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32节

作者: 弘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6-14 19:39:40

  现代化不适应综合症集中爆发
  所谓的现代化,无非不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已。
  现代化是以泰勒主义为典型象征的玩意儿,人变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流水线上的某作业链上的一个单调而又乏味的环节,没有广泛的视野,只有分工细致到不能再细致的单调而又枯燥的生活。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效率,这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观点。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因为工业化需要集约化的对人进行管理。现代化是应该被咒诅的,因为它违背了人性。
  人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会逐渐变成缺乏情感的机械动物。看起来似乎活力十足,但是却毫无灵性和悟性可言。在现代化中对人性摧残最严重的莫过于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尤其是其精细化管理模式,把每一个环节的效率都充分考虑在内,让人不用思考只需熟练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富士康们所信奉的管理圣经,这种极端枯燥的管理模式已经令很多人疲劳不堪。人只有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时才会不容易厌倦。

  与中世纪农村生活相比,今天的城市生活确实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娱乐项目很多,不过剥开这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的外壳,却是令人无比空洞和浮躁的机械人生。每天按时工作,按时上下班,每周固定时间休息,就连性生活也完全规律化,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千篇一律。多么悲哀的人生,多么悲哀的世界,人和动物园里供展示的动物已经没什么两样。
  中国当下是现代化不适应综合症集中爆发的一个时期,我们处在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整整三到五代人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重大的牺牲。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以虚荣去替代;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乏味的大众娱乐项目去麻木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我们需要牺牲亲情和友谊,取而代之的是不得不呆在一起的令人厌倦的同事关系,真正的友谊不应以竞争为桥梁。
  很多人会因为童真时代对人生绚丽多彩的梦想的幻灭而走向精神崩溃,这些人中将不乏极端的自杀者和杀人者。现代化社会中畸高不下的自杀率值得所有以现代化为骄傲的经济学家、科学家为之反思。人类的这一进化过程是不是失败了呢?我们的生活缺少了点敦厚,缺少了点从容,缺少了点闲情逸志,多了些匆忙,多了些尔虞我诈,多了些贪婪无耻。为什么我们像一个套中人一样把自己深深绑缚在现代化这根链条上,跟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今天,我们赖以自豪的是物质和金钱。至于说物质和金钱为什么能让人牛逼得那么理直气壮,很少有人认真的去想想,也很少有人知道答案。因为物质和金钱而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理解和依恋我们的人?有多少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又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因为物质和金钱远离我们而去?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物质和金钱锻造的世界里,除了空虚是真实的,其余一切都是虚假的。我们不是因为爱好什么而工作,往往是因为干某事赚钱而去工作;我们也不是因为喜欢某个人而主动与其交往,往往是因为有所求而在他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我们不是因为喜欢某个地方而定居在那里,往往是因为这地方发财致富的机会更多而与其他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蜂拥而至该地。没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的去努力工作的,迫使他们这样做的不过是背后的利益诉求;也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究竟自己需要多少财富才可以罢休,只要自己的身旁还有一个人比自己富裕,那么刚刚平静下来的内心马上又会浮躁不安。

  我们的大脑可以思考很多问题,并从这种思考中获益,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人把一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与金钱密切相关的一切问题上。因而对更丰富精彩的世界熟视无睹。我们常常说,生活多无奈啊!但是我们很少想过,谁让我们如此无奈?难道不是自己的那颗充满了欲望的心吗?其实后退一步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但是人们却早已经习惯了前进。这群无知无畏的robot!终于把自己埋葬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之中了!

日期:2010-06-15 07:00:48

  罪与罚
  在天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一书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处在社会最底层,遭受着生活的种种折磨,最终铤而走险,锤杀并抢劫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整部书非常值得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功底,世界文学界至今仍难有人望其项背。
  陀思妥耶夫斯基借拉斯柯尔尼科夫之口说出了“犯罪是对社会组织的不正常现象的抗议”,“如果社会组织是正常的,那么一切犯罪行为一下子就会消灭”,纪伯伦有过同样的论述:被关进牢里的不一定都是罪人。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不完美的,对此美国人非常了解,也深知自己的社会组织会对一部分人造成伤害,使得他们生活在一个冰凉的世界里,这得益于美国的人道主义学者们长期的宣传。因此当美国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校园枪击案后,人们在缅怀受害者的同时,并没有谴责枪手,而是同样缅怀他,并向他寄哀思:请原谅我对你的关怀不够。
  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时候19岁,时值1999年春夏,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那几年非常不振,社会上普遍感到钱很紧,很难找,大家不敢消费。我父亲做的小本生意已经不能赚到足够的钱养两个大学生和一家人的开销。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涝害严重,我父亲是一边务农一边在农闲时经商的,两相夹击之下,他已经不堪承受重压了。我不愿意看到父亲受苦,跑到校外找各种可以赚钱的事情做,不过遗憾的是欲速则不达,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除此之外,我还是乙型肝炎的携带者,这在高考体检的时候就已经被查出来了,因为小时候接种疫苗共用针头,我们家乡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有大量的乙型肝炎携带者,一个班四分之一都是。大学的老师和同学普遍对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缺乏了解,对我如临大敌。被人歧视的感受非常不好受,我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考虑到我在中学时代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成绩始终都是名列前茅,最好的成绩是联考时取得了湖北省的第五名,因此,巨大的心理落差是不可避免的。最终驱使我离开大学校园的,是这复杂而惨烈的心理煎熬。

  我在这一段时间尝试过自杀,设想过用炸药包去炸学校,随身经常带着一把从藏民手中买下来的匕首,也写了一本日记,我将之命名为《孤独的山岗》,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我最爱一个人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座废弃的山岗上独自坐着,默默的悲伤。我曾经饿到没办法,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饭,当时的感觉是饥饿倒不难受,最想的是能有碗盐水喝。
  这本日记里的文字非常极端,我在这段时间同时写了一本小说《真实世界与故事世界》,用写作来舒缓我内心的挣扎。我的大量接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知识,始于此。因为我怀疑自己精神已经分裂。2007年,我将这一部分的手写稿全部焚毁了,焚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不选择与这个世界和解的话,我将始终无法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痛楚,我是被这个社会深深伤害了的一员。
  我个人比较幸运,有几个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我的昔日的恋人,今日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哥哥,还有我的恩师们和几个对我佩服有加的同学。他们在我精神崩溃的时刻,发疯了似的找我和拯救我。同时,我从父亲身上遗传下来的强烈的责任感使我在最苦难的时刻,始终想着,我还有未尽的人生责任,也有改变这个社会的责任。
  在《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很长很长时间,都不能原谅这个世界,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穷困大学生,自己的妹妹甚至为了拯救自己走出困境,不惜嫁给一个人格卑下的家伙,牺牲自我以拯救自己的哥哥。拉斯柯尔尼科夫感到自己受到了社会的侮辱的同时,良知也受到了极大的谴责。他开始仇恨这个世界,一切对人类苦难有过深刻体验的人,在读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经历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烈的同感和同情心。拉斯柯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身的真实写照,甚至包括书中所言的干草广场,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呆过的地方。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路历程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路历程。

  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原谅这个社会是因为被一个妓女感化,他曾经去拯救这个妓女的家庭,这个妓女——索菲亚也是像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一样,为了自己的家庭,牺牲自己去当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进监狱后,索菲亚跟随他一起来到了他的服刑地,并在小镇上做裁缝以养活自己,同时经常去监狱里探视拉斯柯尔尼科夫。
  拉斯柯尔尼科夫开始表现出对索菲亚十分厌恶,令天性怯懦的索菲亚每次去都瑟瑟缩缩。拉斯柯尔尼科夫甚至驱逐她。但是怯懦只是索菲亚的外表,这个基督教徒,因为其爱心而表现得十分的执着,不管拉斯柯尔尼科夫怎样对她,都对拉斯柯尔尼科夫不离不弃,几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他,最后终于感化了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意被人怜悯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终于低下了他夹杂着自卑和自尊的头颅,为索菲亚所感化。故事至此而终。

  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没有爱的拯救,我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走不出曾经经历过的巨大的心理磨难带来的阴影。在荷尼女士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两人不约而同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站在了一起,他们都意识到社会的残酷性和它对人的精神的巨大伤害,而最后拯救这个人的,只能是爱和信仰。
  社会的残酷并不在于他的物质有多匮乏,而在于人与社会相比,是处在绝对的弱势地位,人的一生是被社会驱赶着前行的,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就像驱赶着一群羊一样去驱赶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唯有少数人能够从羊群中脱离出来,活出真自我。评价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只有一个指标是正确的:这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占的比重越大,那么这个社会制度就越不合理。因为弱势群体越多,也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摧残的人越多。而如果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对此漠视不顾的话,那将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因为它意味着这个社会没有出路,永远都是地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