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18节

作者: 鬼谷幽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若君主刚来征询你对某事的意见)初次应对的时候,要以圆融的说法来应和他(不就事深谈)。(稍后)要详尽地思虑此事并把握住关键(结合时势,权衡利弊),(再次)前往深入阐述目前的时势以及如何妥当应对的办法(借机建立亲密关系)。
  日期:2012-02-26 15:14:55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
  不合。有三层意思:
  1 对方的意图和我的追求(理想和谋划)不合;

  2 对方的意图和道义不合;
  3 对方的意图不适合情势变化和自己能力。
  变。也相应地有三种解释:
  1 改变对方的意图;
  2 调整我的追求目标;
  3 等待情势变化或者完成实力对比转化。
  解释:

  对方(领导)的意图(心思)有不合(跟我的谋虑,跟道义,跟当前情势和自己能力)的,就不可以去施行。那么,就要再深入揣摩寻找到和时势相适宜的切入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佳实施方式,以寻求变通。经过变通以后寻求到和对方意图相契合的方式(去实施谋虑);就如同是“上了栓的门要从外面凿一个管道再伸手去取下门栓(换一种方式进入他内心)。

  如果我的谋划不符合领导的心思,怎么办?
  这两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鬼谷先生告诉我们:
  人都有冲动和辨别错误的时候,如果领导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一定不能顺着他错误的意图去满足他,这是其一。
  其二,你也不要鲁莽地顶撞他,这于事无补还会互相伤害。

  那怎么办?要迂回,也就是“求变”以“求内”。具体分析如下:
  1 改变对方意图。领导的意图出来了,我们甚至可以从错误的意图中找到好的一面加以“赞同”,然后通过“钓语”通过“分析利弊,权衡得失”等手段以“乾坤大挪移”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变自己的意图。这种方式我称之为“迂回之直接”,迂回是不直接顶撞和反对,直接是直接改变对方的意图;然后,继续实施我的原定谋划。

  2 调整我的追求目标。领导的意图有可取之处也有错误之处,那么我就“折中”一下,先去实施“我的谋划和领导的意图一致的”这部分谋划,关于“领导意图错误的”这部分另外再考虑。这种方式是对自己谋划的调整以求实现部分目标,属于“迂回之折中”。
  3创造或等待情势变化。我制定新的计划(诱导计划)去迎合领导的意图,通过实施这个计划而让领导慢慢地认同我的原计划,从而,最后得意实施我的全部原计划。这个诱导计划可以直接转化形势也可以是一种等待形势转化的缓冲计划,但不是为了去实现领导的错误意图的。这种方式我称之为“迂回之迂回”。
  以上三种方式常需要交互为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其目的就是消除我和领导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后改变领导的错误意图以实施我的正确谋虑。
  日期:2012-02-27 16:27:55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善变。这个“变”包括:
  1 因几而变。根据大道规律的关键即机巧所在而变。
  2顺势而变。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而变。
  3随心而变。根据对方的心理和欲求而变。
  变的是:应对的谋虑和措施,包括言辞。

  善变。
  就是:要根据规律,形势和对方的心理变化;要把握住先机,根据三者的变化情况找到切合点,从而变化你的应对措施(包括言辞说服)取得最好的效果。
  解说:
  论述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着他的意思去说(过去已无法改变,不必招他不快乐);讨论将要发生的事情,要在言语中保留变化的空间(你也可能说错,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善于变化的人,能详尽审晓地理和形势,以至于通达天道,可以随四时变化而变化,可以役使鬼神而为自己所用;(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契合于阴阳大道的,所以可以管理牧养人民(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这句是“知人”的重要手段:从言行去判断对方的内心。
  解说:
  观察他所谋划的事情(及谋事过程),就可以知道他的志向和意图(观其行,知其心)。
  日期:2012-02-27 16:30:18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本句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顺着上句而来的解释:
  如果他的行事方式(我所掌握的)和他的内心意图(我所揣摩的)不相符合,那么,一定还有什么情况是我所没有掌握的(要么我猜错了他的内心,要么他的行事是假象或还有所隐藏)。
  第二种,沿着下句而去的解释:
  如果(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和揣测到的意图)为他谋划事情却不能合于他的心意,那么,一定还有些情况是我所不知道(或没考虑到)的。

  第三种,只从“内有不合者”而解释:
  事情的发展(和道义,和客观规律,和情势等等)有不相合的,一定是有些情况没有被我掌握的(找到了这些情况,就全相合了)。
  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
  解说:
  我(为他所出的谋划)和他是相合的(多半是表面认同我的谋划),但是他和我的关系不能结合牢固,这种情况叫做表面亲近但是内心疏远。

  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事有不合者。
  1 和以上的“事有不合者”一样,包含三层意思,三种情况。
  2 还包括了“合而不结者”,即表面上被认同,实际上没有被对方所真心认同。
  解说:

  对事情的谋划不能相合(合于道义,合于形势,合于对方内心),那么,圣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就是说:不会强求去提供自己的谋划,而需要重新去思虑)了。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这段话的解释,和开头一段很多是一样的,不再重复。我就解释几个词语:
  阴德:内心深处相互吸引,同心同德;
  志不合:志向追求不一致;
  策不得:出谋划策不符合他的心意,或,不符合事实发展实情;
  事中来:谋划的事情在未来被事实证明是对的;

  施不合:采取的措施不符合他的心意,或,不能解决问题;
  合于谋待决事:事情的发展和谋划的一致,需要谋划者来进一步决策事情;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解说:
  所以古语说:不能洞察他的内心需求而妄为的人,就会被拒绝;不能洞悉他的内心实情而去游说的人,就会被非难被否定。

  日期:2012-02-28 17:23:13
  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解说:
  (必须)获得对方的实情(内心欲求)以后才能针对性地对他(或为他)制定策略谋划(为他办事,对他游说),使用这个方法,就可以:想出来就出来,想进入就进入;想关闭他的心门(只依赖我一个)就关闭,想打开他的心门(自己出来,别人进去)就打开。所以,圣人立世处事,用这个方法(洞悉他内心)提前知道事情该怎么去做(并提早做好准备),从而能牢牢控制万物(借用对方的资源并且办事必成)。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本句开始,由“如何和领导亲密无间”转入“圣人的离合去就”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领导的问题,这是圣人对于领导和舞台的选择,关于圣人的切身利益。
  去就。
  狭义的理解:
  去。辞职离去。
  就。到任就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