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叫创业团队--携程网事》
第15节作者:
高级幕僚 据说,五十年代初,美国鞋厂为了开拓南太平洋市场,有三家厂商各派了一名业务员到那些小岛上考察。
这三位业务员先后到了那里后,惊呆了:这个鬼地方,竟然没有一个人穿鞋子!
第一位业务员感到非常的绝望,心里想,都没人穿鞋子,卖给谁?他当即给公司老板发一份电报:“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但是,第二位业务员却完全相反。他看到这种情况后,大喜过望,哈哈!这回肯定发财了,你看,竟然还没有一个人穿鞋子,这里绝对是个处丨女丨市场。他立刻给上司发了一份电报:“老板:这些岛上还没有人穿鞋子,我决定在这里混了。”
那第三位业务员的看法如何呢?这位卖鞋子的业务员更神!他不但意识到这里是一个空白市场,还发现了另一个市场:太平洋这些岛上的椰子竟然没人要。他心里想,我何不先把一些椰子拉出去,卖掉后,再将鞋子运进来?
于是,三个业务员就有了三种不同的命运:
第一个业务员被解雇了,他改行了,不从事销售了;第二个业务员变成了市场部经理;第三个业务员后来当了老板。
为什么同样的一次机会,三个业务员看到三种不同数目的市场呢?
因为第一个业务员使用的是确认手段,没有识别到市场;第二个业务员使用的是发掘手段,发现了一个市场;第三个业务员使用的是综合手段,既发现了一个市场又创造了一个市场。
所以,这个世界上,缺少的不是机会,缺少的是将机会转化为市场的意识。
想当年,季琦和他同学在甲骨文公司里,用杨致远刚刚开发的Yahoo搜索工具,找到《蒙娜丽莎》后,季琦一下子惊呆了,想不到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会更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能改变现在的商业模式。
季琦回国后,一直寻找着进入互联网市场的切入点,他想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去整合传统产业,发掘出一个市场。
但是,发现机会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因为机会还需要开发。
日期:2009-11-16 10:47:18
2、根据市场机会开发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三步:发现、抓住、转化。
在这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前面两步。
陈天桥曾经说过:“机会就像一个快速旋转的转门,当空档转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必须毫不犹豫地钻进去。”他的意思是:一旦发现机会就赶快抓住。
江南春也有这样的话:“当时不只是我一个人认为,在电梯门口装个液晶显示器播放广告,是一个很好的创举。但是,我是第一个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的人。”江南春的意思是:要抓住别人看清楚还没行动的机会。
为了说明抓住别人看清楚还没行动的机会的重要性,下面再看一下《抓住牛尾巴》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位农场主的漂亮女儿,某天他决定登门去求婚。
农场主对前来求婚的年轻人说:“追我女儿的优秀男孩非常多,如果想要我把宝贝女儿嫁给你,你现在必须做一件事。我想看看你是否有非凡的勇气和足够的智慧。”
年轻人忙问:“伯父,那您要我做什么呢?”
“这边来。”农场主把年轻人带到一个牛圈旁边,说道:“等会儿,我从里面依次放出三头凶猛的公牛,你只要抓住了任何一头公牛的尾巴就代表大功告成了。”
年轻人迟疑一下,还是答应了。他既害怕凶猛的公牛,又希望有奇迹发生。
第一只公牛放出来了,那是一只非常凶猛的小公牛,它咆哮着冲了出来,速度奇快。年轻人还在犹豫之中,它已经冲过去了。年轻人想,等下一个吧,如果运气好,它可能不会这么凶猛。
第二只公牛放出来了,年轻人看到的是一只非常高大和强壮的公牛,它冲出栅栏的一刹那显示出无比力量和愤怒,年轻人心里颤了一下,连走上去的勇气都没有了。他想,我不会那么倒霉吧,等下一只吧,无论下一只怎么样,一定冲上去抓住牛尾巴。
当第三只公牛放出来的时候,年轻人看到的是一只瘦弱的几乎跑不动的老公牛。哈哈!终于等到了。他高兴死了,赶快冲上去,往牛屁股上猛抓。突然,他惊呆了,原来这头公牛竟然没有尾巴。
其实,在市场上,很多机会何曾不是这样的。
当机会不明显的时候,你持观望状态;当机会很明显的时候,你发现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当你下定决心冲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这个机会已经变成假机会了。
从1999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里,门户网站非常火,而携程团队偏偏对旅游网站情有独钟,他们对市场真的很有洞察力吗?
其实,他们当时也是抱着石头过河,心中没数。梁建章只是知道美国早就有了这样的网站,并且做得很好。但是,这种模式移植到中国来,能否存活?谁都不知道。
携程做得最对的一点是,先抓住这个机会再说。
日期:2009-11-18 10:28:36
三、怎样跟风投谈融资
创业的三个要素是:人、钱、项目。如果团队有了,项目有了,接下来的就是融资。常规融资有四条途径:股东、银行、风投、上市。启动资金基本上是股东自掏腰包,以后,要么是银行贷款,要么是风投的投资,上市是公司步入正轨后的融资方式了。
这四种融资方式中,股东的自筹资金可能不是很多,银行贷款还需要质押,上市还很遥远。所以,风投这种融资方式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很多人认为,要得到风投的青睐,必须学会写有吸引力的商业计划书。如何写好商业计划书呢?有四个要求:清楚明了(clarity)、简洁精炼(brevity)、条理分明(logic)、数字说话(figures)。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才有说服风投的可能。曾有创业者感言:想得到风投的投资就像去追一个过离了婚的女人一样,太难了。
可是,对于风投来说,他们是这样想的吗?纵观很多风投的投资对象,竟然发现,风投最看重的还是创业团队,其次才是项目。郭凡生在《赢在中国》这个栏目中,曾经对某创业团队说:你们缺少的不是钱,而是有钱人对你的信任。
所以,他们认为,最危险的是人,不是项目。他们很注重跟创业团队沟通,了解创业团队成员各自的想法。
那风投会问创业者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常规模式 风投一般会问创业者三个问题:
1、你们在干啥?
回答这个问题时要遵守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 Stupid),意思是要越简单越好。因为风投通常认为越简单的模式越容易成功。
2、创业团队有谁?怎么认识的?
这个问题里,创业者需要回答的是核心团队的人数,并且告诉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最好是自我介绍,不要让CEO一一介绍。
3、公司现在的现金情况怎么样?
风投问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体现在如下三点:
第一,风投想知道运营的大概情况,还有多少现金?还能支撑多久?如果你告诉风投只能支撑十天,那就不要找风投谈了。
第二,是现金的掌握。如果问这个问题都答不出来,风投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你是公司的CEO,你都不知道公司现在还有多少钱?
第三,现金流的控制。你对现金要有需求,不能说一点都不缺钱,那也不大现实。可以这么说,我公司的现有业务,可以使现金保持良性的状态。我不扩张,这个钱可以保持到明年。
二、特殊模式 不按照常理出牌的问题:
IDG问携程的几个问题:
1、创办携程的目的是什么?
2、再过10年,如果携程做得很大了,创业团队的这些人准备干什么?
问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团队什么要创业;问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想了解团队核心成员各自的想法,准备做多大的事业。
软银问携程的几个问题:
1、你是哪个地方的人?
2、喜欢干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