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4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接下来的300年中,基督徒和穆斯林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包括阿拉伯人在717-18年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困,以及在9世纪穆斯林攻陷了西西里和其它地中海岛屿。在10世纪,拜占庭帝国沿着他们已经大大收缩的边境线取得了一些有限的胜利,但没有夺回耶路撒冷。
  在11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被土耳其人夺去了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土耳其人征服了阿拉伯,但自己却转化成了穆斯林。土耳其人搅乱了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并开始对西方的基督徒朝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直到今天,该地区的绝大多数的阿拉伯统治者对于基督徒前往圣地朝圣都保持着宽容的态度,但这中间有一个相当极端的例外,就是绰号“疯子”的哈里发哈基姆,此人于十一世纪早期当政,他摧毁了所有的犹太教堂以及基督教堂,并且残酷迫害犹太人以及基督徒。

  在十一世纪下半叶,绝大多数去往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朝圣者都自发组建成人员众多的武装部队,现在回头审视这个现象,会发现这个很像十字军东征的早期预演。
  待续.........

日期:2010-07-24 23:07:14

  除了残害和侮辱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之外,土耳其人还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很大威胁。在1071年,土耳其人在靠近亚美尼亚的曼齐科特战役中击溃了拜占庭的军队。这个惨败所导致的结果是,小亚细亚,这个帝国的整个心脏地带毫无防御的敞开在敌人面前,并且土耳其人迅速在该地区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统治--向西远到尼西亚,这样一来,土耳其人和拜占庭帝国中间只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相望。正所谓祸不单行,在同年,南部意大利的诺曼人,在罗伯特.吉斯卡尔的率领下,在巴里打败了拜占庭军队,并将他们赶出了意大利大陆地区。

  在曼齐科特惨败和巴里惨败之后,拜占庭帝国的王冠曾经一度在短时期内造成哄抢,而最后抢到手的人,正是前文多次提过的亚历克修斯--一个富有才能的战士,以及一位高明的外交家。在意识到帝国的征兵营地和面包坊都已经被抢掠一空之后,他向西方发出了不顾一切的求援,特别是向教皇。格列高里七世郑重考虑要亲自带领一支远征军向东进发来救助拜占庭,前面引述的那封信件就是一个侧面证据。但他实在太忙以至于无法分身,一个是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由于教职授权的问题正在争论的不可开交......没错,这个神圣罗马帝国也在穿同一件外衣,另外还需要分身处理在意大利南部地区,由罗伯特.吉斯卡尔组建的诺曼人政权所形成的日益增长的威胁,所以这个郑重考虑的远征军,从来没有真正成行过。

  亚历克修斯继续向西方发出呼吁,这一次,教皇乌耳班二世同样做出了回应,在1095年春季,乌耳班允许拜占庭代表团成员向皮亚琴察理事会发表演说,并且他对那些愿意作出回应的贵族们,做出了授权。接着他抵达法国,处理了多项教会事物。至十一月,他来到了克勒蒙,在那里发表了一个公开演讲,并由此聚集了西方的全部注意力。

  而这正是,我们在本帖开篇所见到的情景。
  应该说我们很难真的知道,当乌耳班教皇呼吁组建远征军前往东方时,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的演说到目前有好几个不同版本。或许看起来,他并没有打算制造一系列法兰克的贫困农民前往耶路撒冷的热潮。亚历克修斯已经开始召集雇佣军,其中主要是诺曼人,这些人进入拜占庭军队服役。乌耳班或许在心理上还有那么一点点相对复杂的情节--除了其它方面而外,他或许希望一次由教皇召集,并由贵族和基督教骑士组成的东征军团,将帮助他在正在进行着的,与神圣罗马帝国关于教职授予问题上的争论中,获得更主动的地位。

  对于十字军东征的动机,或者具体到每一位十字军军团成员的动机--不论是那些贫困的平民,还是贵族以及领主,历史上有不同的多种看法。首先列举两个目前已经被主流排斥掉的,但我想在某些局部区域,仍然还有不少人奉为真理的说法:
  1。为了发财。那些穷人因为太穷了,所以要经由这次东征去往东方发财。他们沿途抢掠就是一个侧面证据。
  远征军是很不好玩的,当时的欧洲还在地理大发现,以及科学大发展之前,地理知识非常匮乏,大多数人,尤其是平民,对于东方的地理认识非常少而且简陋。所以这一去要多久,会遇到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还能不能回来,是没人知道的。但是显然他们对东方的穆斯林轻骑兵是很有耳闻的,包括拜占庭帝国及其国民的惨痛遭遇。你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在正常逻辑下会把这样一次艰难的远征视作发财之旅,简单说:让你去发这种财,你去吗?在历史上出现过,一大群穷人仅仅为了发财,就进行了几个世纪的远征吗?

  另外在后面的记述中很快就会看到,这次远征的所有人,是自费的,这个费用是很昂贵的。
  这种看法的逻辑幼稚性,和史观幼稚性,是这种看法被剔除到主流看法之外的主要原因,而且违背历史记载。
  2。为了屠杀。这种观点基本上认为,十字军就是一群双持着武器,杀戮和摧毁在路上看到的一切东西的肌肉发达的暴徒。
  被剔除的原因同上。
  我想说,随着以后这段记述的进展和深入,以及其中对一些真实的详实史料的介绍和引述,你自己就会剔除上面两种看法的---如果现在你还在坚持的话,比如说这一直就是你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我基本上可以确定,这种看法是有人告诉你的,而不是你自己在经过详实的历史观察后的逻辑结论。

  这些绝对不是十字军东征的动机。
  下面说说被一些人接受,也就是主流看法中存在的观点,哦,主流看法的意思不是唯一看法,历史研读中很少提倡唯一正确这个理念的。尤其在涉及到对历史人物或群体的动机心理分析的时候。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当然,不论任何看法,都需要符合基本逻辑。
  1。资源掠夺。这种看法认为,十字军东征是一次有组织的,向外进行资源掠夺的,长期军事行动。虽然我本人认为这个看法其实很难站住脚,但这种看法并未被主流看法剔除,这也是我说这种看法的原因。
  我个人不认同这个看法的原因是:当时的欧洲,还在农耕时代,而且人口问题也没有任何出现的迹象---如果不是说人口过少这个问题的话。资源不存在任何紧迫性,或者说,你很难想象一个十一世纪的欧洲人,不论贵族平民还是国王,开口说:我们的木柴,煤炭,石油,耕地.......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出现紧缺,所以我们应该出兵东方,扩大地盘,以利子孙后代........

  历史要站在历史上去看。
  2。欧洲当时具有了向外扩张的实力,主要因为重犁和马轭,这两个新农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业产量,也就是容许欧洲养活更多的人口,有了人就有了兵源,就可以向外扩大地盘。
  当然这个观点实际上严格说并不是针对具体动机的分析。
  3。很容易在我前面论述的背景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包括教皇乌耳班的演说中找到的动机,或者原因,不再罗嗦了。
  4。十字军东征军团的每一个人,可能怀抱着不同的动机,甚至可能同一个人就有好几个动机,我们假设十字军团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是合理的,毕竟这是一个延续了几个世纪,跨越了不同大陆的远征,所动员的人口也各式各类。
  最后我想说下,我对动机这个东西的分析,更注重核心动机,或者主要动机,十字军东征的核心动机和主要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个需要每个人自己总结,而这也是我耗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十字军东征背景的原因。在完整的审视过主体历史背景之后,在了解当时都发生了什么的前提下,去思考十字军东征的真正动机和原因,才可能是合理的。

  所以我的记述主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中间会夹杂一些我自己以及有些学者的看法,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自己对此做出清晰地区分,这样我的观点是我的观点,你完全可以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唯一的问题是:对历史的解读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以功利性作为前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