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叫创业团队--携程网事》
第5节

作者: 高级幕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季琦思路不同,他最初想法来源于家庭装潢市场的爆发式增长。1996年,国内装修产业的产值仅为450亿元,到1998年,全国用于住宅装修的费用就达到了1000亿元,上海家装行业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占全国的1/5。为此,季琦想进入网上家装市场,他还为网站起了一个名字:“网上宜家”。

  后来,经过深思熟虑,梁建章和季琦发现,亚马逊和网上宜家的模式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物流问题。由于中国的地域的广阔和物流业的落后,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而招聘网站,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家,对于梁建章和季琦来说,他们进入这个行业,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想法一个个被枪毙了,到底选哪一方向比较好呢?有一个周末,梁建章和季琦两人一起开车到上海周边的景点去玩,突然梁建章说:“干脆我们做一个旅游网站吧。”
  “好!这个项目值得考虑。”季琦很认同。因为季琦也非常喜欢旅游。季琦继续问:“你喜欢旅游吗?“
  “非常喜欢!”看到季琦也认可这个行业后,梁建章就跟季琦说起他的旅游故事。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爱上了旅游,不过,那种热爱基本还停留在寻找新鲜与冒险的阶段。读中学的时候,第一次旅游选择的就是武夷山,在与同伴玩水中不小心掉进水里,做了回“哇哇”挣扎的旱鸭子,不过,那种快乐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回味无穷。”

  梁建章接着说:“第二次去的是张家界,后来便是黄山和美国大峡谷等国内外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了。我特别欣赏大自然中那种鬼斧神工的风光杰作,也喜欢山清水秀的迤逦风光,有些地方已经多次去过,但每次都会给自己心灵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特别是在美国的一次郊外度假中,碰到了一位心仪女孩。这位女孩就是我现在的太太。”
  “啊?说明你跟旅游挺有缘分的吗?因为旅游你收获了一个太太,说不定,这次成立旅游网站,大家也因此跻身于富豪的队伍呢。”我季琦笑着说。
  “呵呵!我是特别喜欢自助游的。在美国,一有空,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就出去玩。有一次,我和女朋友一起到一片森林去旅游。当时天已经很晚了,我俩就按着地图的指示进入了森林,想不到那段路非常长,走着,走着,发现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了,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幸好我发现地图上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通向高速公路,我连赶紧沿着小路走出去,终于在天黑之前,我们走出了那片森林。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就觉得应该创办一家旅游网站,既帮助别人,也方便自己。”梁建章说出了为什么要创办旅游网站的理由。

  “你们也浪漫过火了吧!哪里不好旅游,偏偏跑到原始森林里去旅游?真是的。”季琦大笑了起来。
  越聊共同语言越多了。但是,两个人是无法组成一个团队的,好象还差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能找钱的人。
  季琦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对梁建章说:“我们应该再去找一个会融资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
  “是的。我也觉得应该去找一个这样的创业伙伴。”突然,梁建章很兴奋地说:“我想到一个人了,他还是你的校友呢!”
  “谁?”
  “沈南鹏。目前他在风投行业混得相当不错。”梁建章说。
  “沈南鹏?他确实是我的校友,在美国,我跟他一起吃过饭。对!就去找他。”季琦也认为沈南鹏是最合适的人选。

  沈南鹏会加入这个团队吗?请继续往下看!

日期:2009-10-19 12:47:37

  第三节 资本高手沈南鹏
  01 才子原来出浙江
  沈南鹏确实是一名很优秀的风投人。
  沈南鹏,196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7岁那年,沈南鹏的爷爷去世了。他的母亲,一个忙碌的国企厂长,由于没有办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只好将沈南鹏送到了上海,住在没有子女的姑姑家里。
  小时候的沈南鹏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他过的是没有玩耍的童年。爱好数学的沈南鹏几乎成了做题机器,除了上学就是到少年宫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班。
  把每个周末都用在做数学题上,沈南鹏在数学上当然取得骄人的成绩:他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同时获奖;特别是中考,一共600分的总分,他竟然考了594分,以致他学校的任课老师都非常担心: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这么好,会不会变成传说中的“高分低能”,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

  能不能适应社会,这还需要等待N多年后才能证明。只是知道在当时,沈南鹏中学毕业后,被报送进入了上海交大应用数学系,1989年,他又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中心,成立于1754,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它是美国常青藤八大盟校之一,在校学生有18000多人,学术排名为全美前10名。在医学、法律和哲学等方面出类拔萃,自然科学学科诸如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也首屈一指。
  可以想像得到,沈南鹏是雄心勃勃地进入哥大数学系的,他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世界一流数学家的梦想,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摇篮。
  但是,遗憾的是,半年后,沈南鹏突然发现自己不行了,比自己厉害的人大有人在。怎么会呢?以前不是拿奖高手吗?到底自己有没有数学天分?沈南鹏开始迷茫了。
  有一天,沈南鹏终于想通了:是自己错将熟练当成天才了。以前从初一到高三,每个星期天,自己都是在上海市少年宫花三个小时参加数学班。即使自己原来没有数学天分,经过这样的培训,肯定也有一点点的。现在的情况是,靠着精于数理逻辑思维来把学分修好,应该没问题,但是,要想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数学家,这可能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发现自己不是数学天才之后,沈南鹏开始反省:尽管做不成数学家,应该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应用到数学吧。比如进商学院,或者做与数学有关的证券之类的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经历刺激了大家的神经。那个大学生一点都不上进,不但没有考博士,而且考试还有一门没有通过。但是,他却进入了华尔街最好的一家公司。
  所以,不需要很多考虑,1990年,沈南鹏决定从哥伦比亚大学退学,重新报考耶鲁大学的MBA。
  02 耶鲁毕业进投行
  1992年,沈南鹏从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了,从校长手里接过学位证书的瞬间,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耶鲁大学的毕业证书,完全可以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典礼结束后,沈南鹏没有立即回到宿舍,而是在熟悉的校园里逛了又逛,有点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但是,当他拿着毕业证书走出校门,面对人来人往的大街时,他突然茫然了,到底去哪找工作呢?此时,美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自己是名校的毕业生,但是读MBA的人可不少,耶鲁有200个人,哈佛有700个人,斯坦福400个人,光这些名校的毕业生就有100多人,还有一些不知名学校的毕业生就更多了。最要命的是,沈南鹏这样的中国留学生以前是没有任何商场经验的,甚至在他进入耶鲁商学院的时候,竟然连《华尔街日报》都没有看过。所以,沈南鹏去华尔街找工作,向华尔街的投行投递简历的时候,一次次激情地面试,一次次被无情地拒绝。

  这段经历并不好受,多年后,沈南鹏对媒体记者说:“你只是看到我现在打在显示屏上的文字,你看不到我当初滴在键盘上的泪水。”
  最后,他还是获得了一个花旗银行的面试机会。面试官有一位是斯坦福大学数学系的博士,他给沈南鹏出了两道智力题。
  第一道题目:一个美国人在菜市场上做生意。第一次,8美元买了一只鸡,9美元卖掉了;第二次,10美元买了同样的一只鸡,11美元又卖掉了。那么,这个美国人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如果亏了,应该是亏多少?如果赚了,又是赚多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