亚历克修斯传》。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关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
  但我就在几个小时前刚略读过一位西方学者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这位女儿为自己的父亲写的这本书,并不太客观,也就是有许多史书的通病:主观倾向性。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可能有道理,毕竟是女儿写父亲,没有感情夹杂是很难做到的,况且这位女儿并非专业史官,写着写着成了演义也难讲,加之女性相比于男性毕竟更有感性色彩.......无论如何历史只能依靠记载去研读,所以不是一门实证科学,况且这个问题同我们这个帖子的主题没什么太大关系,不需要在意。

  这封信的真实性,在西方学者中是被普遍认同的,国内学者什么态度不大了解,可能也没人表过这个态.....我就不用再表示一次史学者的无奈了。但有人提出这封信之所以能一直流传到今天,可能是以一种依据可靠资料写成赝品的方式,也就是说它的内容是真实的,但信未必是原版.......搞史搞到这个程度我觉得有点无聊,呵呵。现在来看看这封内容极其沉痛的,来自于拜占庭帝国一位皇帝的亲笔信。这封信一般认为是写于公元1088-1099年间。

  以下内容直接翻译自该信的英文译本:
  [最尊贵的伯爵以及最杰出的基督信仰的受慰者,我谨写此信以便于使您得知,最正统的希腊基督教帝国目前正在遭受帕兹纳克和土耳其人的残暴蹂躏。他们日以继夜的侵犯这个国家的边境,进行抢掠,不计男女的进行屠杀和难以表述的杀戮,基督徒们被不断的侮辱。他们所做的邪恶之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前面讲过的,难以表述,所以我打算只提其中的几件,但尽管如此,这些事情依然是极其恐怖的,甚至会冒犯四周的空气。

  他们在基督教堂里进行圣洗礼的洗礼池上为男童和青年人实行割礼,然后为了羞辱基督,他们把割礼中流下来的血直接倒进圣洗礼池中,并强迫他们往圣洗礼池中撒尿。接着他们把这些孩童拖着在教堂中到处走,强迫他们辱骂神圣的圣三一神,和对神的信仰。那些拒绝这样做的信徒会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折磨,并被最终杀掉。那些受人尊敬的夫人们,还有她们的女儿们,就是被他们劫掠而来(成为他们的财产),被他们一个一个,如同禽兽一般,进行亵渎的奸污。还有另一些童贞的处女,被他们强迫,在她们的母亲面前一边唱着邪恶淫荡的歌曲,直到他们自己的邪恶的奸淫活动结束。

  这些暴行,就如我们所读过的,曾经在远古发生在神的子民身上,就是那些巴比伦人所做的。他们百般戏弄神的子民之后,对他们说:“来给我唱个锡安的小调。”之后,在奸淫这些女儿的时候,那些母亲被强迫着哼唱邪恶淫荡的歌曲,只是她们的歌曲唱出来已经不是歌曲,而是凄惨的嚎哭。而这些我们亦曾读过,就是当无辜者被屠杀的时候:“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楼主注:这句话是引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章第十八节。前面那段巴比伦人强迫唱锡安歌曲的事情,也出自圣经旧约的历史记载。)

  但是,即使像拉结一样的母亲,虽然不能从儿女的死亡中得到安慰,却能在灵魂的救赎中得到安慰,但这些母亲却更加悲惨,因为得不到任何安慰,因为她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已经被亵渎。还有什么?让我们看看更加恶毒的事情,任何男人,不论身份年龄,男孩,少年,青年,老年,贵族,农奴,圣职人员,修士,还有,呜呼,前所未见的,主教-他们以鸡奸之罪来进行亵渎,而且现在他们向外到处宣扬,有一位主教已经屈从了这个极其恶劣的罪行。

  许多圣地被他们以各种方式亵渎和摧毁,而且他们恐吓说,还要以更加恶劣的方式来进行。有谁不为这些事情哀哭?有谁全无怜悯?有谁不觉惊骇?有谁不为此祷告?因为从耶鲁撒冷到希腊的几乎全部土地,还有希腊的整个北部地区,它们是小卡帕多齐亚,大卡帕多齐亚,弗里吉亚,卑斯尼亚,莱塞弗里吉亚,本都,葛拉西亚,利迪亚,潘菲莉亚,易索利亚,利西亚,还有主要的岛屿西俄斯岛和梅提勒尼岛,还有许多另外的区域和岛屿,甚至我们都无法计数,还有色雷斯,都被他们强占了,现在除了君士坦丁堡,几乎已经一无所有,而他们还恐吓说,就连君士坦丁堡他们也要很快夺去,除非神的拯救,和虔诚的拉丁基督徒的救援迅速临到我们。]

  .........................

日期:2010-07-23 20:03:42

  整封信相当长,后面还有不少内容,我没有全部翻译,后面的内容大体上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东罗马帝国处境危难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陷落,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共同对基督的信仰,亚历克修斯皇帝提出,他宁愿让君士坦丁堡重新归于西欧罗马天主教控制之下的基督徒的手里,也不愿意让它落到穆斯林的手里。
  最后重申他对西方基督徒的迅速援救极其渴望,当然这个西方是相对于欧洲内部而言的。我们可以把它等同于,在罗马天主教皇势力范围内的欧洲地界。
  这里顺便,简略说下当时欧洲内部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关系。正统的罗马帝国崩溃后,又兴起了一个东罗马帝国,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这个东东,当然在这个帝国自己看来他们是正统罗马帝国的血统继任者,这个帝国内部以希腊文化为主,实际上比较庞杂,所以我们在信中看到,这位皇帝把他自己的帝国称为最正统的基督教希腊帝国。

  而在罗马天主教势力之下的欧洲部分,以拉丁文化为标志,虽然在当时拉丁文也已经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所以这位皇帝把天主教范围内的基督徒称为拉丁基督徒。
  和天主教相对的是,在拜占庭帝国内部信奉的是东正教。
  东正教是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的,包括后来的归正教,也被称为新教。当时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和罗马帝国的崩溃有关系。但核心根源,是对教义的不同理解。这也是新教出现的原因,其实这个新很不恰当,是中文的表述方法,叫归正教准确的多。中文中所说的基督徒,是指新教徒,另一部分称为天主教徒,东正教徒据我所知国内应该很少。但英文里的基督徒(Christians),是包含天主教徒,东正教徒,新教徒的。

  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后,两面都有自己的教皇,后来关系搞僵了,相互开除了对方的教籍,于是正式彻底分裂。
  东正教所在的拜占庭帝国,在当时正遭受穆斯林兵团的蹂躏,这也是我们看到这封信的原因。所以这样一来,大家就容易理解这位皇帝在信中的观点了。
  拜占庭帝国在存续期内和俄罗斯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而且获得其雇佣兵的援助,在后来拜占庭灭亡后,俄罗斯人继承了它的血统,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延续.......当然我们大可以把这个看成刘备那个莫须有的皇叔,给自己搞个更好看的外衣穿下。这些和本帖论题无关,不再罗嗦了,有兴趣的自己查阅下即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