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10 19:49:52
回到厦门张宁就开始把改了电话号码的小广告拿去一个比较高档的楼盘发放,这一招是林坤告诉他的。林坤叮嘱过张宁,发广告是有窍门的。
第一,交通便利。交通便利是指从自己的住处到广告散发点,也就是将来的安装作业施工地一定要方便。在没有自备车辆的情况下有简单的交通方式能够到达,比如公交车直达,距离短等。
对于还没有辞掉工作的张宁来说,交通方便就是节省体力,就是工作效率提高,就是减轻负担。
第二,深耕一个地点。在下公车后步行十分钟以内的范围,发放广告。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面积,里面的潜在客户绝对是张宁一个人应付不了的。那么,这些客户都吃不完,还到处乱跑,乱发广告显然不理智。
第三,少量多次。每一种宣传手段都具有时效性,像这种卡片式的小广告,人们如果不是随手扔掉,那么它的作用也不会超过一星期。倒是多发几次,人们就会留下印象,时效性无形中就得到了延长。
对于还没辞职的张宁来说,现在不是求“量”的时候,而是应该先兼顾“效率”,如何把业余时间充分应用起来,投入副业才是关键。张宁这回没有发多少,他只发了100多张。
没曾想,当天晚上就有人打电话来咨询,张宁抑制住心里的激动,对客人的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客人答应考虑考虑再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咨询电话,但对于处在创业初期的张宁来说简直和当年考上重点大学一样兴奋。毕竟同当年一样,都是看到了不远处未来的希望。
第二天、第三天不断有询问电话打来,终于在第三天下午有人定下一套设备,虽然条件是一定要看到ESPN才行。但这对于张宁来说几乎等于已经付款,2300元的价格足足赚了一倍多的利润。果然,周六的安装非常顺利,连接设备、调仰角、极化角、方位角、搜卫星信号,一切完成后看见屏目上渐渐清晰的Espn体育台节目,客人非常满意地付了款。拿着手里的2300块钱,想想自己从出门到收钱不过2个多小时,天啊,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吧?
感慨归感慨,还是马上拨通了林坤的号码。
“坤哥!我那套设备卖出去了,赚了一千多呢,我先把那一套的钱还给你!”张宁激动地说道。
“哦!这么厉害啊!那套就算我送给你的,我再给你发3套,你卖完了再找我。”林坤也为张宁高兴。
“不行,不行!坤哥,这钱我一定要给你的!你不收我就不要。”张宁小声地说道。
“傻瓜,那。。你就付3套的钱,第一套我说了是送你的,就不要再跟我争了。以后还有的赚呢!”林坤似乎胸有成竹。
“谢谢坤哥,那我给你汇3000过去,你寄到厂里宿舍给我就行。”总算把货给落实了。
“好的,我等一下就发过去,加油啊!常联系,我手机都开着!”道别后林坤就挂断了电话。
“我也要加油,坤哥对我这么好,这生意又有销路,将来要好好报答坤哥”张宁一边想着,一边走在去汇款的道路上。
3天后,张宁收到了林坤快递来的3套设备,里面除了卫星设备还付了一些新的卫星资料。以张宁的专业,没多久就搞懂这些新的卫星数据。虽然设备到手,可是这几天电话一天比一天少。昨天没人联系他,今天已经到了下午还是没人打电话来咨询,看来又到了去发小广告的时候了。就这样张宁开始了发广告、接电话、订客户、装设备、发广告的循环。
日期:2012-02-13 19:00:20
从此,张宁开始了工作日上班,业余装卫星天线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无疑是充实而快乐的。
充实是因为每天上班,身体虽然在做些按部就班的事情,可是大脑中却在打磨着自己的事业规划。下班后要计划安装时间表,整理设备,阅读参考资料等等。
快乐的原因则更简单,钱包鼓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鼓。遇到生意好,一个周末下来纯赚5、6千。平均来看一个月能多1-2万元,这对张宁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原来空闲时间多,没事吃吃喝喝、泡网吧、搓麻将。现在怕客户另寻他处,连晚上有时都去会去给客人装天线。即使没工作他也要翻阅相关资料,和林坤沟通信息。空闲时间少,花钱的时间也少,良性循环,钱自然越来越多。
但是,麻烦也接踵而来。先是室友知道,接着是同事知道(该企业室友一定不会是相同部门的人),然后课长知道,最后连老板也知道。他们开始以各种理由阻挠张宁从事兼职活动,这种“照顾”体现在很多方面,他的工作总被特别地挑剔,他的任务总是特别的多。张宁不明白,自从兼职以来他对工作态的度更加严谨负责,怕的就是被人说吃里扒外,可即使这样还是被挑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普通员工对他的尊敬。
也许因为有了稳定的经济后盾,也许因为站上了另一个高度看待生活和工作,张宁的一言一行开始散出成功者的自信。如果说他对同事朋友的慷慨大方只令他获得“老大”的虚衔,那么他对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敢于说“不!”则令他成为大多数弱势员工的偶像。
公司有个职工食堂,员工包午晚两餐,标准为15元/天,每个月统一打入员工就餐卡里。但是就餐卡里的余额是不沉淀至下个月的,也就是说这钱在本月必需吃完,吃不完也就没了。
可工资条里却明明白白地写着每个月的餐费补贴为450元,这等于强迫员工在食堂就餐。饭菜可口、价格公道也就算了,偏偏员工餐就像是猪食,每天都是那几样西红柿炒蛋、紫菜蛋花汤什么的。虽然也是每天15元,管理层的伙食却比员工们好得多,不仅有炖罐,如果预约的话还有水煮活鱼吃。白痴都看得出是拿百姓钱补贴富人去了。
大家为了保住饭碗都逆来顺受,表面上不吭声,私下里早把那些高层骂了个遍。张宁虽然不是工人,但也远不是管理层,他当然也很看不惯公司这种做法。
有一次,区里工会组织来工厂做调查,选了几位代表去座谈。由于张宁是公认的“老大”,顺理成章地也成了座谈会的一员。工会的刘委员与公司管理层先后进行格式化的发言后,委员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多提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做负面发言的,有的亦不过是一些诸如卫生、环境等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可这次不一样,因为张宁他站起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