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13节

作者: 挂甲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半决赛面对大热门法国队,没有人看好西德,无论小组赛还是前两轮淘汰赛,德国人的表现都不怎样;而对手则是新科的欧洲之王,中场四大天王当时名震天下,领衔的普拉蒂尼已经破纪录地蝉联三届金球,特别是他们先后将卫冕冠军意大利和另一大热门巴西队淘汰后,全世界都相信他们会与另一半区的阿根廷相会于决赛,而普拉蒂尼与马拉多纳的直接对话更将谱写出一篇名垂青史的恢弘画卷。

  然而,德国人并不甘于只担当配角,开场后不久,布雷默就利用任意球得分了,大举反攻的法国人总是找不到得分的感觉,帕潘、罗什托两大中锋呆坐替补席(具体的原因大家去看前面的法国篇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心理因素,四年前的阴影令法国人患得患失,总是无法表现出面对意大利和巴西时的从容洒脱。
  终场前2分钟大举压上的法国队又被沃勒尔利用快速反击再下一城,彻底回天无术。
  谁是本届大赛上最出色的西德队员——门将舒马赫,他的神勇多次拯救了摇摇欲坠的德国战车,这也让他力压埃尔克耶尔、普拉蒂尼、莱因克尔、布特拉格诺等诸多名将获得了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的银球奖,仅次于最终登基球王的马拉多纳。
  然而决赛中,舒马赫在防守任意球时出击不当,被阿根廷的中卫布朗顶了个空门,被迫压出去打的德国人开始被阿根廷人频频快速反击了。
  呵呵,大家想想02年的卡恩,几乎从头到尾都是被舒马赫灵魂附体,一路神奇的表演助球队杀入决赛,最终却出现失误送出争夺冠军的可能。
  客观评价86年贝肯鲍尔的这支国家队,其实不比德瓦尔时期有多少进步,但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利用这个亚军稳定了军心,也稳固了自己的位置,同时布雷默、马特乌斯这两位新人(或准新人)的表演也会让他眼前一亮、心有所动吧。

  (五)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墨西哥归来之后,贝肯鲍尔的最大任务就是迎接在西德本土举办的88欧洲杯,也正是在这届比赛上,虽然东道主在半决赛里被重新崛起的荷兰人复仇,但凯撒大帝已经成功地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班底,也为两年后的问鼎世界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说88年的西德阵容。
  门将位置上,世界杯功臣舒马赫本来就一直与贝肯鲍尔关系不佳,世界杯后他又出版了那本名为《开场哨》的自传,引发轩然大波,当然在国家队也呆不下去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伊梅尔得以出头,这位年少成名的门将1980年还未满20岁时就入选国家队了,每次大赛都是舒马赫的替补,在二十七八岁的当打之年总算熬出来了。
  问题是他在88欧洲杯上的表现实在是平平,同时科普克、伊尔格纳等人开始快速崛起,伊梅尔成为了西德门将史上最短的流星。

  在中卫人选上,球队已经全部换血,两大铁汉科勒尔、布赫瓦尔德(后半程因伤被博罗夫卡代替)各自占据了一个位置、老替补队员33岁的赫格特打上了主力担任清道夫。
  左路的布里格尔已经退出,由布雷默来打;右路本来已经有了86世界杯的主力贝特霍尔德(后来的90世界杯正选也是他),但在本次欧洲杯上,身体健康的他只打了第一场,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看过90世界杯的朋友应该看出,2年后夺得世界杯的那条后防线基本成型(90意大利之夏唯一的变动就是奥根塔勒代替赫格特)。
  在中场,一开始马特乌斯还是后腰,马加特已经挂靴,托恩穿上了他的10号球衣,与再次被重用的利特巴尔斯基担当攻击型的前卫,双前锋则是沃勒尔与克林斯曼。
  首场被意大利1-1逼平后,贝肯鲍尔果断变阵,拿掉了贝特霍尔德,换上了罗尔夫,但这并非是贝特霍尔德表现不佳,而是因为凯撒大帝有更冒险、更激情的计划。

  罗尔夫是个防守型的后腰,他上场后马特乌斯得到解放,与托恩组成一个类似双前腰的阵型,而利特巴尔斯基则专门司职边路,与布雷默左右呼应(有意思的是更多的时候是布雷默改打右路,利特巴尔斯基以左路为主)。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变动,布雷默虽然助攻很凶猛,但毕竟后卫出身的他还会回去防守,利特巴尔斯基可是绝对的进攻球员啊,此阵法一出,西德队可就是再不是82、86两届那种保守稳健型的了,火辣的很啊!
  一般来说大多的352其实也都可以看成是532,防守时还会有5个后卫,只不过两个边后卫助攻的比较猛罢了,但像这次贝肯鲍尔这样直接弄一个边锋负责一条边路的,还真是有魄力。
  大概由于82、86两次亚军拿的都不是特别的服众,整个七十年代的那种强盛势头已经荡然无存,堂堂西德队不能总是靠死磨硬泡晋级呀?尤其这届欧洲杯又是在自己家门口举办,凯撒大帝必须拿出些能提升德国足球形象的招式来。
  必须承认,贝肯鲍尔还是很有办法的,这个新阵型不仅彻底打通了边路进攻的任督二脉,同时也激活了马特乌斯,本来此次大赛前贝肯鲍尔是想打造托恩为新核心的,老马的职责还是防守加辅助,但托恩和前任10号马加特一样,同样无法把俱乐部里的风范带到国家队(莫非因为他们都指挥不动拜仁帮?托恩成名于沙尔克04,88欧洲杯后转会拜仁,在拜仁效力6个赛季后又回到沙尔克04,为母队再效力8个赛季后退役),本次大赛之后,10号球衣又该易主了。

  变阵后的西德顺风顺水,连续两个2-0击败丹麦、西班牙,以小组第一出线进军半决赛,同时也实现了两次复仇,因为两年前的世界杯上丹麦曾经在小组赛2-0击败了西德,而西班牙更是在4年前的欧洲杯小组赛最后一轮用一个1-0令西德未能出线,直接导致了德瓦尔的下课。
  西德队半决赛的对手是荷兰,虽然荷兰人最终夺魁了,但其实它在小组赛里困难重重,直到最后一场比赛的最后一刻才惊险万分地拿到了小组第二得以杀入半决赛(详情第六章再慢慢说)。
  但足球就是如此,一进入淘汰赛大家就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之前的一切只是虚空罢了。你西德队不也是经常上演小组赛勉强出线、淘汰赛却一路亨通的好戏吗?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而且既然丹麦、西班牙已经还过了,该西德队还了。
  于是这场半决赛完全成为了14年前世界杯决赛的重演,只不过角色正好易位。

  74年那场比赛是荷兰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东道主西德同样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穆勒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这场比赛是东道主西德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荷兰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巴斯滕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宿命啊!
  虽然我一直喜欢橙衣军团,但客观的说,那届欧洲杯上的西德很出色,这场比赛的场面其实是在西德人的控制下的,他们并没输给荷兰人,他们只是输给了巴斯滕,全场比赛巴斯滕的机会并不多,但他两次单挑科勒尔取得完胜,一次造成科勒尔犯规、一次在科勒尔逼抢下将球打入,对于当时还未满23岁的科勒尔来说,教训惨痛啊。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为科勒尔说句公道话,那届大赛西德的中卫线十分不幸,小组赛里布赫瓦尔德就伤了,而在这场关键的半决赛的上半场,担任清道夫的老将赫尔格特同样因伤离场,三名主力中卫里面两人先后倒下,只剩科勒尔苦苦支撑,也够难为他了,他和亚当斯、达萨耶夫、希尔顿等人一样,成了88年巴斯滕神奇表演的牺牲品——那届巴斯滕剑下不死无名之鬼,斩落的都是一代名将。

  这场比赛还有一点要说一下,大概是进入半决赛了吧,贝肯鲍尔又有些求稳,他还是觉得利特巴尔斯基过于攻强守弱了,于是没有让他首发,代之以回防更积极的弗兰克米尔,但后者在攻击力上显然无法比肩利特巴尔斯基,直到荷兰人在将近80分钟时把比分扳平后,贝肯鲍尔才赶快换上利特巴尔斯基,结果利特巴尔斯基还没摸着几次球呐,巴斯滕就锁定胜局了,不知那时的贝肯鲍尔可否有几分悔意?

  虽然在家门口痛失夺冠的机会,但当时的西德上下对贝肯鲍尔和这支国家队还是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甚至超过了82、86那两支世界杯亚军队,贝肯鲍尔也对球队的阵容和打法成竹在胸,面对着刚刚击败自己的荷兰,还有两年前让自己梦碎的阿根廷,贝肯鲍尔心里发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