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07 12:48:12
7 风雨过后是彩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个人而言就是想办法以赚钱为中心。
不在一城一池之得失,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对生意而言就是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失利,而在于长远的利益和发展。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做事情就是在思想上认为什么事我都可以干,并且有信心能干成,但在具体干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其中的困难,做好细致的准备,才能取得胜利。
胜不骄,败不馁。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和清醒的头脑,才能使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取得胜利。
我读书很杂,且不求甚解。初中的时候,正好家里有毛选和邓选,我基本上都通读过了,对毛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文风非常钦佩。所以对其中经典的句子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到社会上后,经常拿其中的句子套用生活中的现实,觉得有些政策性的国家方针移植过来其实对于个人而言真的很贴切。
所以,第一次游击的失利只是影响了我一时的心情,并没有影响到我继续游击的既定方针,我仍然在寻找合适的机会。
有一次,去外地办事,看到有一个清仓大处理皮鞋的商店,全场38元,挂着条幅,写着“不是真皮赔3000元”,音箱里放着录制好的蛊惑人心的广告。场面挺火爆。
以前的复印生意,基本上可以说是手工作坊性质的,性质单一,对商品性质的生意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那时的商业意识是基本没有的。而做小超市,接触的商品种类多,完全是商业性质,所以不自觉地培养了一种商业意识。
基于这种经历,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不是什么赔本大清仓,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形式,从人流量看,是赚钱的。
如果没有能力创新,那么紧跟风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能像股市里博傻一样做最后的接棒者。
回来后我马上找到鞋业批发市场,发现已有批发商专业批发这种鞋了。条幅、录制好的碟子都准备好了,只要投入,马上就可以开张。
为了慎重起见,我决定找一个房租不太高的地方试一试,货也不要进很多。因为如果这种形式在我们当地能否被接受,是可以试出来的。
其实,我做生意一直很谨慎。除了被生计所迫,无法选择就硬上的外,一般都会先试验,不行也损失不大,毕竟做生意不是赌博。也许是学理科的原因,试验室行了,才能大面积推广。这种经验也运用到做生意上。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社会上也是如此,哲学上也提倡这样的小面积试验,大面积推广的模式,国家搞特区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做生意失败了基本上也损失不大。比如在电脑城那次,那是新开的电脑城,前三个月免租金,而我也基本上不进什么货,只是一些外围的不值钱的机箱鼠标之类的,再用旧电脑上的板子放到柜台里充数,弄几个盒子箱子充货,有生意了就从别人那里拿货组装,完全是空手套。那时其实主要的注意力也不在这儿,只是个幌子,真正想做的是到外面揽工程。
很快,我找了一个门面房,一个月才几百元,那是准备拆迁的房子,别人因为要拆迁所以搬走了,而这正好适合我用。
日期:2012-02-15 14:52:36
B
记得很清楚,当时是下午将货从批发市场拉到的商店,商店里拉起的条幅,音箱放了录制好的广告。
货还没有车上卸下来完,没完全上到货架上,就围了很多人,有的人已开始挑鞋试穿了。
一下午卖了有二十几双鞋。几年过去了,这样的形式现在干的人少了,我不妨把进价说一下,应该不会对他们构成什么冲击吧,因为利润并不大。现在曝露行业黑幕的不少,这也不是什么黑幕。鞋子进价在21—28元之间,卖一双鞋能赚到十元以上,当然你多进价格低的利润更大。
现在想来我都非常佩服首先想出这一招的人,简直是商业奇才。因为即使是低档的皮鞋的利润一双应该至少有几十元,他这样一下子把利润拉下来,能不火爆吗?人造革的鞋一般也卖五六十元,他皮鞋这么低的价格人能不动心吗?特别是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不是真皮赔三千元也是给予人们购买的信心。其实在这方面你也拿不到口实,因为是真皮没错的,但是是不好的皮子,碎皮子加工成的,它不是革的,你可以打鞋油,是真皮鞋应有的特点它都有。
再加上播送着动人的广告,什么名牌厂家要赔本清仓啊,省钱才是硬道理啊,非常能打动人心。
后来的眼镜平价超市、平价药店、二元店等等之类的,我觉得道理是如出一辙,都是把行业长期的高利润拉下来,火爆一把,只要量上去了,利润还是可观的。首先这样实行的,都赚得盆满钵满。
接下来的几天,生意很是火爆,一天能卖到六七十双,后来逐渐平静下来,但也能卖四五十双。
这是这种生意的特点。只要这个地方以前没有干过,刚开始肯定会火爆,以后逐渐平淡,但只要有人流量,有流动人口,生意也会不错。
火爆过后,我就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我们这里基本上没人干过,我要抓住这个机会,抓紧时间,多开几个店,因为时间一长,有人反应过来跟风,就不好玩了。
这种生意适于多开店,因为品种单一,又不搞价,好管理。
说到这里,我还想说一下,我的感觉,就是做生意特别是商业性质的生意,日常用品类的,其实赔不到哪里去,你不会把投资全部赔进去,因为即使生意不行还有货在,还可以处理掉,不像是机器类的,买时价钱大,一旦生意不行处理起来就亏大了,所以懂行的人一般刚开始时都买二手的机器,再说一个门面,多少都会有些生意。生意好了,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就要雇人,当然雇的人效率是不如自己,也免不了贪点小便宜,但水至清则无鱼,有时不能太认真,后来在这方面我就吃了一个亏。
于是又找了个营业员,一共两个营业员倒班,我又出去找位置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