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20节作者:
弘律 日期:2010-06-07 09:44:46
第四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新知识青年
在中国提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被人笑话。很多新知识青年会痛恨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说法,会认为正是这种思想害得自己白坐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冷板凳。一些成功人士可能也会嘲笑笔者是书呆子,简直是在白日做梦。
但我要说的是,眼下的中国确确实实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前夜,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经济的变革将会在三到五年内迅猛的在中国大地上发芽,并且在紧接着的另一个三五年内在中国成为引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十年后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会比现在更令世界侧目。
这得感谢眼下的高房价,感谢经济危机,感谢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巨大的压力。中国人的性格一向是保守的,让他们去创业很难,不到万不得已,人们更喜欢选择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过安安稳稳的日子,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父母们的影响,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儿女在大风大浪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这种民族特性的突破有赖于一场巨大的社会压力。中国社会改革的速度很慢,要不然就不会是世界上封建历史最长的一个大国了。除非在社会压力巨大、矛盾极端尖锐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想到我们要变革,否则的话,都是求稳的心态压倒一切。
但眼下,如果不创业的话,绝大多数的新知识青年的人生将会是灰暗的。中国的竞争之激烈,在世界上排名最前。青年人的生存压力巨大,除非他们选择创业,否则他们的生活将会非常艰难,尤其是广大男青年,他们还面临着同胞们在性问题上的激烈竞争,中国畸高的男女性别比造成中国将会出现大量的过剩男青年,他们连老婆都找不到。动物精神在中国新一代的男青年身上正在蠢蠢欲动,对于这样的一群男青年来说,暴力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是令中国政府最头痛的事情。
眼下中国政府在苦口婆心的说服既得利益阶层让利,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我个人认为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人都是动物精神的载体,既得利益阶层不会愿意让出哪怕一毛钱的,不但如此,他们还希望从贫困人群的手中抢走他们赖以生存的馒头。真正可取的路是给青年们提供一条便捷的创业通道,这几年中国政府也在做这种努力了,可是努力的方向在我个人看来是错误的。
首先,中国政府出台的支持创业者的政策带有歧视性。比如我本人,大学毕业证没拿到手,高中毕业证丢了,初中毕业证被虫蛀了,小学毕业证可能跟我祖母一起到了九泉之下,真正在握的只有一个身份证。但是以我这样的身份,我在中国社会被打上了“非人才”的标签,这是一个巨大的玩笑。虽然我不敢狂妄的说自己怎么样,但是在青年中好歹也算一个出类拔萃者吧?但是如果我注册公司的话,我就享受不到中国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的条件。我会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因为我没有海外留学的经验,没有学历本子,没有技术专利,我必须得靠我自己一步步的走。那也无所谓,但是你既然把别人注册公司的门槛降低了,把我注册公司的门槛没有降低,那从一开始就让我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状态,对我这样的人不是一种歧视吗?我相信与我一样有创业能力但是没有政府要求的那些玩意儿的人在人群中大量存在,政府的优惠政策为什么就不对这类人同样开放?只要制定创业公司需要符合的社会标准,比如少污染,高产出不就够了么?为什么对创业者还要有那么多的框框?而且注册公司一定要求在写字楼,注册资金最少十万,这样的门槛对那些一无所有的青年们不是玩笑吗?
汉高祖和曹操在求贤的时候,都明确的表示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但是我们的社会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就很不如古人。自古人才的产生是不分阶级的,如果要打上各种标准的烙印,硬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话,很多人的门路会被堵死。当然,特别卓越的人会自己走出来,可是那些具备创业能力却又不是卓越超群的一般人才该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呢?社会上最普遍的是这样的人,是这样的人发展起来的羽毛型企业。可是不要小觑这些羽毛企业,他们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且新经济的佼佼者肯定会产生于这些羽毛型企业中。
我们只有让新青年中产生一群新贵,用新贵来对抗旧贵族,才有可能重新启动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在这个社会达成真正的平衡。要不然政府靠劫富济贫是不现实的。除非你把人杀了,把他的财产抢夺过来分给大众。但这样的社会就不会是正常的社会。为青年们提供一条出路,不但能促进新经济的崛起,还能让一部分出身卑微的青年能够走上通往高层之路,而这些青年又将像性教育中的同伴教育一样,在他们的同伴中产生影响力,影响到他们的同伴们竞相效仿。一旦当社会上的青年在他们的同伴中发现创业成功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的创业激情就会被迅速点燃。这是美国社会发展的模式。
新的知识青年们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很容易转变成新的生产力,知识和技术能够大大的降低创业的门槛,我最初创业的时候,创业资金没有,只有一台486的二手电脑,可能有些朋友会发出哄堂大笑,认为我说的不够真实。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就是这样的一台486的电脑,还是在我哥哥的资助下才有的,那时候的电脑还有软驱,数据的转移靠的是3.5英寸的软盘。但谢天谢地,我的大脑里总算还有点知识,知识在关键时刻成了救命稻草,终于将我从无底洞中拯救出来了。
不过谢天谢地,信息技术终于让政府的这些法律条文都变成了一张废纸,一台电脑,几本书就可以创业的年代已经到来了。没有人再会急着去工商部门注册,做电子商务的创业者一开始可以自己辛苦一点,青年人百分之百都不是怕辛苦的人,他们如果懒惰,一定是因为缺乏激动人心的动力,只要看看树林底下青年人热吻的热情劲,我们就知道这些人只要行动起来,会有多生猛!
我们这个时代将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其他技术为辅的一个创业高峰期。一切商业活动,都是从信息交换开始的,当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交换的成本降到最低的时候,一个穷光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捞到第一桶金了。前提只有一个,他们能够掌握并且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但是这对80年以后出生的,甚至包括70年代的很多人(比如我自己和我的哥哥,我们分别出生在1979年和1976年),都是小菜一碟,他们真正缺乏的是发现,只要他们找到了这些工具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工具,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因为魄力和胆略过人而走出来,创造企业。没有工厂,最初的货源可以来自市场。互联网创业还不需要人有库存,所有的商品最初都只需要图片和文字说明而已。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谋生的渠道和效率在近几年都发生了爆炸式的革命,尤其是在美国,占人群中绝大多数的青年们投入到这种创业热潮之中去了。关于这些技术上的东西,我将尽可能的将我所知道的在后文中集中在一起普及出来。它会使人眼界大开。从而意识到原来知识和技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原来像舒尔茨、克鲁格曼和罗伯特这样的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一切都不是虚的。他们将会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所学到的大部分的应用技术和应用知识,都能成为自己创业的资本。包括语言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他们的壮大将会促进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经验和视野的关系,缺乏整体性的企业战略思维。
这帖子的很多网友此前在别的帖子中跟我交流过这些技术,我想以他们的实践经验不难相信我本人在这方面的眼光。
日期:2010-06-07 20:00:10
垃圾说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