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9节作者:
鬼谷幽林 范雎,战国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远交近攻”之策,是范雎对秦国的伟大贡献,也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此外,其“固干削枝”的平内策略,以及长平之战所施反间之计,也非常让人叹服。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
本讲讲的就是范雎拜相的精彩游说案例,大家对照《鬼谷子》中《捭阖》篇关于言辞说服的原则,可以发现---无不暗合。
本案例引自《战国策---秦策》,我分三部分来讲述。
日期:2012-02-18 08:48:22
第一部分:范雎的信。
范雎到了秦国以后,分析天下形势和秦国国内的形势,特别是秦王的心理。经人引荐给秦昭王,但是,左等右等,没有得到秦昭王的召见。于是,给秦昭王写了一封信。我先发原文,待会翻译成白话再来分析。
“臣闻明主莅正(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则行而益利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
“语曰:‘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比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尚试于王乎?虽以臣为贱而轻辱臣,独不重任臣者后无反覆于王前耶?
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主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害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
“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亡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耶?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
日期:2012-02-18 09:29:47
翻译:
我听说圣君明主临朝处理政务,(是这样的):有功劳的不会不赏赐,有才能的不会不给予官职;出力大的俸禄就优厚,立功多的爵位就尊贵,能够治理众人的官就封的大。所以,没能力的不敢占着官职,有能力的也不会被埋没。假如你认为我的话是对的,那么你应该施行它让它对你的政务产生好处;如果你不打算施行,那么长久地留着我也没什么作用了。
古语说:平庸的君主赏赐喜爱的人而惩罚讨厌的人;明君圣主就不是这样的:赏赐必定是加给有功劳的人,刑罚必定是断给有罪的人。现在,我的胸膛不足以当箭靶,我的腰杆不足以承受斧钺,哪里敢以没把握的事情来忽悠大王你呢?虽然有人因为我地位轻贱而轻辱过我,然而大王你难道不重视忠心(任用我以后就不会反尔出尔)于大王的人吗?
我听说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这是四件宝贝,曾被工匠所遗弃,而最后却成为天下名器。那么,明君圣主所抛弃的,就不会对国家有所帮助嘛?我听说善于治理家的人,取财于国;善于治理国的人,取利于诸侯。天下有了明君圣主(天子),那么诸侯就不会擅自取利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诸侯擅厚)会影响天下(整体)的繁荣。好的医生能知道病人的生死道理,明君圣主明白处事的成败规律,有利的就施行,有害的有放弃,还有怀疑的就稍微尝试一下,即使尧、舜、禹、汤这样的明君圣主重生,也不会有所改变(都是这样做的)。
太深切的话,我不敢写在书信上;无关痛痒的话,又不值得听。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愚笨而不合大王你的心意呢?又或者是,因为我太低贱了所以我说的话就不值得一听呢?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么,但愿你能稍微抽出一点游玩的时间见一见我,让我阐述一下我的志向(深切的话)给你听。
日期:2012-02-18 10:00:10
分析:
范雎是去求职的,然而,这封信是绕着弯指责秦王的。最后是“书上,秦王说之,因谢王稽说,使(人)持车召之”。为什么求职信写成这样还能达到目的?那是因为范雎把握了秦王的心思以及处境。秦王是一个志向高远的君王,一心想做一番事业。然而,其处境却不太好,“宣太后、魏冉等人”擅政,自己被绑住了手脚一般有心无力。那么,这封求职信能不能写成“恭维信”呢?不能,必须这样写才能确保成功。我们来分析一下:
1 针对秦王“想做明君圣主”的心理,我就告诉你明君圣主应该怎么做。这叫“与阳言,以崇高”“以高求大”。所以,开头就这样写,抓住了秦王的心理。
2 对明君圣主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的描述,从秦王的处境来看,很自然会想到“宣太后、魏冉等人”擅政这些事,从而隐晦地指出:你要做明君圣主必须要先处理什么人和事。(这是高明的语言艺术,在秦王眼里和在别人眼里看书信内容,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为不一样的心理和处境,对书信内容的联想和理解是不一样的)
3 表达自己的忠心,这是必须的。同时告诉秦王,我虽然低贱也遭受过轻辱但是我是被埋没的人才,而且我对你有用,你不能把我搁置在这里不问不见。我写信给你,不是我在拿没把握的事情来忽悠你。
4 我还有深切的话要对你说。这更隐晦地指出:我不但知道你的心思你的处境,我还有帮你解决心病的办法。我可以让你实现做一位明君圣主成就事业的理想。
日期:2012-02-18 10:03:28
第二部分:当面交流。
(以下内容不再做翻译) 范睢至秦,王庭迎,谓范睢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睢辞让。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接待的规格够高吧,秦王还得为自己没能及时接见而道歉。(证明了信中内容确实抓住了秦昭王的心思)。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昭王屏退左右,还跪下来请教。可是,范睢继续“吊胃口”。为什么?这不是卖乖子,更不是刻意抬高自己。因为要说的话关乎身家性命,关乎秦国和天下百姓的命运,必须要见证秦昭王的诚心和决心,才能继续说(言深也)。也只有秦昭王有这个诚心和决心,自己才能被重用,才能实施自己的主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