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办公室 –外企十年生存感悟》
第6节作者:
徒步过客 第二,千万不要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理服人。对于工作,你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会有你的理由和想法,比如总是觉得时间仓促,再比如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能力的培养;但相对的是,老板对你的工作或许也有他自己的想法、理由甚至是标准,比如他觉得这个工作时间已经够充裕,再比如他认为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培养员工的义务等等。而且往往多数老板总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对的,往往很难被说服,因此要避免尝试一味以理服人的方法,而是要从老板的角度出发,情理结合说服老板,比如可以说,时间如果宽裕可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再比如可以说能力培养是为了承担更重的工作和任务。
第三,充分的准备工作。先要尝试了解领导的性格和个性,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够促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老板是工作狂,工作要求高,比较苛刻,甚至是个急性子,那么和老板沟通时,尽可能主动且巧妙的去“迎合”老板的性格,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切中要点,并务求准确。不要长篇大论,以免老板没有耐性。另外,最好把自己想要和老板沟通和交流的想法,准备一个草稿,至少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进办公室看见老板严肃的脸,就把自己想说的都忘光了。
第四,沟通过程中,要把握尺度,随机应变。不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一定要迫使老板接受,不接受不罢休。整个过程中一定要顾及老板的颜面,并把握沟通尺度,随机应变。老板面露难色的时候,就适可而止;老板面露悦色的时候,就适当多说几句。此外,适时的恭维和赞扬一下老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把握交流时机。老板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沟通的成败。尽可能选择老板工作比较顺利、心情比较轻松的时候,与老板进行沟通。尽可能的在你向老板汇报喜讯的时候,向他表达祝贺的时候,最后提出你的想法和问题。千万不要在老板心情不好,或者苦恼的时候,去提自己的想法,这样只会把自己也搞得很苦恼。
日期:2010-08-04 23:10:55
Lisa来公司时间不长,但工作勤奋,业绩优秀,所以老板在年底,把她提升为经理。年夜饭的时候,老板还特地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她颁发了特别的奖项以鼓励她一直不错的表现。按理说Lisa应该是高兴才对,可是没过几个月,Lisa却一直愁眉苦脸。原来在她提升后,老板一改原先对她的鼓励态度,变得异常苛刻,经常教育她还挑她的毛病,,甚至还当着其他经理的面教训他,有时弄得她很下不来台。但奇怪的是,老板除了在工作方面对她态度苛刻,其它的时候还是很宽容,甚至有时在批评她后又找她一起吃晚饭,就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Lisa完全处于莫名其妙中。终于有一天,Lisa鼓起勇气和老板讨论这个问题。老板的回答让她豁然开朗。老板认为之前表扬她是因为她有业绩能干;之后批评她,是因为她已经提升为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了,要求自然不同;至于为何在其他同级经理面教训她,是因为她是进公司时间不长,提升又很快,犯错误如果不批评,完全可能会影响内部的平衡。
其实Lisa的案例不难理解。老板的用意正如他自己解释的一样,提拔,是对之前成绩和工作能力的肯定;但千万要记住一点,肯定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老板的潜台词是他已经对今后的表现和贡献给予了更高的期望,期望能够做的更多更好。而当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时,老板的表现可能各异,这跟老板的脾气和禀性密切相关。就像Lisa的老板,性格可能相对比较急,所以当Lisa没有达到预期时,用批评甚至公开批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此外,正如Lisa老板提到的“平衡”,他用在同级经理面前批评Lisa的方法来平衡其他经理的情况,其实在很多企业里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Tips:
首先,要了解老板的用意,就必须主动了解老板当下最关心的重点是什么。显然无论是哪一层级的老板,往往作为个体的人来说,他可能最终还是最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应该处处着眼于老板个人利益出发,思考问题,那么老板对工作和发展的预期和考量就比较容易理解和预测。
其次,工作中,一定要明确老板对工作的要求和预期,尽可能在事前将老板的意图和预期了解清楚;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甚至应该尽量经常将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及时的反馈给老板,让老板及时了解进展,保证重要的工作能够让老板放心。最后,千万不要试图打探老板的私人秘密。
第三,积极努力的工作,并确保自己的一切努力尽可能符合老板的利益。这条至关重要的。否则,你即便再努力,还是会让老板感到厌恶,也绝不会对你留下好印象。
日期:2010-08-06 00:42:08
和老外老板相处,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对方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地域性文化背景的差异议及一些工作和生活细节上的不同,那么相处起来,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关于态度。一般来讲,欧洲老板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最为人性化,比较容易打交道和相处。其中,英国老板比较“Gentle”;德国、奥地利的老板比较严肃和拘谨,甚至还有那么点傲慢;总体来讲,平时还是会显得比较尊重员工。通常情况下,也不太会经常强迫员工加班,或者对员工态度粗鲁。而美国老板相对前者,更为热情奔放,当然也会更为粗鲁一点,偶尔还可以在言语中听到一些“语气助词”,但一般并没什么恶意。曾见到过一位“西部牛仔”式的老美老板,又高又壮又粗鲁,“FXXX”是被经常用到的,不过本人还算蛮好相处的,只是脾气比较急了点。和欧洲老板相比,老美在压榨员工方面,基本没什么人性,往往会强迫员工“主动”加班,有必要的时候“layoff”员工也是残酷无情的。而对于日韩老板,大多数人的印象都很糟糕,粗鲁、野蛮甚至卑鄙无耻。但实际上,多数日本上司,永远都表现得非常的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当然你并不会清楚他们温和的背后到底在想些什么。至于那些殴打辱骂甚至骚扰下属的情况往往是个案,多发生于一些中小企业工厂的下层日本管理人员。值得一提是,日本老板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物永远是保持沉默,容忍程度世界一流。听说过的最粗鲁的是韩国老板。曾经听过一位在韩国知名会社上班的同学说起过,他们那边的韩国上司训斥下属都很粗鲁和野蛮,甚至还会动手,血腥程度超过一般恐怖片。所以,从平时的工作和待人态度来看,不同地域的老板差别已经非常的明显,所以必须区别对待。欧美老板往往可以与之主动沟通交流,正面和积极地应对,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日本老板往往需要被礼貌和谦和的对待,用心聆听就已经是完美的做法,多说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往往他已经有了决定。而韩国老板,我们就把他们忘了吧,这样可以轻松愉快很多。
关于表现。洋老板一般本身都有比较强的表现欲望,而老美这方面的欲望就更强一点,所以欧美老板往往比较会喜欢主动(aggressive)一点的、擅长沟通(communication)的、善于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员工。因为在欧美老板的眼里,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出头(exposure)的机会,才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而日本老板恰恰相反,比较保守和中庸,并不喜欢特别出挑的人才,觉得这样的人好出风头不够稳重,一般不会得到重用,反而那些默默无闻、诚实肯干、懂得团结和谐的员工,更会得到日本老板青睐。做个简单的比较,在欧美公司,一般老板们经常强调的是team player的团队精神,但实际上,老板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体现出来的是他自己的 team leadership。而日本公司并不会经常把团队精神挂在嘴边,往往强调的是服从和尊重上级;但实际上,日本公司倒是真正做到了团队参与和团队决定,日本老板并非是想象当中的那么专制,很讲团队原则,任何问题或者决议,只要团队成员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往往可以一拖再拖,很关照团队成员的脸面,所以“你”的力量不可小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