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交流》
第55节

作者: 佛教徒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今时代不同于往昔(佛世时),因果难以在即生圆满现前,但它是绝对不会空耗的,这就像虽然看不到高空中鸟儿的影子,但鸟儿落地时必然会出现影子一样。在造了善恶业之后,虽然现在看不到、摸不着它们,但这些业并不是不存在。比如说,如果我们转了一圈转经轮,或者念了一遍《普贤行愿品》,虽然暂时看不见这个业,但它绝对是存在的,会一直跟随自己,并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果报。如果我们杀了一个旁生,这个业也会一直跟着自己,直到忏悔清净或者亲身感受果报后,这个业才会消失。律藏中也说:“犹如影子随人后,身坐影坐行彼动,善恶如影亦复然,此乃佛说无上语。”一个人不论到哪里去,他的影子都会跟在身后,当他坐下来时影子也会坐下来,当他移动时影子也会随之移动,善恶之业就像影子一样,会紧紧地跟随造业者,不可能无因无缘失坏。

  总而言之,不管是伞盖下的大法师,还是十字街头的乞丐,高低贵贱在内的所有人都要诚信因果,这一点至关重要。
  日期:2010-01-22 10:38:38
  有个教授和一个学生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一双鞋,估计是在附近干活的人的。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把他的鞋藏起来,躲到树丛后面,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么样?”教授比较有教养,他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过他给自己带来更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 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那个人干完了活儿,回到这里,一边穿衣服,一边把脚伸进鞋里。突然感到鞋里有个硬东西,弯下腰去摸,竟然发现一枚硬币。他的脸上充满着惊讶和欣喜。他继续去穿另一只鞋,又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地仰望着蓝天,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和无助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年轻人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所以平时即使开玩笑、做一些小事,只要损害众生,尽量不要去做。
  日期:2010-01-22 13:22:15
  有些人认为:“皈依、出家虽然非常难得,但做不到的话,过失也很大,那我不如不皈依、不出家。”这种想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佛陀在《说菩萨行》的经文中曾记载:有八位比丘听到大乘空性法门,因生起邪见,当下口吐鲜血,堕入地狱。本来他们千百万劫不能解脱,但由于听过空性法门的缘故,很快时间内就转生到了兜率天,下生人间成为转轮王而获得成就。
  如果没有皈依、出家,在漫长轮回中就没有解脱的机会,即使因为你业力深重,守戒无法善始善终,但和不皈依、不出家比起来,只要入了这个教法,功德就不可同日而语。
  日期:2010-01-22 16:03:30

  在宏观上,轮回可喻为古代的水车,一直不间断地转动,又像封闭瓶中不停飞舞的蜜蜂,时而高飞,时而低沉,却始终飞不出瓶子的范围。在轮回里,众生有些时候因行善而作人或天人,有些时候又因造恶而堕入三涂,再高也高不了多少,仍处于轮回樊笼之中,低就是饿鬼地狱之类。如果没有智慧,没有修行功德,轮回就是封闭式的,把所有有情众生关于其中,轮转不息,永远不能逃离,这就是轮回的真实状况。

  在这样的轮回中,所有生命都有一个基本的痛苦:生老病死。虽然有些天人不会生病,但这也是极短暂的。总的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生命能超越生老病死。
  同时,轮回里的一切有情无不受着三苦的折磨,也就是1、苦苦;2、变苦;3、行苦。
  日期:2010-01-23 09:35:51
  佛经的道理无比甚深,要凭自己的分别念来解释非常困难,在古印度除了二胜六庄严外,很少有人能直接解释佛经的密意;那有些人稍微有点闻思的智慧,就开始凭分别念来臆测佛意,就非常不合理。
  所以凡夫人不能太傲慢,不要认为自己想的全部都正确,与圣者相比,凡夫的智慧非常渺小,所以凡夫人一定要以恭敬心来学习佛菩萨的智慧,这非常重要。

  ——《藏传净土法1》
  2010年1月23日
  日期:2010-01-24 08:02:45
  因为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是轮回的因——即使你转生天界福报尽了一样会堕落下来
  所以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无功德
  日期:2010-01-26 08:28:10
  我觉得向大众推广佛法,让更多的人懂得因果的道理非常重要。现在的人们由于普遍缺乏因果的观念,造的恶业实在是可怕。暂且不说其他的恶业,仅以吃一顿饭来讲,许多人就已经造下了无量的罪业:现在每天有多少人在饭店里点杀!每天在饭桌上发生了多少场惨剧——吃猴脑的、吃活鱼的、吃活虾的……。遭杀的众生固然可怜,但杀生的人更为可怜!为了挽救这些造恶业的人,我们要发大心来传播佛法,使更多的人明白因果的道理。

  此外,不仅杀生有严重的过患,甚至与杀生之人接触,也会沾染严重的罪业。有些人可能不懂这些道理,也可能是没有正知正念,经常接触猎人、屠夫和渔夫。其实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不要毫无顾忌地与这些恶人交往。有些经论中说,猎人、屠夫的父母、妻子、子孙都要堕一次地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从事杀生之人,全家人都会受到牵连而堕落 。如果一个山沟里有太多猎人,当地会遭受天龙八部的诅咒,时常出现种种不悦意之事。若与杀生之人同饮一个山沟的水,即使今生没有受害,后世也会受牵连而感受痛苦。不要说与这些杀生之人长期相处,甚至一刹那攀谈也会染上罪障 。因为杀生之人的染污非常大,所以藏地对猎人、屠夫都很忌讳,很害怕和这些人交往,一般根本不和他们一起吃饭、喝水。这些恶人的身边常有损耗鬼跟随,如果他们来到自己家里,则损耗鬼会跟随其后,带来诸多不吉祥,如夜眠恶梦、罹患疾病、诸事不顺等。如果他们手摸加持品,也会使加持品的加持力丧失。所以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日期:2010-01-26 10:32:55
  佛像纵然以木雕,无论如何智者供,
  如是我诗虽拙劣,依妙法说勿轻蔑。
  龙猛菩萨以比喻说:纵然是木头雕刻的佛像(大乘经典说第一尊佛像就是木雕的),无论檀香木、沉香木,还是烂木、朽木,甚至泥巴做的、纸上画的、石头刻的,不管它的质量如何、造型是否标准,只要是佛像,智者都会恭敬顶戴、顶礼膜拜。
  作为一个佛教徒,哪怕在瓦片上、白纸上、泥土上看到佛像,也会马上去顶礼,把它放到干净地方。不仅是佛教徒,有智慧的世间人看到佛像也不敢踩,因为它毕竟是佛的代表身像。供养佛陀的身像,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圆觉经》云:“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佛陀灭度之后,人们若造佛像,对其存有感恩心或信心,经常去忆念,跟佛陀在世没什么差别。

  所以我平时与别人结缘时,经常送一些释迦牟尼佛像,因为这样的殊胜身像很难遇到,哪怕以邪见看一眼,也有无上的功德。经中云:“若以一华,散虚空中,供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有人若以恭敬心,在十方诸佛前撒一朵花供养,此功德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也不会穷尽。《华严经》亦云:“见闻供养佛善根,无量福德递相增。”因此对于佛陀的身像,智者一定会恭敬的。这是龙猛菩萨的比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