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1)临终生于善念,谓生柔软心、福德心、微妙心、欢喜心、发起心、无忧心;(2)身无痛苦;(3)少能似语一心忆念所生生父母;(4)于妻子男女作怜愍心,如常瞻视无爱无恚,耳欲闻于兄弟姊妹亲识姓名;(5)于善于恶心不错乱;(6)其心正直无有谄诳;(7)知于父母亲友眷属善护念我;(8)见所营理心生赞叹;(9)遗嘱家事藏举财宝示之令出;(10)起净信心请佛法僧对面归敬,言南谟佛陀、南谟达摩、南谟僧伽,我今归依,若无佛世归五通仙。
(五) 临命终时有十种相,定得生天。云何为十?
即(1)起怜愍心;(2)发起善心;(3)起欢喜心;(4)正念现前;(5)无诸臭秽;(6)鼻无欹侧;(7)心无恚怒;(8)于家财宝、妻子眷属心无爱恋;(9)眼色清净;(10)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我。
由此观之,吾人临命终时,若无法超出三界五趣(若加阿修罗道即是『六道』),将出现如上述『种种相』而堕落『五趣轮回』,是故若要超出三界五趣,势必要『学佛修行』。然而学佛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纔能证得『佛果』,而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尤其是『命浊』,只短短数十年之寿命,是无法一生成就『即身成佛』的。如果不修行『念佛法门』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到临命终时,不知轮回那一道。 纵使是『三善道』,也因为有隔阴之迷而忘了继续修行;如果不幸堕入『三恶道』,更是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时间而言,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就阶位而言,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次第,又须冒着『隔阴之迷』之险,诚属不易。难怪古今中外之高僧大德,异口同声地循循善诱我们要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有把握不退转菩提心,直到成就『佛果』。所谓『六欲天上现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实堪悲;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千经万论不须标,共指西方路一条;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日期:2009-08-26 16:31:53
欲界中阴之形体
欲界中阴,高约二尺,似五、六岁之幼童,且诸根明利。纵生前为残障或痼疾,中阴身时,则完美无缺,故祭拜时,亡者必然知悉。人甫断气,即具天眼,多远皆可得见。故一上香,魂魄随至。若非如此,民间所谓牵亡魂(召引亡魂),又何由牵之?死前何以会昏迷?此乃因神识为肉体牵制,而感痛苦、昏迷。中阴身近似脑部神经系统,若神识脱离色身,神经系统之作用全失。此际即无所谓「昏迷」。昏迷仅适用于生前。若断气,神识脱离色身,何人前来探视均一目了然。如手术时不治,亡者于手术台即可知谁在身旁。神识飘浮于天花板上,俟遗体运出,亦尾随而去。
日期:2009-08-27 15:52:16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何等为十?所谓:于施自在得智慧;深解一切佛法得智慧;入如来无边智得智慧;于一切问答中能断疑得智慧;入于智者义得智慧;深解一切如来于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得智慧;深解于诸佛所种少善根必能满足一切白净法获如来无量智得智慧;成就菩萨不思议住得智慧;于一念中悉能往诣不可说佛刹得智慧;觉一切佛菩提、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所说法、深入一切如来种种庄严言音得智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现证智。
日期:2009-08-29 21:14:34
修行正法包括三种:
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恶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态修行三种福德事,如此一来,尽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法,却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中士道行人认识到三有三界轮回是痛苦以后在渴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驱使下,以想获得解脱的意乐实修三学,如此这般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却并非能成就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驱使,由经远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其中任何一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法,那么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尤其是,如果通过光明大圆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那么就要以“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此誓言”这两个誓愿铁钩钩住。
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在入座的正行中,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根本的理念,就是在后得阶段(指座间)观修。
日期:2009-08-31 10:32:52
显密佛教交流中心2009盂兰盆节报恩法会共修通知
时间:农历7月15日——7月30日(西历9月3日——9月17日)
一、法会的由来
“盂兰”是梵语,译为“解倒悬”,是脱离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受尽难忍的痛苦,比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悬”之痛苦。所以称为“盂兰盆会”,也就是为解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宝之法会。
其来源是《佛说盂兰盆经》:
佛世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第一而见称。一天,他想起自己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入定观察,见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尽目不忍睹的饥渴之苦,尊者悲痛万分,不忍母亲的痛苦,急忙就用自己的钵,盛满白饭,用神通送给母亲充饥。其母见了白饭,捧到面前开口吃时,突然口中喷出火焰,整钵饭,都变成焦炭不能食用!尊者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非常悲痛,不忍母亲受苦而自己又无法使她脱离苦境!于是他立即来到佛前,诉说母亲苦况,并说出用神通之力盛饭给母,而母亲不得受食的情形,至诚恳切地哀求佛陀慈悲救拔。
佛陀说:你母罪根深重,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救拔。虽然你的孝心可以感动天地,但是所有的天神魔梵也帮不到你。唯有依靠十方僧众的威神之力才可以令你母亲解脱饿鬼之难。你应该在七月十五十方僧众解夏自恣,为过去七世父母并处于困苦的现世父母,预备各种美食、水果等盛放盆中,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在这一天,一切凡圣僧众,都会来接受供养,更有十地菩萨化现比丘相杂在众中受供。这些僧众具足净戒,福德道行不可思议,如果有人能供养他们,现世父母健在,则会富贵安康,已故七世父母眷属都能脱离三恶道苦,及时解脱,衣食不缺。
佛陀就让十方僧众先为布施供养的施主及他们的七世父母咒愿,接着端正心意,然后才享用食物。
这时候,目犍连尊者及在座的大菩萨都感到非常欢喜。尊者目犍连也不再伤心流泪,而他母亲也在此日脱离本要经历一劫的饿鬼之苦。
目犍连尊者又问佛陀道:弟子父母蒙三宝功德力并僧众的威神力已经解脱苦难,如果未来世的一切佛弟子,想行孝顺者,可不可以奉行此“盂兰盆”之法,以救度现在及七世以来的父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