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交流》
第20节

作者: 佛教徒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观察自己的行为,尤其依止方法千万不能搞错。因为获得解脱的唯一因,就是自己必须通达正法的意义,并进而实际修持,最终真正通达心的本体。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2009年9月16日

  日期:2009-09-18 15:51:26
  堪布根霍讲过:“看见死人的骨头时,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执著,可是现在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这样。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虽然天天爱护保养,一旦死去,也跟尸陀林里的白骨没有任何差别,执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将众生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相对比,心里反反复复地思索。
  日期:2009-09-19 20:19:47
  曾经出世于此娑婆世界的导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皆如秋季升起的满月一般,妙相随好威光耀眼,为群星般的声闻、缘觉、菩萨、梵天以及四大天王等眷属所围绕,身体光芒四射、巍然而住,语言无卒暴音、清晰朗然,智慧清净无垢、坦然明了,坚固如金刚般的佛陀都已趣入了涅槃,除释迦牟尼佛教法外其余教法也已依次隐没。

  释迦牟尼佛陀出世以后,三转法轮,度化了无量有情,为所有众生开示了一条光明之路,但是在凡夫的境界中,佛陀也与其他人一样,最终离开人世圆寂了。我们现在无法亲见佛陀,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传记和三藏典籍。从显现上看,佛也是无常的。
  在此贤劫中,以往出世的胜观佛、宝髻佛等七佛 ,及其不可思议的声闻、缘觉、阿罗汉众眷属,虽然曾经以三乘佛法利益无量无数的所化众生,可是如今只剩下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除此以外诸佛都已趋入涅槃,他们的教法也依次隐没。在现今的这一教法中,尽管各大声闻及其五百阿罗汉眷属众也曾纷纷现身于世,但他们同样都依次于法界中趋入无余涅槃。

  观观这种情形,再思维如水泡般无有实质的自身的无常性。《无常因缘品》中云:“百福所成千相饰,如来藏身尚无常,犹如水泡不可靠,自身为何定不坏?利众诸佛如日落,正法皓月亦隐没,当知自己之一切,眷属受用皆无常。”
  日期:2009-09-20 09:18:36
  在《宋高僧传》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唐代有一位智辩法师,他智慧超群,博通经论,但讲经说法时,听法的眷属却寥寥无几。后来在一座寺院当中,智辩法师偶遇一位老僧,他向老僧讲述了自己的情况。老僧说:佛陀尚且不度无缘之人,你和众生没有结缘,所以才至于此;若你有一些财产,我可以帮你结众生缘。智辩法师将所有资具变卖后,按老僧之意,买了一些食物撒在荒野中,并焚香长跪发愿:“今日食我施者,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我当教之得至菩提。”之后老僧对智辩法师说:二十年后你再讲经说法。于是他依教奉行于二十年中一直未开讲。二十年后,智辩法师在河北讲经说法,听众满千人,但绝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左右的人,老者不过二三人而已。其实这些听法的年轻人,全是当年与他结上缘的旁生。学院很多道友经常给蚂蚁和鸟雀布施食物,如果也能这样回向发愿,那在未来这些旁生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弟子。

  这则公案足以说明“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的道理,所以欲求往生净土者皆应猛厉发愿,一定要想:娑婆世界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但愿我临终时毫不贪恋这一切,而直接前往极乐世界。如果能经常这样发愿,肯定会如愿往生净土。
  日期:2009-09-23 17:04:35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悉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德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悉皆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得。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啗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生。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城宫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日期:2009-09-24 09:57:38
  下面讲隐峰禅师的公案,这在《宋高僧传》等史传中有记载。五台山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他俗姓邓,故人们称他为邓隐峰。他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都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出家后,他在马祖处学禅,但一直没有开悟;后来他又到石头希迁处参学,仍然没有开悟;最后他回到马祖处,最终在马祖座下有所悟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