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交流》
第54节

作者: 佛教徒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中阴法界里,被堕的孩子们身上插着刀子,浑身是鲜血和破碎的肉块,口中不停地喊“妈妈、妈妈”,他们在极度的痛苦中,因为业力,他们的神识会执着山上传来妈妈喊孩子的声音。——于是便忍受巨大的痛苦爬过一片刀山直至山顶,而山顶上没有妈妈,只有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一群群面目恐怖的猛兽,将这些小孩一下一下活活撕碎,然后吞食。

  小孩死去后立刻在山下复活,仍然要穿越刀山,来到山顶被猛兽吞食,如此周而复始,无有尽期!
  “想想吧,你拿一根针扎你自己,你痛不痛?那小孩的痛你们能承受不?
  你们为什么要堕胎呢?一个众生转世为人是很不简单的福报,也非常的不容易。他来到你的肚子里做你的孩子,是你们前世的缘分。你却因为自己的愚痴将他活活杀死,,,,这是一条人命啊!这是不是人做的事情!?——知道魔、妖怪在哪里吗?魔和妖怪哪里都没有,就是我们人啊!
  假如你经过了长劫轮转,好不容易转成人,在你妈妈的肚子里被杀掉,你会怎么样呢?你想过吗?”
  空行上师开示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很多时候因为悲伤要停很久才能接着再讲。而许多人早已泣不成声。
  “那我们怎么办呢?”那位女居士问。

  “你们多忏悔吧。今后要好好做人,我们能够得到人身都要感谢自己的父母,但是这辈子做人,下辈子还能不能再做人谁知道呢?是到旁生道或地狱道也是很难说的事情,千万不要杀生害命,只有这样了。”空行母说。
  会面结束了。空行母的开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那天在场的人内心都会留下难以形容的悲伤吧。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我们难以见到、难以想象的痛苦?我们究竟有多么无知、多么麻木?
  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愿吉祥!
  吉祥如意
  发于2009年12月12日

  日期:2010-01-20 22:19:02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金厄瓦罗珠加参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大恩诸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2003年12月21日第1节课
  下面我们开始宣讲由格鲁派大德金厄瓦罗珠加参所造的《开启修心门扉》。在本书前言中我已经阐述了有关此法的重要性、翻译方式和根据《道次第传承上师传》所翻译的作者简介,在此恕不赘述。
  首先解释什么叫“开启修心门扉”?
  我们要成为真正的修行人首先必须要打开修心之门,无论是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藏传佛教中修心法门的创始人是阿底峡尊者,他来到藏地以后着重弘扬修心法门,在他的弟子当中,首屈一指的是仲敦巴尊者,尊者有五大弟子,五弟子中最重要的是三同门:博朵瓦、金厄瓦、普穹瓦。尤其是博朵瓦尊者的教言中汇集了如大格西多厄瓦所记录的《蓝色手册》等很多修心法门,噶当派的许多高僧大德也主要以修心法门内观的方式而获得成就,因此当今时代修行人调伏心非常重要,并不应着重于外表的形象。譬如某人入于殿堂,如果门未打开,想要进入是不可能的,同理,我们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大中观等所有高深莫测的法门,首先要打好修心的基础,如果没有开启修心之门便无法修其他法门。如《三戒论》中讲别解脱戒是基础,菩萨戒为框架,才能将密宗成型。

  其次讲副标题:为何说此法是“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
  从本论作者的角度讲:在前言中也提到,此修心法门的作者金厄瓦罗珠加参,按《东噶活佛大词典》中的记载,他是宗大师和甲曹杰的大弟子,他自己的传记中说到是多敦罗珠加参的大弟子,也即是宗喀巴大师弟子的弟子,而作者本人在《开启修心门扉》中又表明是克主杰大师的高足,但无论怎样他的确是受持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从所学论典的角度讲:藏地雪域首先是阿底峡尊者造了《菩提道灯论》,分显宗和密宗两种法要,后来宗大师作解释,分别造了《菩提道次第论》和《密宗道次第论》两部论典,格鲁派主要学习的法门是《菩提道次第论》。因此,就如同唯有金器才可以盛雪山狮子的乳汁一样,在学习《菩提道次第论》,乃至学习密宗的任何一部法要之前,首先要具备相应的条件——通达《开启修心门扉》的基本道理,于是这部《开启修心门扉》便毋庸置疑地成为趋入《菩提道次第论》的前行法门。格鲁派的很多寺院将《开启修心门扉》作为基础法门,就如同宁玛巴将《大圆满前行》作为基础法门一般。

  梵音:南无!格热波达波德萨朵萨巴热瓦热北合达色喀杂噶波达得夏娃达呢,抓萨合格热芒,萨尔瓦萨达杂玛哈色喀色可噶格热芒,阿德德查德芒!
  汉意:顶礼上师诸佛菩萨及眷众!
  祈请加持利乐源泉之佛法繁荣昌盛!
  祈请加持一切众生幸福安乐!
  日期:2010-01-21 09:05:33
  佛经中记载:昔日,帝释天临命终时,以神通观察,知道自己将转生为一陶师家的驴。就在他身体出现五大衰相、忧心忡忡之际,他及时想起佛陀是三界中的唯一怙主,于是赶紧去找佛陀寻求庇佑。

  当时佛陀在耆阇崛山石室中,坐禅入普济三昧。帝释天见到佛后,稽首作礼,至心皈依佛法僧三次。他还来不及站起来,就发现神识忽然离体,已投生于陶师家的驴腹中。此时,母驴挣脱绳子四处乱撞,砸碎了陶师的许多陶器。陶师一怒之下,痛打母驴,伤及腹内幼胎,帝释天的神识因此回到原来身体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
  佛陀从三昧中出定后,赞言:“善哉,天帝!你能在临命终时,皈依三宝,以此功德,罪业已灭,不再受苦。”佛又讲了一些无常的道理。帝释天听后欢喜奉受,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可见,即便是天王,最终也难逃一死。世人追求的道教之长生不老、仙人之永恒不死,也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实际上都不能不死。《功德藏》亦云:“梵帝自在转轮王,无法摆脱死主魔。”在座的道友再过一百年,还有多少会留在人间,自己也可以想一想。其实,死亡对我们来说并不遥远,尽管每个人都贪生怕死,但也没有办法,因为无常的本性即是如此。

  此外,具足五种神通 的天人及仙人,虽依靠神变的威力可逍遥自在畅行空中,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无法逾越死亡的命运。《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
  对于以上道理,大家应该深深思维,并加以观修。根登群佩在《修行教言》中也说:“无常之身无丝毫实质,今当勤修精藏胜妙法。”我们这个身体无有丝毫恒常性、稳固性,因此一定要利用它,精进修持最甚深的妙法。这对每个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日期:2010-01-21 15:11:1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