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办公室 –外企十年生存感悟》
第8节作者:
徒步过客 其实,新上司的上任会给老员工带来多种可能,但绝对不是简单的“被干掉”或是“被打压”。当新上司走马上任的时候,老员工并不清楚新上司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其实根本不必多担心多忧虑,不妨把这些想象的精力用在工作上,表现得更认真一点更努力一点。新上司的要求和想法可能超出的想象,没关系,宽容一点,要理解他对于这个环境是新手,他也一样的紧张。新上司总是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权威,那么作为下属就必须理解和尊重这一点,毕竟他是上司。总之,不要轻易的把自己归类或者放到新上司的对立面,懂得理解和尊重对方,当然也做好最坏的打算(说不定你的确遇到的是个坏上司),相信最终还是能够合作愉快的。
日期:2010-08-09 00:12:26
上司要把亲戚安插到我的手下
这样的情况,不光在国企会碰到,在外企其实也是比比皆是。碰到类似的事情,说实话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麻烦”;但如何解决,回答是“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我的朋友James 曾经处理得非常巧妙。James是一家外企的部门经理,为人随和,是大家眼里的“好好先生”,老板的要求一般他都不会违抗。一次,他的一位得力下属离职,留出了一个岗位空缺。意想不到的是,两位重量级领导分别推荐了两个候选人给他,希望他可以安排工作。一位是直接上司同时也是公司副总,另一位是分管人事的执行副总,原则上两位都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人物。而且候选人(应届毕业生)的背景和后台都很强硬,一位是直接上司的亲外甥,另一位是公司董事的“插队”兄弟的女儿,这位董事是执行副总的老上司。大家实力旗鼓相当,而且关系相当复杂,但职位只有一个,James当时也是乱做“热锅上的蚂蚁”。
两位上司谁都不能得罪,一边是执掌自己前途的直接上司,另一边是完全可以妨碍自己发展的执行副总加董事。而且事实是,表面上看直接上司和执行副总关系还算不错,但据说为了“执行”这两个字,斗争由来已久。人事部经理也被打过招呼,死活不作任何决定性意见,给出的面试总结模棱两可,“两个人都有优点,相对来说XX(执行副总推荐的)各方面稍强一点。”皮球仍旧回到了James身上。
James只能选择硬着头皮往下走。面试的时候,James发现两个候选人从综合素质和能力来看都还算不错,都有一定的潜力,但致命的缺陷都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而离职的员工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而且曾经是James最得力的下属之一。先不考虑从错综复杂的关系,光看能力和经验,这个职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是万万不合适的。因此James特地多留了个心眼。面试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记录,而且特地安排人事经理和他一起面试。最后原本一张面试评估表,James都附上了2页备注,对每个评估项目都作了详细记录,对候选人都给出了非常可观的评价。
James其实谁都不想要,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实际上,分管人事的执行副总和直接上司都很清楚,James执掌的部门人员少加班多,只要有人离职,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这次的岗位只由熟手能接。但很明显两位老板在这件事上都有私心。如果现在James很明白的汇报两个候选人都不符合要求,相信马上可以解决问题,但无疑于得罪了两个老板。所以如果两个都不想要,一定要有个让老板们下得来台而且也对自己有利的方案。
James想了整整一夜,想出了也只有他这样的好好先生才能想出的办法。James第二天找到上司和执行副总谈工作。但开始并没有谈面试结果,而是谈自己的部门架构和由来已久的人力不足的问题。部门人少,一向倚重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一旦有人离职,基本上没有后备力量,业务会混乱一段时间;而且目前业务规模发展很快,现有的人力配置已经远远跟不上业务规模。所以James提除了一个新的部门架构和人员配置,并申请额外增加一到两个职位。然后才拿出了“厚厚”的面试评估表,汇报面试结果,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都做出了公正的评价。同时建议,如果可以实施他提出的关于调整部门结构的方案,这两位候选人只要稍加培训马上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但如果只是为了填老员工离职造成的空缺,那么这两位候选人可能都不太合适,甚至可能由于候选人吃不消工作压力而造成主动离职。
两位老板听了James的建议,当时并没有立即做出结论,只是让James将书面建议提交上去。在不久后的一次经理会上,两位老板最终促成了James增设两个岗位的建议。而James最终没有得罪任何老板,并很拿到期盼已久的两个“人头”。
James的案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其实理顺思路,按部就班,心平气和的做出抉择,并且能够考虑到对方的颜面。那么这样既不会得罪领导,又不会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甚至可以得到双赢的结果。
安排面试。首先,一定要给领导面子,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千万不要看了一眼简历,听了个大概情况,就直白的告诉领导行不通,这样太不给领导面子了。因此一定要给足面子,先慎重的面试,而且要求人事相关负责人一起参加面试。面试过程一定也要客观公正,而且记录详细。最好先针对候选人个人做一个公允的评价,然后再对候选人与应聘职位的匹配程度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结论还需要得到参与面试的人事负责人的认同。安排面试并做出公允评价的目的有二:一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认真地评估候选人,说不定还真的找到一个合适的后备人才;二是即便要回绝领导,也要一个客观公正让领导无法回避的理由。
要求相关人员做出合理的评价。可以要求一起参与面试的人事负责人从人事的角度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尽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让自己的下属一起参加面试,从工作需求的角度,侧面进行评估,并做出公允的评价。这样事后,回复领导的时候,可以告诉领导,不是你个人意见,而是综合评估的结果,即便要得罪领导,也拉一批人一起垫背。
综合评估和通盘考量。如果候选人有一定潜质,可以培养,只是由于项目进度急、压力大,那么可以换种思路思考,重新评估和分析一下部门的架构和分工,是否可以进行重新调整,从而让新员工有发挥能力和快速发展的空间,并且可能确保完成项目进度。如果有这样的机会,那么给领导一个情面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完全没有可能,那么再回绝也不迟。
最后,诚恳的沟通。如果候选人合适,那么皆大欢喜。不过也要让领导知道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让领导心存感激;千万不要费了心思给了领导面子,领导还不领你的人情。如果不合适,不要领导推荐的候选人,不妨请领导私底下吃个饭,先狠狠地夸一番领导推荐的候选人的优点,然后客观的指出对方的不足,尤其针对应聘职位的不足,再提供相关见证人(人事等)的意见,意在告诉领导不合适的结论不是你一个人的决定;同时也告诉领导,由于工作进度很赶,而且压力很大,如果硬是要新人顶这样的职位,新人完全有可能会受不了而“被迫”离开。这样既讲出了自己的担忧,又为领导想好了理由和台阶,领导自然可以回家交差。
如果即想要拒绝上司,又想降低破坏性,那么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借助外力。比如,安排一场绝对公平公正的面试,让面试环节中应该参加的(比如人事、上司等)或者可以参加的(比如很多外企要求同级别的同事等)一起参加面试,让所有人给出公允的评价,那么即便拒绝上司,也不是你个人的故意,是公司招聘流程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人很难被录用,上司即便不那么开心,也不会光针对你一个。
当然,选择合适的时机,态度诚恳并且理由充分的向上司汇报你不服从的想法也很关键。千万不要不合时宜的在上司大光其火的时候,汇报你不服从的意见,那么这样只可能让上司把所有怒火都集中在你身上,即便不马上在你身上爆发,也会选择个黄道吉日把你无门处斩。记得拒绝归拒绝,只是诚恳的讲事实摆道理,并非是让你和上司争论并说服上司,而是给上司充分的台阶,让上司能够体面的接受你的理由。
最后,可以的话,帮上司想个解决方案,比如推荐一个其他比较靠普和体面地职位。
日期:2010-08-09 23:40:46
什么是可做的 * 而 * 什么又是不可做的?
Not Do:
*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