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六十年:一个家庭的住房变迁》
第15节作者:
邱豹 比如北京市,据我所知(可能有误,欢迎指正),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为现在交易价格的十分之一。
举例:某人95年单位集资建房,当时北京商品房楼面地价才两百,假设房屋面积100平米,从无偿划拨土地这一项上,此人事实上少缴纳了2万土地出让金
到2010年,此房屋价格上涨为200万,如果上市交易,此人须缴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为了当年少交的2万,他要补交20万!
集资房交易补交土地出让金的规定各城市不相同,我所在城市是总价的3%,有的城市是总价的10%,有的是现在该地段土地出让价格的70%。。。。。总之都比当年省的土地出让金翻了几番
所以从本质上讲,福利房和商品房的价差=无偿划拨土地和有偿出让土地之价差+地产商利润,其中前一部分在上市交易时得翻番吐出来,而后一部分则取决于单位是否“上道”,是从职工集资款中挖一块,还是公家贴一点
我妈那没实权的穷单位,不花一分而得到1~3楼的门市,就是“挖一块”的典型,而集资房比商品房便宜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地产商挖得更厉害,同时还得加上各种“有关部门”跟着来挖。
日期:2010-03-16 00:27:45
99还是98年,朱熔基关上了集资房的大门,全面启动住房市场化,划拨土地上一律不准修集资房——除了中央部委,呵呵,我冷笑~~
于是第二种方式的集资房浮出水面:单位成立一个空壳的房地产公司,完全以商业模式开发一片土地,土地的性质也是出让,总之,一切流程都和普通开发商没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不要利润,全额让给职工,购房者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
比起全由单位投资的福利房、个人出资单位出地皮的第一类集资房,门槛提得更高了。
用划拨土地建集资房,哪怕是个亏损矿企,也总有片空着的荒地,职工凑点钱就能搞;但第二种集资建房,就只有实力雄厚的单位能够做到——成立房地产公司、购买国有出让土地,不花钱?一般单位能搞定?
前面说过了,我妈单位的集资房(第一种,划拨土地)没有参与,但我外婆的集资房(第二种,出让土地)机会,是给我们了。
他们银行自己成立了一个房地产公司,这个公司从生到死就开发一个楼盘:XX银行小区。这次不按职务、职称、文凭打分,完全按照工龄来排选房顺序——于是50年初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外婆,就高居前列了。
四栋九层楼房围成正方形,中间是停车场和绿地,框架结构。我们家选了140平米,七楼,南北通透板式,一栋楼东头上,价格是每平1800元,当时市场价是2200元,实际上省了400(这块就是省的开发商利润,各“有关部门”要挖的那块没省,在权力面前,银行也没辙啊,银行也弱势了,呵呵),并且是出让土地,上市交易不需要补土地出让金。
日期:2010-03-16 13:16:28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当年的集资建房是捡了很大一个便宜呢?
很简单。
去年下半年,有银行工作的朋友偶然提到当年的集资房,“豹哥你外婆那阵集资房赚大了呀,我们后来的都没有分......现在卖6500一平的房子,你们才买成1800.....”
我笑笑,“妹妹你知道那阵商品房什么价?”
朋友睁大了眼睛无辜的看着我
“2200”
“这么便宜!?”
当然,那时候就算没有集资房,买商品房也添不了几个钱。
“而且,那套房子我们是97年交款,00年拿到,等了三年。”
妹妹又晕了,她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对国内情况和本单位过去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我告诉她,大多数情况下,同时交款,集资房比商品房到手要王晚一年左右交房,为什么呢?
商品房是取得预售证之后开始对外发售,开盘的时候要求项目七层(含七层)以下应封顶、七层以上应完成总工程量三分之二,现实中不一定严格执行,但至少所有手续、土地三通一平、建筑地基是做完了的,距离交房的时间一般也就在1年左右,而且可以50%、45%、5%这样按照建筑进度分期付款,或者办房贷.......如果你买尾盘,还可以交钱拿现房呢!
集资房则不然,因为是单位职工集资建设,在拿地之前就开始集资,时间段上比纯商业开发取得预售证早了差不多一年,你的资金就必须早投入一年。
换言之,同是97年买的期房,商品房98年到手,集资房要等到99年、2000年——不过后者没什么风险,商品房要是运气霉到家遇到个卷款潜逃的开发商,嘿嘿.......
所以,我认为集资房的优势其实在于安全可靠,特别是2000年前后各地开发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同时集资房比当时市价便宜的10%—20%,让很大一批本来不准备投资购买房产的体制内人士,以有便宜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多少有些“被动”的加入了拥有多套房的行列,成为此后房价上涨的受益者。
日期:2010-03-16 18:39:02
历经三年的等待,18岁那年我搬进了集资房——只有我,而不是我家。
因为00年我“考”上了本市内一大学,外婆那银行集资房和我的大学离得很近,而我爸妈上班的单位呢,就距离比较远,所以爸妈还在旧的房改房里居住。
插播一句,豹哥这人从小有点变态,啥事都比别人快三拍,对,不是半拍而是三拍以上。
人家吃奶吃到两三岁,豹哥一个月就断了奶;人家八个月连爸妈都不会喊,豹哥八个月和抱着我的外婆说“婆婆走快点”,把旁边一大妈吓个半死;别人小学三年级看黑猫警长,豹哥在看罗玉凤姐姐说的“很有深度”的故事会;别人六年级看故事会了,豹哥又在看半月谈内部版;别的小屁孩打电动的时候,豹哥全国奥数、理、化拿的奖都堆老高了。。。。
累计有数千人次说豹哥是清华北大的料——这话不夸张,我们那省重点每年清华北大港大加起来少说也有个五六个。
可就在高三毕业那学期,豹哥突然大彻大悟不想读书了,九头牛拉不回来,谁劝都没用,愣打了一整年的游戏,高考英语作文都没写,语文写了篇和后来网上流传的最牛高考作文一个风格的,这结果嘛就不用说了。。。。后来呢还是外公给招办主任打了电话,硬把豹哥塞进本市一大学,就他老人家当年做过书记那所
再插播一句,是走的统招正规渠道,让学校直接增加个名额就行了,很简单,没有去冒名顶替哈,我又不是王佳俊,嘿嘿~~
大学期间,除了第一学期新鲜,在寝室住了一个月,其他时间呢豹哥就住银行这集资房,140平米三室一厅双卫,这面积我们这儿现在一般都做四室一厅了,银行人傻钱多不缺房子,所以做的三室一厅
典型的南北通透一板房,东头又是外墙,三面通风采光,亮堂,客厅(饭厅连在一块),进门就见六十平米一大厅,那个有派!光客厅就和我爸妈住的整套房改房差不多面积了,回头再想想我妈单位最开始给我们家分那筒子楼30多不到40的单间,豹哥几乎不相信自己是在那么狭小、破旧的房间里,渡过人生最初几个月的、
豹哥家是搭上了体制的顺风车,然而这个时候,本市还有不少家庭的住房相当紧张,比如大学期间同在学生会工作一本市女生,她男朋友是我哥们儿,我和女朋友+他们,两对人去她家玩,结果加她爸妈、奶奶七个人,就差点转不过身!
为毛呢?她家就30多个平方,厨房卫生间加起来6平方,客厅8平方,她爸妈卧室8平方,她卧室5、6平方,一张床,床头床尾两头顶着东西墙,另一边紧靠着北墙,剩下地儿放一衣柜、一电脑桌,就连凳子都摆不下了,一米宽的小船和电脑桌之间隔着不到一尺,她就坐床上用电脑,直接把床当电脑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