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06 12:28:13
E 忍字心上一把刀
说到性格上的忍让,我不能不说一些事情,是这些事情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
性格的形成当然有家庭的原因,而这得从我爷爷说起。
我并没有见过我爷爷,在我出世前三年爷爷就去世了,他的故事都是从我父亲那里听到的。
父亲很佩服爷爷,因为爷爷把家业搞得挺大。
爷爷那一辈弟兄四个,爷爷虽然排行老二,但却是他领着几个弟兄干的。
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村里人可怜他,就让他帮人们从井里打水,赚点小钱。
长大了到村里的一个大地主家打短工。爷爷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我也搞不清楚他是怎么学到的。
一次,地主让他到外地进一批绿豆。结果因天下雨的原因,没有及时运回来,回来时已错过了季节。
地主很生气,就让他承担责任,让他把绿豆买回去。
没办法,爷爷只好拿出全部的积蓄并东借西借地将那批绿豆买了回来。
过了不久,村里流行瘟疫,而绿豆成了治病的良药。我想也许和前几年的非典相似吧,那时板兰根也卖了个天价。
绿豆的价格翻了几番,爷爷乘机卖了。于是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并开始了创业的历程。
短短几年间,爷爷在村里开了一个染坊(给衣服染颜色的),一个杂货铺,一个木匠铺,并买了一百多亩地,一些骡马,雇了长工短工(我老家的邻居有几个都是当年的长工短工),家里还买了几枝枪。
其实,现在看来,是爷爷的信息不畅,见识太小了。当时已接近解放,那个大地主家有个儿子在解放区工作,给他父亲捎信让他把钱和地挥霍掉,于是那个大地主就故意抽大烟,贱价卖地。爷爷是穷怕了,就拼命地买地。
结果,解放后,那个大地主得了个破落地主的成分,而爷爷则跑步抢了个富农的帽子戴。据说,当时爷爷不知晓成分的意义,还嫌人家为什么没给他划个地主当当。政治上的弱智也难怪,闭塞的村子,能识个字就不错了,估计也没有报纸之类的,能知道什么啊。
这是后话。当家业鼎盛之时,几个弟兄都围绕着爷爷干。
四爷是个刚烈的脾气,人也年轻。而正是他,出了大事。
一天,村里来了刀客(土匪),爷爷怕四爷惹事,就把他锁在屋里。但四爷性情刚烈,拿了枝枪,跳窗户跑了出来。
刚到街上,就被刀客碰了个正着。
“抓的就是你”。还没等四爷反抗,就被刀客制服带走了。
然后通知爷爷拿钱赎人。
爷爷提了一篮现大洋,上面放了油条,并用树叶盖上,装做串亲戚的模样到指定的地点去见刀客。
刀客见爷爷到了,故意把刀架在四爷的脖子上,说,
“要钱还是要命?”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四爷吼道。
爷爷赶紧说,
“高抬贵手,高抬贵手,钱我带来了”。
就这样把四爷救了回来。
但回来后四爷就气得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后来,每年上坟,父亲和几个叔叔都会向我们指明,这是老弟兄四个的坟。四爷没有后代,其余的弟兄三个都人丁兴旺,我们这一辈就弟兄九个。巨大的反差映衬着那个悲凉的故事,使我们每次都直观地深深感受到性情刚烈的弊端。
所以,我们这一家子教育后代,都是以这个血的教训来告诫他们性格不可过刚,过刚易折。
爷爷还有一件事令父亲念念不忘,常向我们提起以教育我们。
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赖以活命的一袋面粉被人偷了。爷爷根据面粉在地上的痕迹确定了偷面粉的人,也是一条街上住的。
父亲当时年轻气盛,就要找那人评理算账,打算要回面粉。
爷爷说算了,你找他他也不会承认,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这样做只会成为仇人,并且是世仇。
这件事父亲每次提起的时候总是充满了对爷爷的佩服之情。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村出了一件大事。当时村里的首富,年纪轻轻地(四十左右吧)酒后被人用砖头砸死在县城的厕所里。
当时是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他已经买了吉普车,彩电,盖了楼房。
人们都以为这人的父亲肯定要集中财力上告,以讨回公道。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父亲没有这样做,只是默默地埋葬了儿子,没有上告。民不告官不究,此事就此沉寂了下来。
后来,人们问起这位父亲这样处理的原因,这位父亲说,
人死了已无可挽回,但还有活着的人。我还有几个小儿子,如果我上告了,把凶手逼急了,他很可能拿他们开刀。这样我上告有什么意义呢?我希望我的这几个儿子平安。
如今,他的几个小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
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这位父亲,反正我很佩服他的忍辱负重和智慧。
有了这些事情的耳濡目染,所以我的性格里忍总是占第一位的。
但正如一位朋友所说,忍让的结果往往会令对方更嚣张。这对我而言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我亲自体验过了的。开第一个超市的时候同行的“关照”,其实远比我写的复杂激烈地多,我只是不想再更多地触及阴暗面所以一笔带过了,本来我想展开细写的,但看到有的年轻人看不得太黑暗,所以隐去了。
对这个问题我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那就是忍和狠的关系。
所谓的中庸之道,从积极的方面看,其实我是很欣赏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增之一分则嫌肥,减之一分则嫌瘦。是很难把握的。
凡事都有一个度,伟大和荒谬只差一步,它的临界点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忍和狠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像良药和原子丨弹丨,在资本家的眼里,都是赚钱的工具,没有道德上的高低贵贱之分。
同样忍和狠也是人们达到目的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没有道德上的高低贵贱之别。
但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度,就很难了。忍的过分易受人欺,狠的过分易树敌招祸。
最佳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让人不轻易地向你挑战。我认为,人都是时时刻刻地在掂量着自己和对手的份量。而向你挑战的,都是在掂量了后才行动的,人都不是傻瓜,尤其是敌人。能向你挑战,证明了他自认为是强于你的,并也估计了你的能力和底线,估计了底线碰底线的后果。
这就像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能发动侵略战争的,能屡屡挑衅的,客观上都是强的。
而弱国无外交,弱国总是在忍,在委曲求全,轻易地频频反击是不明智的。
弱国也总是拿战略性的核武器来向敌国示意底线。
对于个人也是如此,我们的底线无非是拼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也就是弱国的核武器,对个人而言就是你的金钱(代表你的能力和关系)、朋友的多寡(也是能力和“战争”潜力的表现)、你身体的健康强弱情况(终极反抗力量)。
人生如戏。很多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在表演着,以弱扮强,以强扮弱,为的是在弱肉强食丛林社会中保护自己。
也许我写的过于露骨了,但这是基于一个“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的命题。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命题,而我倾向于后者。
小孩让梨,那是有了道德、社会意识后的行动,如果没受过薰陶,按照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就不会有那个结果了。
事实的真相总是令人寒心,但愿我所述的不是真相。
人间自有美好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