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拉——我的人生感悟和经商心得》
第19节作者:
弘律 一个人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胡适所说的经常的自省,洗自己的心革自己的面,而不是洗别人的心革别人的面。一个人一生的思考,归根结底是一个向自己的内心寻求人生的答案的过程。人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在向自己的内心寻求人生的答案的同时,也应该容许别人有向他们的内心寻求人生的答案的权力和自由,应该允许他人自由选择,自由发展。不要过度的将我们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我个人认为教育家真正要做好的事情应该是培养自己的教育对象进行思考的训练,而不是向他们灌输任何自我的东西。自我经常不可避免的要犯各种错误,如果一定要将自我的东西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话,那么很容易适得其反,他们可能学不到我们的优点,但是却极容易继承我们的缺点,比如家长作风,比如崇高感。
随着一个人的理性的增长,存在于这个人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应该逐渐消褪,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思考,理性的尊重对方和理性的与对方进行交流,理性的为对方提供自由的空间,由其自由的发展和表达。这样做,得我们自己的理性和品格的发展也是很有助益的。
日期:2010-06-05 16:33:57
莆田模式
首先,我需要特别声明的一点是,我在写作这个题目时没有任何针对福建人,尤其是莆田人的地域歧视的主观故意,我对于广大善良的福建人尤其是莆田人是十分尊重的,也希望各位不要因为这个话题而产生地域攻击言论。
莆田印象
2005年,因为要找制鞋工厂合作,我从北京来到莆田。从长乐机场坐大巴到莆田去的一路上,感到心胸特别开阔,一路上南方的阔叶林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呆久了,从大巴上放眼往外望去,群山环绕,绿树葱郁,心情确实大好。已经不记得去的时候是春夏之交还是秋夏之交,天气挺热。同去的一位大姐十分兴奋,一路上像个孩子一样哇哇的叫着。
不过到了莆田后,大姐的印象开始改变了,之所以发生印象上的改变是因为莆田是个小地方,整体的文明素质不高,在长途汽车站,我们刚下车,后面一个哥们喝完的饮料罐随手一扔,扔完后还不忘大脚一踢,在闹市中央,饮料罐呼啸而至,差点把我的后脑勺打个正着,踢饮料罐的哥们发出一阵怪笑声,大概觉得这挺有趣的,十分开心。大姐则怒不可遏,差点就当场发火了,我连忙稳住大姐的情绪,毕竟我们来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早听说过福建民风剽悍,福清帮闻名天下,千万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在福建吃了大苦头。
莆田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呼啸而过的易拉罐和背后的一阵怪笑声,老实说,令人不怎么舒服。但是我在莆田还是有不少好朋友的,虽然大家彼此没有在现实中见过面,可是在网上做过生意。我一度卖过盗版的名牌鞋,这些鞋都是在莆田生产的,对一些中等的订单,我是从莆田直接订货的。这次来是因为要做一些大的订单,需要走货柜,因此要从莆田的工厂直接订货。
在我高中同学的帮助下,我们下榻在才子酒店。同学盛情招待,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老同学见面,特别亲热,高中时我们就住在同一间学生宿舍,当晚大姐在才子酒店入住,我跟老同学一起挤在他的单身宿舍里,老同学混得很惨,在一所职校教书,收入微薄,养家糊口都感到艰难,结婚更遥遥无期。但是招待我们的时候还是十分的大方,我们在一起相谈甚欢,老同学一个劲儿的求我教他做生意,我毫不保留的跟他谈怎样做生意。下午跟大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大姐不无忧虑的跟我说,希望我提防点自己的老同学,不要那么老实和厚道,毕竟毕业多年,人心容易发生改变,而且人容易受环境影响,在莆田这个环境,我的老同学思想究竟演变成什么样子,还是先了解了解,再跟他谈做生意的事情。大姐还对那个呼啸的易拉罐耿耿于怀,不停的埋怨在莆田街头看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地吐痰,司机开车的时候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路上经常有小流氓一样的人出现……。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此习以为常,大姐很少出过大城市,处处感到不自在。实事求是的说,莆田的市民素质跟北京是差距很大,但是作为一个北漂,我在北京是外地人,也有过被北京土著欺负的历史,所以我已经习惯了以一个外乡人的低姿态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采取息事宁人的宽容心态了。
莆田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人字拖鞋,大街小巷上很少见到有人穿着很正式,都是拖鞋短裤,背心或者T恤,这跟当地炎热的气候有关。在我这种农村长大的孩子看来,这种生活气息很浓的调子很合我的胃口,但同去的大姐不以为然,这次与大姐同行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成长的环境对人的观念影响很大,大姐是典型的北京人,而我是一个刚刚挽起裤腿洗脚上岸的农村男青年,因此大姐习惯了从文明指数上去判断一个地区的整体水平,而我则由于起点低,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意识。
在莆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鞋厂。莆田几乎遍地都是生产盗版鞋的鞋厂,莆田人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建在自家的院子里,一个很大的院子里有一个几层高的楼房,推开院门进去,厂主的家和鞋厂混在一起,楼房的某一层是厂主的家和厨房,厨房为工人们做饭,其他楼层是生产车间,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车间并不规范,工人们的穿着也很随意,工厂的消防安全意识很差,后来不知是在哪一年在新闻上看到莆田当地一家鞋厂发生火灾,烧死了不少鞋厂的员工,看到那新闻的时候我心里很难过,但是同时又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亲自看过这些工厂的生产环境,对这样的工厂爆发火灾一点也不感到吃惊。莆田的鞋厂到底有多少,我没有统计过,基本上全部是生产盗版鞋的。大大小小的工厂一家挨着一家,在那些鞋厂林立的地方,几乎推开一家院门,就会发现一家这样的工厂。Nike,Adidas,Puma,Timberland,Prada的鞋标到处都是。每一家工厂都堆满了各种鞋子。有一些大的工厂车间甚至有七八层楼,工人数达到几千人。这些鞋厂的老板在兴旺的时候都发大财了。大概是在前年,我在报纸上还看到过报道,莆田鞋厂的老板买下了价值上亿的古董收藏品,这种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这里可见一斑。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厂子生产的鞋子主要的销路是互联网。对于外行人来说,这听起来有点令人感到吃惊,这么多的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么多鞋子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一个城市的支柱性工业竟然是通过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这可能吗?这不但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而且这种现象还不仅仅出现在莆田。福建的泉州、石狮、福州等地的制鞋、制衣产业几乎都是通过这条路发展起来的。
盗版鞋构成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大量莆田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一些莆田人开工厂生产盗版鞋,莆田当地有名的学生街上到处是卖盗版鞋的店铺,这些店铺的大主顾不是莆田当地的普通消费者,而是分布在莆田大街小巷的居民楼或者办公楼里的各种所谓的网上卖鞋的公司。还有大量的莆田人远走他乡,在广州的站西,义乌的鞋城,北京的大红门,天津的洋货市场,上海的襄樊市场开设档口,专门卖盗版鞋。以至于这些市场将“福建鞋”当作盗版鞋的代名词。而这些市场上的大小档口也与莆田的学生街一样,针对的客户群主要是那些在网上开网店或者自己做网站往全世界各地销售盗版鞋的所谓公司或者个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