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41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姜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很简单,我出试卷和本钱,你来印刷和销售,咱们合伙做,挣了对半分”。
  “哥,我哪有那么大脸,咋还能对半分,我给你跑个腿就行”,刘东听姜斌要拉着做点事儿,还是很开心的,总比在家闲着好。
  “听我的,就对半分,少不了你出力的时候,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卖试卷会不会有人管?”,姜斌还是有危机意识的,如果风险大就不值了。

  “谁管?没人管,像我这种没工作的,不整点活就饿死了!也不怕你笑话,前儿个,朋友还让跟着一起捡破烂,我没拉下脸”,刘东前半句倒是理直气壮,后半句却没了底气。
  姜斌听着也是一乐,不过转念一想,还真那么回事。
  这几年,回城的人可不老少,安排工作的却没几个,不少人成了四处乱转的街溜子。这帮人国家管不了,但也得吃饭啊,只能“自谋生路”。
  只要做的不出格,街道、丨警丨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加上刘东说的话,姜斌放心了不少,说道,“那就差不多了,下午咱去西单转转,看能不到买到油印机”。
  这年代可没什么打印机复印机那么先进的东西,常用的就是油印机。油印机是姜斌能想到的最好方案了,使用简单,成本也低。
  而且结构也很简单,就是个木匣子,匣子里面有一个网纱状的框子,附带一个橡胶制成的油滚。
  要想印东西了,先把刻好的蜡纸粘在油印机的纱网上,用铁夹子固定好,下面铺好一摞纸,在油滚上蘸些印油,缓缓推着蘸满印油的滚子向前,印油透过蜡纸,把字迹印在白纸上。

  姜斌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帮助班主任操作这个印些试卷,很容易上手。
  “哥,油印机,我妈单位就有,借来用就行”,听到姜斌提到油印机,刘东立马就想到了母亲单位木材厂的那台,早些年厂里用来印宣传单,现在早落灰了,还不如废物利用。
  想着啥也没出,就分一半钱,刘东本来挺不好意思的。不过,有了油印机,心里能安心不少。
  姜斌也是高兴,油印机可是花销大头,于是笑着说道,“那敢情好,还能省了不少花销”,说着从兜里拿出了100元出来递给刘东,“先拿着用,买些油墨、纸张,这就算咱的启动资金了”。

  刘东这次没有客气,爽快的接了钱,先给姜斌加了点酒,又给自己倒上,道,“来,哥,咱哥俩走一个。”
  姜斌也是来了兴致,来者不拒。
  两个人一边喝一边聊,姜斌被一口一口哥叫着,也没反驳。虽然接触不多,但感觉刘东人还行,先这么着接触者,反正身边也没其他人,百十来块钱,亏就亏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挣回来。
  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可就可惜了。
  在酒桌上,两人又把细节拢了拢,做了些明确的分工,这第一笔“生意”就算谈成了。
  吃完午饭,两人端了凳子就在院子里晒着醒酒,旁若无人的天南海北聊着。身边的刘小玲跑前跑后,端茶倒水的伺候着。
  刘东今天倒是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姜斌不仅救了自己,还随手拿出100元,连字据都没立,是多大的信任,说不感动是假的。
  在刘东的记忆里,能给自己钱的也就父母了,想着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才32块,还要养家,要挣100块一年也攒不下来。
  把姜斌送到北二环的新街口公交车站,就匆匆忙忙的回到家从口袋里掏出一堆纸票,一张一张的数着,多少年也没见着这么多钱。

  旁边收拾家务的刘小玲也不收拾了,走到跟前,道,“哥,那人真大方,刚见两面就给你那么多钱?”
  刘东脸上有点得意,道,“那是,人家瞧见你哥的能力强呗!”
  刘小玲可不信,道“那以前咋不见有人给你钱。”
  听完妹妹的话,刘东脸上有些挂不住,“你懂个啥,人家是大学生,晓得啥是大学生不?这叫慧眼识珠,跟你说也不懂,以后哥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姜斌回程坐的还是331路车,提前两站下了车,他想着走走,近距离的感受一下这难得的京城春天。

  到了学校,倒也没急着回宿舍,直接去了学校食堂,两个馒头一毛钱的菜,吃的饱饱的。
  回到宿舍,姜斌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今天的事情过了一遍脑子,然后提笔从数学开始整理,一二十张的知识点总结,再有十多份模拟卷答案,整五六十张的内容,差不多就能合成一本简易的资料集了。
  后续,如果有需要,再继续丰富就好,先试试水再说。
  宿舍其他人回来的时候,姜斌还在埋头整理资料。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满满的写了好几大张,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等,他把每一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浓缩总结,以便于考生的系统知识梳理。

  与此同时,他还准备整理出高考数学120个常考必考题型,囊括所有知识要点。
  再配上十套试卷,这样内容才比较丰富饱满,凑够一套复习材料绰绰有余。
  不过,考虑到油印机蜡纸的书写难度,估摸稍后还得进行删减。
  曹景行几人进门的时候,看到姜斌认真苦学,不疑有他,心下还很肯定他的学习态度端正。之所以有这样的先入为主,是因为最近几次的测验,姜斌的考试成绩都是遥遥领先,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要是让姜斌知道大家的想法,估摸他得无地自容了,他之所以领先真是占了上辈子的光。
  曹景行几人可不知道这些情况,而是一进门就给姜斌带来了好消息。
  “小姜,今天系里通知了一个好消息”,张继伟一如既往的嘴快,笑眯眯的对姜斌说道。
  正在写资料的姜斌瞬间来了兴趣,扭过头看着张继伟,那意思很明显,“你继续说啊!”
  “校办工厂解散了”,刘建武可不给张继伟‘吊胃口’的机会,张口就冲着姜斌就漏了底。
  “嗨,我说老刘,你也给我个机会考考咱们班的学霸”,被揭了底的张继伟一阵懊恼。
  姜斌瞬间意识到这种调整带来的变化,道,“那不意味着老教授们都能回来了?”

  “我就说小姜脑子快嘛,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曹景行一阵夸奖。
  要知道不少学生一直受到第三代“老师”们的摧残,痛苦难言,所谓天下苦秦久已!
  而现在这种状况终于要改变了,唯人才、能力上岗是大家一直期待的,姜斌总算知道大家为什么一进门就那么开心了。
  学校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周一的计算机原理课就迎来了新面孔—李敬庚老师,替代班主任郑培发。这个调整倒不是班主任能力不行,而是班主任的课太多,以后就专心教数学了,这也是一种减负的合理变化。
  李敬庚老师,姜斌是很熟悉的,可以说是后世业内软件、算法方面的顶级专家,还有一点就是未来几年他会参与创建深圳大学。
  上辈子在南方创业的时候,姜斌也是多次登门求教,为了搭上关系,可是费了不老少的经历。而现在丝毫不用费精力,就能有相熟的机会,果然跟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是有好处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