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叫创业团队--携程网事》
第4节

作者: 高级幕僚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97年9月成立的上海协成科技有限公司,到年底时已经盈利100多万了,季琦已经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为了让公司更加赚钱,自公司成立那天起,季琦做过很多尽可能做的生意,综合布线、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甚至还做过ERP企业管理系统。1998年里,协成还被上海市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那时上海的民营高薪技术的企业并不多。
  但是,一直对互联网念念不忘的季琦,在经营协成的同时,也一直在观察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他几乎天天在思考,怎样才能在国内实现他的互联网之梦呢?自从在甲骨文公司总部认识了互联网后,这个想法就一直停留在脑海里,并且日益明确和清晰。
  特别是1998年,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横空出世,互联网的浪潮即将扑来,季琦想投身于网络的冲动也越来越强烈了。
  不过,季琦还是持观望态度,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因为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心里非常清楚,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行业,要做就做得最好,所以,他必须耐心等待。
  后来,有一回在给甲骨文做ERP咨询分包时,季琦认识了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梁建章。也许共同点比较多吧!都在上海和美国学习生活过一段时间,并且还从事着差不多的工作。所以,他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

  1999年3月,在上海徐家汇的一个上海菜餐馆里,梁建章对季琦说:“最近美国的互联网很火,不如我们也做个网站吧。”季琦说:“什么?你也想做网站?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很久了,只是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创业伙伴罢了。哦!对了!对于网站技术,你应该很内行吧!”

日期:2009-10-19 12:38:29

  第二节 电脑天才梁建章
  01 天才就是不一样
  提到网站技术,梁建章是没得说的。
  梁建章,上海人,出生于1969年,从小就有“大头神童”之称。在上海,还有一个人有这个雅号,他叫邵亦波,是后来易趣网的老板。
  梁建章被称为神童,他的智商到底有多高?他回答记者说:“我没测过,但应该是非常高的。”

  梁建章接触计算机很早。他13岁那年,刚好碰到上海在中小学生中尝试开展计算机教育。承办这一活动的是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讲课的是上海师范学院的朱鸿鹗教授,学生有200名左右,全部是中学生,初中也有、高中也有,学习的内容是编程知识。
  在计算机兴趣小组里,梁建章遇到了不少在他看来很高深的问题,回家后,他马上去问父亲。父亲用高等数学帮他解答出来了,还在读初中的梁建章根本看不懂这些解法。
  他歪着头问:“我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看得懂?”
  父亲说:“大概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要到大学才行。”
  “那不行,太漫长、太痛苦了,我现在必须会。”.

  在梁建章的要求下,父亲由浅到深地给他介绍了一些数学方面的书,很快,梁建章就掌握了高中和大学的数学课程。
  数学搞定了,编程肯定没畅通无阻了。
  想不到半年后,梁建章竟然开发了一个可以辅助写诗的程序,并且因此而获得了第一届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的金奖。领奖台上,踌躇满志的14岁少年梁建章认识另一位金奖获得者沈南鹏,这位15岁的才子是来自浙江海宁。但是,他俩做梦也想不到,17年之后,命运再次把他们拴在一起,结果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既然小小年纪就这么出类拔萃了,那当然成了媒体一路追捧的对象了。1984年上海电视台采访梁建章的新闻片中,梁建章演示这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写诗程序,在DOS系统单调的屏幕上,只要输入诗歌的题目,格式要求、每句的第一个字和韵脚后,电脑就能写出诗来了。
  据梁建章介绍,为了能编出可以辅助写诗这个程序,半年里,他阅读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新注》《学诗百法》等专业书,还看了《唐诗鉴赏词典》《中华诗韵》等工具书;计算机知识方面,也学习了《人工智能原理》《数据可原理》以及有关逻辑学、语言学等书籍。
  半年之内就能学会这么多的知识,那梁建章的自学能力肯定是非一般人可比的。据说,自从小学开始,他就不怎么听课,把发来的课本随便翻一翻,就搞定了。特别是在初中参加计算机小组,自学了中学、大学的数学和物理课程之后,他的求学之路基本上是三级跳。

  15岁那年,初中没有毕业,梁建章就直接从初中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少年班。一年之后,复旦还没有毕业,梁建章又直接考入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
  02 从技术转到市场
  到美国后仅用一年的时间,梁建章就完成了人家需要念二年的学业。1989年,20岁的梁建章已经顺利地拿下了硕士学位,并且直读博士学位。为什么能有如此之快呢?这既是由于梁建章特别会念书的原因,同时也是由于经济的压力,他必须尽快完成学业,何况身处陌生的环境,语言、生活习惯又跟国内不太一样。但是,就在梁建章继续攻读博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最先进的东西不是在学校而是在企业”,于是博士没有毕业,他就加入了甲骨文公司,老板是世界第二首富埃里森。

  甲骨文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这个就不用赘述了。在这里,我想插播的是,关于埃里森这个曾经辍学经商,被成为“硅谷狂人”的商业奇才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埃里森应邀在耶鲁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他一开口就大放厥词:“好好看一看周围,看看你左边的同学,再看看你右边的同学。请你设想一下未来:从现在开始,5年,10年,30年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一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所以,无论你曾经是怎样的优秀,还是失败者。那怎么做才不会是失败者?我告诉你,必须象我和比尔•盖茨一样,赶快退学,否则……”埃里森的话还没说话,就被耶鲁大学的保安轰下讲台了。

  埃里森在公众面前的狂妄,对于梁建章这个普通的研发人员没有任何影响。真正让梁建章重新规划人生职业生涯的是一次回国探亲的见闻。
  那一次,梁建章回国探亲,国内火热的创业气氛和隐藏的巨大商机让他震惊。他觉得,从长远来看,自己的发展机会还是在中国,所以,他决定转型。
  结束探亲回美国后,梁建章申请转换到客户服务部工作,从事ERP实施。尽管客服部的地位、待遇、期权都比研发部门差,工作也累一些,他觉得也无所谓。因为他要寻找能够回到国内的机会,而在研发中心,这样的机会是不会有的。
  1997年,梁建章终于获得了他等待已久的机会,通过了甲骨文公司的内部招聘,他回到了上海,担任了甲骨文的中国区技术总监。在这期间,他负责了不少重大的项目,如:整个民航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国电信的管理信息系统等。他还为国内外多家企业担任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方面的顾问,并参与策划了国内的几家知名网络公司的创建。

  回到上海后,由于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季琦。后来,两个人变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一起交流对互联网的看法,终于有了两个人一起弄一个网站的构想。

日期:2009-10-19 12:43:02

  03 只想做旅游网站
  那究竟做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呢?
  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梁建章曾经考虑过网上书店。因为他们看到美国的亚马逊公司的图书在网上卖得非常的好,1998年底,亚马逊的股价一度突破300美元,到1999年2月,亚马逊的估值已经达到250亿美元。
  除了亚马逊,梁建章也考虑过网上招聘。因为在美国,招聘网站Monster大获成功,它的模仿者前程无忧和中华英才网也表现无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