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办公室 –外企十年生存感悟》
第5节作者:
徒步过客 办公室不同于学校,前者是赚钱的地方,而后者是花钱的地方。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就需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是穿着,在办公室里,被认为最得体的穿着是和上司或者老板风格相似而不是雷同的衣服。聪明地模仿上司的穿着,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与你感觉亲密。比如老板每天西装革履,那么你最好也是一样。但是一定要记得永远别穿得比老板还出风头。其次是精神面貌,没有老板和同事愿意看到身边的同事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因此尽量让自己每天看上去精神饱满和充满自信,女生可以化个清爽、大方的淡妆,为自己加分。平时尽可能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让大家了解和知道你是个具有职业精神(Professional)的人。如果可以再多点微笑一点,那就会是令人更满意的职业形象了。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视的是,让自己的办公桌时刻保持整洁,样样东西井井有条,这样老板和同事一定会认为你在其他方面同样是有条理,那么事情交给你就会很放心。
其次是学会工作
良好的职业形象,或许可以给老板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没有和职业形象相匹配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怎么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呢?首先要守时。让你的上司和身边的人知道你的时间观念很强。多数人认为守时是负责任的表现,只有能够负责任的人,上司和同事才会放心把重担交给你。第二是学习。让上司和同事知道你不仅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乐于学习。很多人都想超越他的上司,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但要超越你的上司,先要学会他那一套。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学习你的上司,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提升自己,获得上司的赏识和提拔。第三是勤恳。关于勤恳的故事实在太多,我在这里不再重述。这里特别强调如何表现出勤恳的工作态度,最有效的方法是成为办公室到的早走的晚的那个。第四是谦和。很多人尤其是新人会认为工作积极的表现就应该表现的非常有抱负有目标(ambitious),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上司尽管内心会喜欢那些有目标有抱负的下属,但是更愿意那些下属可以在团队中表现的谦和一些和合作一些,不然即便再有理想的青年,上司也是不敢提拔的,因为在上司眼里团队的“平衡”和“和谐”才是关键。
再者是理解老板的需求
曾经在美国管理协会关于绩效考核的讲座上听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工作的目的就是“Make your boss satisfied”(满足老板的需求)。而这句话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非常的实用,我们看到很多人自认甚至公认为工作努力并积极上进,但始终郁郁不得志,老板连正眼都不看他一眼。仔细分析一下,原来他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尽管多数时候他的行为和工作方法都是正确的和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总是得不出老板想要得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老板希望得到的业绩分析报告的主旨是说明业绩做的“还不够好”,而你的分析却是说明为什么业绩如此之差,两者尽管分析相同的内容,甚至原因都是一致的,但是报告写法确实完全不同的,得到结论也会完全的不同。你再有理有据的分析在老板眼里一定还是一堆垃圾。所以要学会有效工作,就要很好的理解老板的需求。所以建议多看看“有益”的电视剧,如果学不了电视里的“和绅”,就学一下“纪晓岚”,多考虑和分析一下老板的需求。
最后是,提高自己的出镜率(Exposure)
很多人抱怨没有机会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那么如何给自己创造上镜的机会呢?提高出镜率的终极法则是“让上司知道我在干什么比干什么更重要。”上司和下属各有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务,尽管在同一个办公室,但是如果随便去问某个人:“上司知道你在忙什么吗?”他也许会茫然不知怎么回答。职场中的普遍现象是上司通常并不十分清楚下属在忙些什么。能否更快速的进步从而独当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上司的信任、指导和帮助。所以让上司知道我们在忙些什么,做的是不是他想要得这比我们当前所忙的更重要。因此,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每天或者定期主动地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和关于工作的想法,诚恳地请求上司给与指导和意见,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给上司留下勤恳上进的印象。相信只要坚持,一旦有机会,上司一定会第一个想到你。
日期:2010-08-03 21:40:05
和老板相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解读老板的心意,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老板并不会完全说清楚,那么解读就变得异常重要。
Steven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MBA,工作能力超强而且非常自信,平时工作仔细负责,事事力求做到面面俱到,按他本人的话来说:“他的目标就是将事情都做到Perfect。”Steven的上司是一位公认的非常民主的老板,为人相当宽厚,而且非常愿意给下属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一次,上司把Steven叫到办公室,让Steven完成一份业务分析报告,要求五天完成。而且最后还关心的问了Steven新工作压力大是否需要额外的资源支持。Steven非常自信的接受了任务,并拒绝了老板的好意。回到办公室,他将接到的工作指令和其他日常工作一样安排进了自己的日程表,按照自己的日程表进行工作。第二天茶水间里,Steven遇到了上司。上司关心的问他那件工作进行的怎么样,Steven只是以为老板是因为他有了额外的工作而担心他的压力,随口回了句“放心吧”就离开了。第三天走廊里,两人又遇上了。上司又关心的问了一句需不需要帮助和支持,Steven想反正时间还有,也自信只要两个工作日来完成这份报告,完全没有必要他人支持,还是一句“放心吧”。第五天,Steven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时间完成报告,并呈给上司。然而上司看完报告脸色非常难看,原因是上司认为Steven做和他自己想的还有很大的差异,还需要很多补充的地方,甚至一些观点的描述上,高度不够。
作为Steven,本身工作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下属,即便再优秀在出色,也应该尽可能的主动了解老板的工作风格、个性以及老板的真实需求。老板是主动积极干预型的,还是比较民主尊重员工型的,等等,这些性格特征将决定了老板的工作风格以及沟通方式。显然Steven的老板是那种比较民主温和的,比较含蓄的老板,那么清晰的沟通双方的需求就十分有必要。其次,第一次安排任务的时候,老板已经询问Steven资源是否足够,显然老板的潜台词应该是对这个工作表示了高度的重视,而并非是说不相信Steven的工作能力。此时,Steven应该耐心的倾听老板的潜台词。第三,后两天的见面时,老板均询问了Steven工作的情况,说明老板真的十分关心这件工作。那么Steven就更应该及时重视这件事情,积极地将这件事情的进度向老板汇报,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所以,Steven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上司的很多信号。
其实很多时候,就像上面的案例一样,上司的意图并非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但通过一系列个人习惯的方式来表达,比如Steven的上司用关心Steven的方式来关心自己的报告。而同时很多员工,特别是优秀和自信的员工,总是希望表现出超卓的能力,并希望独当一面发挥自己的才能,往往容易忽视类似的信号,导致最终结果和老板的预想产生偏差,甚至不令人满意。因此,在执行上司的交代的任务时,务必在事先与上司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上司心目中工作的重要性和有限等级,确定上司心目中的大致结论。一旦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详细询问,尽量到完全弄明白上司的意图为止。可以的话,尤其是接到重大任务时,仔细推敲和揣摩一下老板可能的想法,而不要盲目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日期:2010-08-04 23:08:39
如何跟老板有效沟通交流?
首先,成功有效的沟通,态度是关键。建议尽可能的保持主动和诚恳的态度,以及谦虚和学习的姿态。千万记住和老板讨论类似问题,并非是和自己的父母畅谈人生理想,老板完全没有义务听你的想法和理解。所以一定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诚恳、主动、谦虚和学习的姿态,这是让老板有接受你的观点和想法的第一步。这样领导才有觉得你是可以信赖并值得培养的,他才可能以一种真心交流的态度与你交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