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办公室 –外企十年生存感悟》
第11节

作者: 徒步过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近公司要搬家,老板将一批办公家具和电脑作为福利赠送给所有员工,不过需要自己负责搬运。老板秘书居然将她自己看中要送回家的东西的快递费用夹算在老板的快递费用中一起报销,还提出要帮我一起快递回家,而且快递费用也折算在老板的快递费用一起,美其名曰,“老板费用高不会发现,而且顺路,就当老板顺便送我们的。”其实,风险大家一起承担,万一老板追问把我也牵涉进来。说出来吧,怕得罪老板秘书,以后日子未见得好过;不说吧,内心害怕,生怕哪天被老板发现,惴惴不安。其实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告诉老板秘书,“不用了,老公下班会来接我,东西不多一起拿回家就好了。”这样既不用得罪老板秘书,更不用担惊受怕,不就是那么点搬运费么,千万别为此背上重大的心理包袱,不值得。

  2)公司要裁员减薪,而自己却要升职位加薪;
  自己的业绩和工作表现都一直非常优秀,深得老板的信任和赏识;这时恰逢金融危机,公司整体业绩不好,加薪预期很低,甚至再探讨压缩和裁员的可能。同事们正纷纷讨论谁谁谁可能会被裁掉。而就在此时,老板提出要给自己升职加薪,而且要大大地表彰一番,以提振士气。可是这样的背景下,平日一起合作愉快的同事会怎么看自己,消息还没正式国公布之前,同事们已经议论纷纷了,甚至有人有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拒绝老板的好意,这不是自己真的想做的;但和同事们不合,工作很难开展。简单的处理方法是低调低调再低调,谦虚谦虚再谦虚,千万不要趾高气扬的或者得意洋洋的出现同事们面前,让大家渐渐淡忘这件事情,这样不至于将来工作会很难开展。

  3)上司作错了事情,是否要为他替黑锅;
  交给上司的重要报告,上司在没有认真仔细阅读的情况下,对一些关键的数据和表述,凭自己的感觉武断的动手改动了一下,但事实上这些修改都是错误的。报告发出去后,就被其他部门的老板揪住了错误,恶语相向,而且还抄送了大老板。上司在回复的邮件中含糊其辞,并点了自己的名字,貌似要自己背黑锅的样子。跳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默默地背了黑锅?两者都不会是很好的选择。最简单也是可行的,是将自己之前发给上司的报告再回复给上司,很无辜的告诉他,最后出去的版本居然和自己发给他的版本差了很多,尤其是在关键问题或者差异上,请示他该如何处理。

  4)是否有必要出头为大家争取利益;
  老板很苛刻,经常让大家陪她一起无偿加班,而且老是斤斤计较克扣加班工资,大家对她都忍无可忍,私下经常讨论如何投诉,可是实际上没有人真正愿意出头。尽管公司是业内著名的尊重员工的雇主,但是如果去找人事部投诉,一定会有人知道,那么总有一天会被老板知道。好的结果是老板可能会收敛一点;但坏得结果是万一老板天天针对自己折磨自己该怎么办。帮大家也帮自己争取了利益,结果害了自己,得不偿失;但不出头,这个折磨实在难受。那么简单的处理方法是,要么继续和大家忍受,就当作是种历练,将来百毒不侵;要么就换个环境-跳槽,总之,出头鸟是万万不能做的。

  5)下属是老板的亲戚,老是做错事,喜欢乱说话
  刚刚担任领导,可是手下的人是老板安排过来的亲戚,大学刚毕业什么都不会,还经常乱说话,经常做错事情,还逢人便说他是老板的谁谁谁。想管教他吧,又顾忌他是老板的亲戚,万一回家说两句坏话,说不定小领导都没得当;可不管吧,手下人都会看样学样,变得闲散偷懒,队伍怎么带?方法很难也很简单,如果真是爷的人,该供着的就必须供着;如果不是,那么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不过前提是和老板有良好的沟通。

  6)新到一家公司,做的事情和原来谈好的完全不一样
  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原公司老板殷切的挽留,到了新公司不久便发现,工作环境和氛围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甚至老板也不是和面试的时候,表现得那么宽容和支持,甚至发现工作职责居然和谈好的都完全不一样,突然感觉一片茫然,是留还是走?那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和原公司的老板关系很好,不妨可以选择和老板好好谈谈,及时抽身撤退;如果关系破裂了,那么该熬的还是要忍受,权当是锻炼身体。


日期:2010-08-12 23:03:44

  J就是老板,他本来就是负责人,级别很高,不过就不是他做的而已,他顺手拿过来表了功劳,老外大老板并不会追究,他只管你们有没有完成,至于谁?他并不关心,总是你J或J的下属做的。而J比较卑劣的就是当着下属面,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了。而下属也拿他没办法,投诉无从说起,罢公不可能,所以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而J就是这样的老板,不管什么会议,不管什么好处,他都会毫无顾忌的跳出来往自己身上拉。


日期:2010-08-12 23:04:49

  通常大老板并不傻,他也会明白背后的情况,只是往往在他眼里,J会比他先面的人更重要一点,因为J至少可以带那么一群人,而如果为此真动了J,那J那摊谁管? 他也不愿意花精力自己管,有这时间他还不如去打高尔夫。
  还有一点老外到中国后,很多原则都会改变,在国外看来一定不能做的事情,在国内一定要做,最典型的就是商业贿赂(变相的),所以其实外资企业如果在中国发展的好都一定懂得中国的潜规则。这就是我看到的现实

日期:2010-08-14 23:19:33

  如何让加班(下班)变得有效?
  加班和下班曾几何时,已经成为一门学问,甚至是艺术,所以如何把握尺度,至关重要。过分守时,或者疯狂加班,客观的讲都是有害无益的表现,那么该怎么把握呢?
  过分准时
  在外企超过10年工龄的老员工实数罕见,而林海却是公司里唯一一个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老员工,尽管他工作还算认真负责,可是他始终没有得到提拔,十多年一直在最底层待着,直到去年才被象征性的提升了半级,究其原因竟然和他每天准时下班有关。
  在他提级之前,上司与他单独交流的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揭开了谜团。“其实你平时工作表现还是比较认真,如果可以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更好一些,可能就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更好的表现了。比如,每天下班前如果能够回顾一下工作中的细节避免遗漏,不要象现在一样,不管有事没事都五点半一到准时走人。。。你也知道,部门里所有员工都期望得到认可和提拔时,作为主管不得不考虑部门内部的平衡关系。就像这次提升你的过程中,我必须也要考虑到其他同事会怎么看待提升你这件事。有同事甚至对你下班一到时间就准时离开提出批评意见,认为你工作上并不积极主动,更有人指出你的工作表现有点缺乏责任心。所以尽管提升你鼓励你,也建议你考虑一下今后工作中是否注意调整一下?”林海当时一头雾水反问上司“难道晚点走就是责任心得表现吗?”“这个的确不能完全这样讲,可是作为普通员工,平时可以展示给周围同事或者上司看到的,往往就是他的出勤情况。假想一下,你看到一位同事,他总是早到晚走,每天忙忙碌碌的样子;和另一位同事,准时到准时走;如果两者工作能力和成果差不太多的话,你觉得你更倾向于谁呢?我想大多数人会倾向于前者,因为他看上去更勤恳一点。”

  其实,上司的一番话客观地反映了一般外企上司和同事的对于一个准时下班人的想法和看法,这的确也就是林海迟迟没有得到提拔的原因之一。在外企,加班(或者稍晚点走)往往会被看作是努力、勤恳、有工作责任心的表现;五点半一到准时下班,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表现的机会。
  疯狂加班
  Benny刚好相反,每天总是办公室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居然要加上七八十个小时的班。后来同部门的同事背后偷偷的讽刺他家里没装空调,专门在公司里孵空调。而直属上司则指出了他的问题,他的前任每月的加班时间差不多每月也在15个小时左右,而他居然要加上数倍的时间,尽管看似勤恳,但很显然,他的工作效率一定非常的有问题。因此,经常加班看来也并非完全是件好事,尽管能够留下了勤恳的印象;但过了度,或许又成为了自己另外的大问题。

  尺度(最佳下班时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