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叫创业团队--携程网事》
第14节

作者: 高级幕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携程团队认为, “天上打广告,地上铺渠道,弯腰捡钞票,老板哈哈笑”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广告投放的方针应该改为:不打广告等死,乱打广告找死,会打广告才赚死。
  啥样才算会打广告?就是花小钱干大事。所以,携程团队对成本控制很严,他们将市场推广费用控制在公司财务费用的30%以内。

  为了能很好地控制成本。携程的广告投放就不采取什么乱枪打鸟、地毯式轰炸的方式了。携程不做路牌广告、不做车身广告、甚至连地铁广告都不做。
  携程将目标受众定位在经常坐飞机的商务旅客和高端游客,他们决定围绕着飞机乘客做文章。所以,携程在全国的几个大型机场,立了几个大灯箱,每个灯箱广告的费用是每年100多万。
  机场灯箱立好后,携程打算再做些其他的推广。
  2000年4月,携程决定与民航总局合作,举行国内民航界首次空姐大赛—上海国际航空小姐世纪风采大赛。网上独家直播权归携程所有。
  携程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去筹办这个活动。大赛的主题是 “世界民航百年历史,空中小姐世纪风采”。携程在网上为网友提供一个完全虚拟的社区,让网友直接目睹航空小姐的风采,获知航空小姐的个人资料。同时,携程旅游网还专门设立了“最受观众喜爱奖”,由网友在网上直接投票产生。所有参加活动的网友都会得到携程的礼物,有机会获得联想MP3。

  很遗憾,携程的这次公共活动银子花了不少,但效果很一般,这让季琦很烦闷。
  就在携程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投资人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了。
  “章苏阳、石明春,你们都来了?”季琦说。
  “季总,做推广已经花了多少钱了?”石明春问:
  “每月两三百万,几个月下来,已经花了一千多万元了。但是,效果好像不咋的!”

  “才一千多万?你们烧得也太慢了吧!赶快加大速度。市场有时就像烧水,猛火水才会将水烧开;如果微火慢慢烧,结果是干柴没了,水也没烧开。”石明春说。
  “季总,石明春说得对。我们从没要求过,携程这个团队必须要成功。如果你们尽力了,没有成功,我们也算了。我们的意思是,你们不必太保守,为了能抓住机会,你们必须大胆花钱,这钱又不是你自己的,怕啥?”章苏阳接着说。
  但是,在市场中的携程团队心里最清楚,这个钱投下去绝对是赔本赚吆喝,没有实际意义的。
  那携程团队会不会听取投资人的建议呢?请往下看!

日期:2009-11-09 11:59:46

  三、但是还没赚钱
  风投的建议表面上看去确实很漂亮,花我的钱打你的广告,你还犹豫啥。但是,季琦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心里想:风投公司每投资十家企业,只要有一家赚钱就不会亏了,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去赌。但创业者就不一样,一旦失败了,那就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下回到解放前”,想翻身,可能下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相比于一些没有运营过企业的互联网创业者,季琦的心里最清楚:一个公司如果总是不赚钱,总是要依靠投资生存,不是个办法。在互联网激情之火将人们烧得找不到北的时候,季琦仍然保留一丝清醒:“企业不赚钱,等于犯罪。”
  基于这个非常现实的想法,携程一直在寻找一种最可能赚钱的业务,在酒店预定、卖门票、卖旅游团,订机票等业务中,到底是哪一个是最赚钱的呢?
  2000年1月9日,携程参加了《中国经营报》主办的“旅游产业与网络经济研讨会后,季琦似乎领悟了什么。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携程旅游网、青旅在线、中国旅游资讯网、再见城市旅游网、绿色通道旅游网以及神舟集团等公司。主题是旅游网站有没有对传统行业有没有冲击?
  会议上,神舟集团总经理朱永德说:我个人认为,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网络经济所需要的水平,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不大。我们也曾经跟一些网站合作过,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过,网络确实对我们很有帮助,通过网络可以了解行程,了解旅游产品,让交流更加直接、让服务意识增强。
  中旅银建旅游网副总经理龙远照接着说:我认为,网络对传统旅行社还是有影响的,首先受到冲击的是订房和订票业务。这两项服务过去给我们旅行社带来了不少收入,可现在随着信息流通的加快,我们这两块都没得做了。至于互联网会不会将传统旅行社吃掉?我的观点是:互联网只能起到促销作用,真正的旅游还要靠旅行社来实现,否则,谁给他车,谁给他导游,内急了,谁带他上厕所?

  再见城市旅游网总经理吴刚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旅游新产品来说,互联网有优势,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网友调查,量身订做他们喜欢的产品。比如,我们前几天的那个澳洲游,我们没做任何广告,只通过发E-mail,很快就组成了团。这一点,传统旅行社是很难做得到的,仅宣传成本就让他们受不了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新产品的毛利率非常高。

  华山论剑结束了,同行的思想碰撞能否给季琦带来灵感?携程能否摸索到最赚钱的业务?请听第三章《转型并购》。

日期:2009-11-11 12:12:15

  【小结】
  本章涉及到三个问题:
  一、团队是如何渡过动荡期
  俗话说得好:因未知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当团队向前发展(见图2-1),进入动荡期时,队员相互发现对方不是当初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无缺后,肯定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
  这个问题很头疼,不是携程,几乎所有的团队都碰过。

  为了让创业团队的队员继续合作下去,以免出现散伙的下场,那么在这个时候,团队领导应该采用何种措施呢?
  教科书上有很多方法,比如:安抚人心、鼓励队员参与决策、建立工作规范等等。但是,携程团队没有采用这些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的方法,携程团队处于动荡期为何不散伙,靠的竟然是队员无私的奉献精神。
  不是吗?当时三人合伙开公司时,沈南鹏出资60万元,才占40%的股份,而季琦和梁建章各出资20万元,可以各占20%的股份。不是吗?公司开始运行时候,只有季琦一个人在做事,公司进入正轨后,其他的三个创业伙伴才全身投到携程的经营中来。
  有个哥们,准备找身边最好的朋友一起合伙开房地产中介公司。当他的朋友看完商业计划书后,说:“合伙开就不必要了,如果你缺钱的话,我可以先借给你。”这个哥们很不解,将商业计划书公布在一个商业QQ群上,问大家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有网友回答:“商业计划书写得很详细,格式完全没问题。只不过,你对利益的分配强调得过多了。”

  哥们解释:“就是因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才这么做啊!如果不事先说清楚了,以后出现纠纷怎么办?”
  这个哥们当然没有体会到他朋友看完商业计划书后的感受:刚开始就这样斤斤计较了,以后不是更离谱?
  这个哥们至今还没理解关于射雁那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到底是先将大雁射下来,再考虑采用何种方案来分配这只大雁;还是先确定了分配方案,再去射大雁。
  想法决定活法,态度决定高度,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当时,季琦和沈南鹏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先将市场做起来再说,不愁分不到钱。

日期:2009-11-13 11:11:37

  二、市场机会的发现
  1、根据供给和需求的明确程度,市场机会可分为三种(见图2-2):识别型、发现型、创造型。
  (1)识别型:指供给和需求都很明显,只是需要创业者去确认。
  (2)发现型:指供给和需求只有一方明显,另一方有待创业者去发掘。
  (3)创造型:指供给和需求都不明显,需要创业者利用一些经济手段去创造。
  为了能更好地将这三种市场机会阐述得明白了当,下面先看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把鞋子卖给南太平洋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