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幻象》
第48节

作者: poseidonnep
收藏本书TXT下载
  美国标普/CS住房价格指数

  图形数据来源:彭博资讯
  绝大多数的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在20%以下,超过30%的房价跌幅意味着2003年以后购买房屋的美国家庭都处于负资产状态。据德银证券(Deutsche Bank Securities)的分析师预计,到2010年底前,将有2100万户美国家庭的按揭贷款房屋变为负资产。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有670多万美国供房家庭拖欠还款,或房子处于止赎程序,占贷款供房家庭总数的13%。未来随着失业率上升及强制收楼问题恶化,负资产大军将扩大至30%。2009年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的人数可能高达140万人,单单 7月份就有12.6万人申请破产,较2008年同期大幅增长34%。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率迅速上升。如下图。

  美国按揭贷款违约率
  注:PRIME——美国优质按揭贷款、ALT-A——次优级按揭贷款,SUPPRIME——次级按揭贷款,OPTION ARMS——可选择利率可调整按揭贷款
  除了住宅市场,美国商业不动产市场亦势如累卵。根据穆迪调查,自2007年10月的高点以来,到2009年二季度,美国商用不动产价格下跌超过35%。研究机构Real Capital Analytics分析显示,2004年以来被买下或再融资的美国商用不动产中,约有2.2万亿美元的不动产价值低于原价,面临违约风险。价格下跌导致约1.3万亿美元的不动产所有人已损失或接近损失头期款。美联储官员在国会众院经济联席会议中指出,截至2009年3 月底,商用地产贷款拖欠率高达7%,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金额在1260亿美元。

  美国人发现,房价跌了,工作丢了,以前欠的信用卡就更难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在美国总额1.914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其中有1万亿美元为信用卡债务)中,约有14%将成为坏账;欧洲2.467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中,将有7%无法收回,其中大部分将发生在英国。评级机构穆迪表示,由于未能按时偿还信用卡债务的借款者数量不断增加,2009年3月份美国信用卡违约率继续上升,已达6.4%的纪录高点,3月份的信用卡撇账率触及9.3%,连续第七个月上升,为20年前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债务多,失业率上升,工资下降,向来花钱大方的美国人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增加储蓄,降低自身的财务杠杆。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理念,美国人开始为明天攒下今天的钱,而不再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2009年二季度美国个人储蓄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4.9%,为1995年2月份达到5.9%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走势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统计局
  恶化的经济和高涨的失业率表明消费者还清债务,增加储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清晰地表明,作为美国经济火车头的消费增长之路遥遥无期。经过经济危机洗礼后,美国消费者可能不会再回到以往的消费方式;花旗集团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成美国人表示将永久保持“多节省,少花费”的新消费习惯,愿意继续减少贷款、日常开销和信用卡使用次数,并增加储蓄和投资项目。如下图所示,尽管处于低利率时期,美国居民的消费信贷一直负增长,说明消费者依然处于去杠杆化期,未来的需求上升动力不足。

  美国居民消费信贷月变动额
  数据来源:美联储
  过去资产泡沫和债务滚动提前释放的未来消费能力,让美国的企业产生了错觉,以为当时的需求水平是长期而可持续的。所以美国企业普遍投资过度,企业产能出现了历史性闲置高点。未来很难出现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如下图。
  美国企业设备利用率降至30年低点
  图形数据来源:彭博资讯
  贫富分化、资产泡沫、债务过多、企业投资过度而发生的危机本来需要分配制度改革,资产价格重置,债务处理和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之后才能实现经济的正常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强行终止了经济体自身的调整过程,维持了资产泡沫,延缓了债务处理过程。
  我们知道资产的价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中央银行降低货币基准利率,可以迅速拉低无风险收益率,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利率和个人买房按揭贷款利率。假定资产现金流不变,折现率的降低可以稳定并提高资产价格。
  例如美国央行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银行融资成本降低,同时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也随之降低,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向下平移。银行借入的资金成本降低了,自然降低了对外提供贷款的利率要求,因此按揭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和企业债券收益率都下滑。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钱存在银行的收益率降低,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显得更有吸引力,所以钱自然会从银行流向资产市场,可以有力地托住向下滑的资产市场。问题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高估,通过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的办法或许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挫,但并不能迅速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更不会带来经济的迅速恢复。
  “绿芽复苏”的假象
  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呈现的“绿芽复苏”让全球投资者们惊喜不已,让政客们洋洋得意。不过,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香槟酒”开得也太急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长期的财政赤字和零利率政策让日本经济多次反弹,但是每次反弹都让对增长望眼欲穿的日本人空欢喜一场。2009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所呈现的复苏不过是危机进行中的暂停,是货币政策刺激产生的货币泡沫暂缓了经济下滑的速度。

  本次危机非周期性危机,而是结构性危机。结构性危机,是经济体中制度、体制、文化等基础因素方面存在引发危机的缺陷,需要反省和创新,通过利益的重新分配获得结构重组。周期性危机通过波动会回到接近均衡点,而结构性危机需要通过经济调整实现新的均衡点。
  高通胀、高失业、高债务、大泡沫
  为了挽救金融系统和刺激经济发展,危机中全球各主要央行纷纷把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量翻了个。如下图所示,按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占GDP比重衡量,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接近危机前的3倍,英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是危机前的3倍,欧洲央行则增加了50%左右,只有日本央行是个例外,但是日本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占经济规模一直比较高,本次危机前后没有太大的变化。
  历史上,央行过早退出刺激政策导致经济“复苏”夭折的教训非常惨痛,例如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1931年世界经济曾出现了强劲的复苏,但因主要国家过早地调整了政策,此后经济的下跌幅度反而加深了;日本经济在1996年和2000年都曾强劲复苏,却均因政策的失误而告吹。有了这些教训做借口,今天的中央银行家们和政客们更有理由长期放纵现行的零利率货币政策和国债庞氏骗局。在我看来,加息就像去天堂,都说天堂最美好,但谁都不想主动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