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里的盐(让你40天成为管理及改善行家)》
第32节作者:
云外明月 第三类浪费,虽然做事了,手脚也很麻利,但搞错了,比如上面说的拿错了碗筷和菜盘,做错了当然就是浪费。照这样算改善前服务员工作时间大约有50%是浪费的。
上面这三类浪费在工厂在精益里面分别叫时间浪费,性能浪费和品质浪费。而除去了这三者的纯效率就是OPE,也就是说改善前我们的OPE大约为50%”
OPE是描述效率和浪费的一个很重要很全面的指标,在工厂管理中很有用。
这时候黄彩娟主动接过话来,
“这几天的改善后,拿错碗盘的少了,慢腾腾磨蹭的没有了,同时上座率上升了,所以员工OPE有上升,舒克他们算得结果是大约70%。另外我们考虑到他们的OPE低,就给他们部分人员轮休和上午班,下午班,这样OPE就提升了。。。”
舒克和尤优暗暗对视了一眼,黄彩娟好快的反应,真把现场磨得滴水不漏。再看旁边的徐经理,好像听不见一样没有什么反应。而林老板则在那里很享受的样子一脸佛样。
忙碌的中午终于过去了。尤优主动找到了舒克控诉,
“那个徐经理是什么经理,我刚才去找他了,问他黄彩娟在顾客反馈表中作假的事情,他竟然不理不睬。。。”,舒克也缓缓的说,
“我了解过来,这个徐经理有点人来疯,想管时管得很细很过分,不想管时候什么都不管,反正受情绪影响很大。所以整的前厅的人都愿意听黄彩娟反而不大甩徐经理。。。。”
在大厅的另外一边,部长黄彩娟和领班夏明克在聊着天,
“别太生气啦,谁让她自己不小心的。。。”黄彩娟说,
“徐经理这样处理的的确有点过了,她毕竟是第一次犯错,连个改正的机会都没有。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一天都挣不到那么多,到头来,工作了一天,全部都罚回去了,这谁能受得了?”夏明克的语气有点激动了。
“不是因为她是你老乡你才护着吧?”
“正是因为她是我老乡,我才了解得更多。她走的前一天晚上,哭的一塌糊涂,受了很大的委屈。而且把情况都告诉我了。其它她并不是负责那天那桌,是小丽负责的,小丽临时有点事情,就让她帮忙,她头一次做,一不小心没有在客人加菜后马上改客人餐牌上的菜单,然后就跑单”
“那她有没有把情况向经理说明?经理不会不知道吧?”
“徐经理是什么人你不是不清楚,鼻孔朝天,你的话他还能听点,我的话他不会听进去,更不用说一个普通的小服务员了”,夏明克继续发泄着。
“哎,我太了解了,徐经理刚来时候不是这样子,半年多来,他那么不照顾别人感受,管不住人,要林老板自己来管,他就破罐破摔,或者不管或者管起来一点也不柔软,伤人心的事做了一件又一件。。。”,黄彩娟说,
“这次的事我跟她没完,成天舔着个脸装个一本正经,啥事不管,隔三差五人来疯,搞得我们都没法做,我一定要找机会恶心她。”
“我看还是得了,毕竟都在她手下干活,而且林老板也护着她,范大厨有时候都斗不过她,还是该忙啥就忙啥。”
这时候尤优窜走过来,面带微笑的说:“两个人聊什么,这么起劲,在这里说领导闲话吧? ”
“夏明克有一老乡,由于跑单了,自离了。其实也不全是她一个人的责任,所以夏明克为她鸣不平呢。”
尤优听原来是这事,忽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内心责怪起自己来,甚至有些不安。
日期:2010-08-10 22:30:02
对不住,这几天太忙了,后面还有好多
我本来不是专门卖弄什么IE知识的,但不知不觉就写多了,已经写了不好不发出了,大家再研读3、4集IE,后面的故事会多起来,这个小说的故事还是蛮曲折的
第36集
今天尤优计划做一项试验- - -厨房的cell化。
试验的缘由好简单,按习惯饭店是11点打烊,但在11点以后也有客人来,原先对这部分人就是拒绝掉,现在饭店大家觉悟提高了,觉得我们在其他地方改的那么多了,你这个习惯是不是也要改呀。于是延迟打烊时间的问题就被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现在的分工是严格的岗位制,当然这也要拜舒克他们整的KPI所赐,因为整KPI首先要岗位盘点吗。既然是岗位制,那混岗就是很不能接受的了,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依流程做事。少了谁也不行。以厨房为例,从原料菜到熟菜上桌子基本要经过这么几道流程,原料菜清洗/去皮- - -切菜- - -炒菜- - -配菜,这4道工序。虽然里面炒菜是核心,但另外的3个工种缺一不可,这是制度。
那问题来了,延迟打烊,所有的人都要跟着延迟下班,即便明知道没事做也要所有人都呆在这里。
哈哈,这就是现实。打烊时间不延长,营业额上升达不到目标,同时与整体改善气氛和服务客人的观念相悖。延长,那么一堆人跟着陪绑。纠结呀。怎么办呢?!
尤优动了脑筋,最后想到了一招 - - - cell线和多能工。
Cell线是精益生产设置中的一种布置,起源于丰田公司,它的一个特点是用少的人可以做更多品种的产品,代价是效率不高,方法是一人担当多个工种的职责,在工厂里一般是流水线与cell线分别采用,前者做型号较固定但批量大的几种产品,后者做型号杂乱但量非常少的产品。
谈到cell,实际光从特点、适用环境、设立原则、应用要点等方面讲就能说4,5集,这里不展开了,我们就看cell与做菜的关系。
OK,回来,面临问题是怎么让多数人不加班而只是少数人加班就可以满足客人的需求,cell在这里的贡献是- - -一人多工。
尤优想到这点时候颇有点灵感,也得意得很。
他想,嗯。上面4道工序原先必须用4组人,这4组人每组1个的话就是4个人,可以不可以减少,比如减少到2个,甚至1个呢?从哪里入手呢?
首先想到的是原料菜清洗/去皮+切菜工序合并,炒菜+配菜工序合并。4个人合并为2个人。
第二种思路是4个工序全部合并为1个,1个人搞定,那谁留呢?自然是4个人中最不可替代的人- - -厨师,因为其他的3个工站好培训一些。
当然还涉及其他问题,比如4个人的活1个2个人干后的工资调整问题,上菜速度慢客人的反应问题这需要提前跟前厅的点菜小姐打好招呼让客人有心理准备问题,另外3个岗位被顶岗了会不会觉得自己重要性不够而闹情绪问题,厨师原先没有权利去仓库领原料的问题,等等。
设计好了就试验,尤优找了相关人- - -前厅点菜的,仓库发料的,还有那4个岗位的人开了会,重申了几点:另外的3个岗位很重要,但客人的情绪和营业更重要,所以我们做这个试验,4个人留2个人甚至1个人上班,把活儿包完。至于待遇吧,在研究中。
尤优本来要找范大厨说这事,但范大厨正好有事回家请假几天,尤优也没有给范大厨联络。
下面是留几个人的问题,2组还是1组,大家讨论来讨论去。
这时候一个厨师随口嘟囔道,“这点活儿,我一个人就干了”,哇,当时气氛很热闹,人们开始起哄,会议倾向于4个人留1个- - - 厨师留下。
细节方案尘埃落定,最后的留下了3个厨师,1配菜的,会议后马上执行。
随后的两天执行地很顺利,这几个厨师自己清菜、去皮、切菜、炒菜、配菜,做的很有成就感- - - 你看,我一个人可以做4个人的事,这样每晚多开业2到3个小时,营业额也增加了不少。
一切好像看起来很美,由于很高兴,特有成绩感。但后面的事情令人意想不到。
三天后,范大厨回来了,看到这情况就勃然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喝令改回原先的样子。
尤优大惑不解,感到特没有面子,蔫蔫了一天,过了一天,黄彩娟笑眯眯地告诉她,厨房是范厨师的地盘,你给他改一些小地方他没什么意见,但真要动人手那就不一样了。。。
眼见现在的厨房从改善后的4个人又恢复了原样,范大厨留下了一半的人,有十多个,但并没有出多的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