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29 17:44:53
先说阎婆惜,阎婆惜本是歌姬出身,生得一副好面相,只因后来父亲大人去世,不得不卖身葬父。这时忠义的宋江见她可怜,于是就许了她十两银子,其母感恩图报,便将她送与宋江做了外室,也就是侍妾了。只是我们的宋江跟所有梁山好汉一样,都不近女色,而根据施耐庵的描述,这阎婆惜又是一淫荡之人,这二人之间不免就要产生矛盾了。尽管宋江不会怜香惜玉,但她阎婆惜可是年轻貌美,自然要另找一位可靠的夫君了。这当然是正常的人性需求,无可厚非。于是,她找到了张文远,施耐庵当然会说他们是勾搭成奸了,后来还欲害宋江,宋江不得意才将她失手给杀了。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了。
我们来梳理一下,首先人家说好了是卖身葬父,而你宋江也慷慨解囊了,帮助人家葬了父亲。当时宋江是不是因她长得漂亮才帮的她,我们不得而知,当然,在施耐庵的笔下,多半是由于宋江忠义,这属于义举。好,既然你葬了他爹,按照契约她成了你宋江的人了,可你宋江偏偏不近女色,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碰她一下,你让她情何以堪?旧时的嫔妃被皇帝冷落尚且不满,何况平常人家。等于是你给人家关进了一个鸟笼子里,而且你这个笼子还并非是黄金做的,顶多算是个铁笼子,人家自然要时机而动、展翅飞翔了,于是,她找到了张文远。只可惜我们这位阎婆惜“眼光不行”,找了一位白眼狼。
看过原著的人都应该知道,其实阎婆惜并无害宋江之心,悲剧的发生其主要责任应该在宋江与张文远身上。但不管这么说,你宋江首先就是一个杀人犯。只可惜在他施耐庵的笔下,宋江不仅没有错,反而成了歌颂的对象。而阎婆惜死的就冤了,不仅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而且还要背上千古骂名,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公。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放在今天来看,恐怕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如若放在西方社会中,恐怕更不会是这样了。阎婆惜既做了你宋江的偏房,你宋江就要负起责任,给她想要的幸福,结果你没有,而你又不肯与她离婚,就这样你牢牢地桎梏她的人性,她也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而你却错手将她杀害,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谋杀,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即使你们正当离婚,你宋江告她偷汉子,可那是因为你错误在先,谁让你长久地让她独守空房呢?
总之,怎么看施耐庵的笔头都无情地指向了女性。
至于潘金莲的事迹,那更是孺妇皆知了,这“古今第一淫妇”的头衔牢牢地扣在她的头上。相比较阎婆惜而言,潘金莲的所作所为显然要恶劣的多了,与恶霸西门庆一起谋杀亲夫,这项罪名即便放到今天来说的话也是很大的。但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潘金莲是一步一步走向犯罪之路的,是被当时那个社会所逼迫的:
自己的终生大事做不得主,只得任由别人将自己嫁给了武大郎,我想,当时的潘金莲看到武大郎那一副尊容时,心早已碎了。心碎了,所以她孤独地活着,无意识地活着,她即将在麻木中苟且一生。只不过后来她的人生有了插曲——武松出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少女情怀被武松的英武气概给激发出来了,于是她寄情于她的叔叔。只是我们的武松实在是“不解风情”,怒斥之,严拒之,潘金莲的心再次破碎。试问一位年轻的女子一生要经历几次破碎才会变得如一潭死水。
后来,她遇见了风流潇洒的西门庆,在几番攻势之下,她妥协了。后来在西门庆的几番蛊惑之下,才杀死了武大。她这一冷血的举动,与其说是蓄谋的,还不如说是一步一步被西门庆给蛊惑的。一位女子,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为了摆脱残酷的现实对她所有的桎梏,她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是她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挣扎,所做的最后一次拼搏,尽管这是错的,但她已经无所谓了。如其让自己的心像死水一般永远沉浸下去,还不如放手一搏。这是封建女性的悲哀,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对于这一桩公案,潘金莲被千夫所指,在这里,笔者不是想为她翻案,也不是为她辩白什么,我们只是要探讨在一个极度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只要女性追求自主的幸福,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产生悲剧。
说到为潘金莲翻案,曾经还真有人想为她翻案呢!有巴蜀鬼才之称的剧作家魏明伦先生,在他写的川剧《潘金莲》一书中,一反传统的偏见和成见,力图用现代意识重塑潘金莲形象,探掘形成其悲剧的历史的社会的成因,促使人们反思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命运和传统婚恋观的枷锁。
再来说潘巧云,这也是施耐庵要极力刻画的淫妇形象:
关于潘巧云的事迹,水浒中是这样描述的:她本是一屠夫之女,先嫁于王押司为妻,待到王押司去世后,她又改嫁杨雄。结果一样了,杨雄由于公务繁忙,无暇照顾潘巧云,故而冷落了娇妻。不想这潘巧云水性杨花,也如潘金莲一般,耐不住寂寞,最终与和尚裴如海勾搭成奸。后来被杨雄的好兄弟石秀发觉,乃暗中设计杀害了这位淫僧,并最终与杨雄蓄谋将潘巧云骗上了翠屏山。杨雄在得知真相以后,便怒杀了潘巧云。
看看这施耐庵所描述的,首先这潘巧云的出生就不好,屠夫之女,杀猪的所生的女儿,自然没有教养了;再者,克夫之后又改嫁,这已然是不节了;最后,这一名淫妇竟与大和尚勾搭成奸了,真真是伤风败俗、丧尽天良!
然而事实情况当真是这样吗?潘巧云是不是真的该杀呢?这还得回归到上面那个问题上,女子是否有权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你杨雄从来都只知道公务,与其妻子何曾有半点温存,无怪乎在临死时,潘巧云还在怒斥他:“跟我师兄一晚,胜于跟你十年。”这是最好的控诉之音。
关于“淫妇”这一定性,刘凌云在《水浒中的女人:潘巧云》一文中说得好:“看一个人是否淫荡,并不是看他(她)有没有发生婚外情,——如果以施耐庵的观点来划分,鲁迅也可算是“淫棍”了。——而是看推动这份情的力量中,感情占到了多大比重,纯粹动物性的肉欲又占到了多大比重。倘若仅仅是贪恋肉体之欢,那么无论是谁,在面临生死抉择之时,大概都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祭奠这份原本不受法律和舆论保护的孽缘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到哪里寻不着呢?”
至于说这个卢俊义的夫人贾氏,似乎跟潘巧云极为相似。卢俊义人称“玉麒麟”,一双棍棒天下无双,是诸多梁山好汉中武功最高的,只可惜,整天只知道练功夫了,完全冷落了娇妻。结果自然也是一样,贾氏红杏出墙,与其管家李固勾搭成奸了,结果也落得个淫妇的称号,自缢于家中。
总之,在水浒的世界里,你根本就不能发现一个正常的女性在里面,不是淫妇就是妓女。我不知道施耐庵是不是在感情上受到过女子的莫大伤害,竟会如此诋毁女性。当然,究其根源,还真不能怪施耐庵,而是在一个男权社会下,女子所应有的一切思想与爱情全被剥夺了,只剩下了一副躯壳,一副生孩子的躯壳。
所以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所谓的三从四德等等,则更是对女子的桎梏了。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女子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三从,让女子从无自己独立的思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四德,更是要不得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在《红楼梦》中,当林黛玉在说酒令时无意中读了两句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来宝姐姐跟她说了一大推的封建女子该做的事情,诸如女工针线,至于诗词曲赋,不学也罢,女子无才便是德嘛!
关于这一点,李清照那更是深有体会了,李清照堪称中国古代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很是开明,其母也是开明的女子,所以才铸就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让许多须眉摇头。好,光摇头也就罢了,最后在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孤苦无依,改嫁了一位名叫张汝舟的男子,这就更加让那些须眉们不齿了,所以当后来李清照无法忍受张汝舟时,决议跟他离婚,结果又大为世人所讥笑,当然是指那些封建士大夫们。
关于对于李清照改嫁一事,当世以及后世的许多学者都不愿提及,甚至说没有,可见女子改嫁在当时来说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像李清照这样的名门闺秀那就更不可取了。后来理学盛行,程颐甚至发出了“失节事大,饿死事小”这样的言论,这就是在贞节牌坊下古代妇女的惨状了,我们留待以后来探讨这一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