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14节

作者: 挂甲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两年后见,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六) 钢铁(德)意志
  1990年夏,意大利,米兰,梅阿查球场(AC米兰的球迷别生气,在举办世界杯这种国家队赛事的时候它就叫梅阿查)
  大概是上帝的眷顾,作为种子队的西德队如愿以偿的抽到了D组,小组赛全部在这个球场举行,也由于他们赢得了小组第一,又在这里连打了两轮淘汰赛,总共有5场比赛是在这里踢,爽翻了。
  为什么?因为队内的三大核心马特乌斯、布雷默、克林斯曼就是这里的主人,西德队几乎等同拥有主场之利。
  除了与荷兰队比赛时。
  说说本届西德队的阵容。

  门将上,年仅23岁的伊尔格纳担当主力,比他大4岁的科普克成为了替补,有意思的是 94世界杯后,才刚刚27岁的伊尔格纳退出国家队,三十多岁的科普克终于熬出头并一举成名于96欧洲杯。
  后防线上,奥根塔勒担任清道夫,布赫瓦尔德是铁定的一名中卫,但两年前犯错的科勒尔并没有在小组赛出场,顶替他位置的是既可以打右后卫又可以打中卫的贝特霍尔德。
  左路还是布雷默的天下,右路则是罗伊特。
  前卫线上,马特乌斯回到后腰,他的前面放上了两个新人,一个是脚法出色的新星哈斯勒,另一个则是工兵型的乌韦贝因,利特巴尔斯基和托恩则成为板凳。
  不过后面的比赛利特巴尔斯基还有机会,但托恩在交出10号球衣改穿20号后就基本沦为看客(但还是在关键的半决赛顶替乌韦贝因出场了一次)。
  锋线上沃勒尔配搭克林斯曼的组合自然被保留,里德尔成为了主要替补。
  从这套阵容里我们不难看出,一旦到了世界杯上,贝肯鲍尔还是要在稳妥之中再求进取。
  应该说这套阵容运转良好,首战南斯拉夫就以4-1大胜,接着5-1轻取阿联酋(如果没有89年的黑色3分钟,这个位置很可能是中国队),稳获出线权后1-1打平哥伦比亚确保了小组第一。
  拿到了小组第一,可以留在梅阿查,但问题是,上门来挑战的另一个小组第二却是——荷兰人。

  这场八分之一决赛的详情以后荷兰篇里面再细说,这里只说一个情节:在这场比赛里贝肯鲍尔重新启用了两个人,一个是小组赛偶尔替补出场的利特巴尔斯基,另一个则是小组赛一直枯坐板凳的科勒尔,科勒尔的任务呢?——去盯两年前让他颜面尽失的巴斯滕。
  ……
  这场比赛后,颗粒无收的巴斯滕无奈地说:“科勒尔是我最不想遇到的后卫,在他面前进球是很难的工作。”
  走出阴影的科勒尔也从此成为了九十年代最优秀的中卫,我印象最深的就是97年欧冠他率领多特蒙德淘汰曼联之战,两回合都没让红魔进球(主客场两个1-0双杀),曼联多次疾风暴雨般的进攻都难奈科勒尔领衔的后防,坎通纳又摇头又叹气郁闷之极。
  说回西德队,就凭科勒尔这步棋,贝肯鲍尔的魄力和眼光也值得一赞。
  与荷兰队比赛后,科勒尔坐稳了主力中卫,贝特霍尔德回到了右路,罗伊特又成为了板凳。

  前卫线上,利特巴尔斯基则开始与哈斯勒轮换首发,贝肯鲍尔似乎不太愿意他们两人同时出场导致前卫线重攻轻守。(直到决赛他们才得以并肩作战,大概贝肯鲍尔觉得四名队员停赛的阿根廷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吧。)
  接着说四分之一比赛,西德队凭借一个点球波澜不惊地淘汰掉捷克进入了半决赛,大家相信吗,这是从82年开始连续三届世界杯里西德人得到的第一个点球(但他们被判罚过至少4个点球)。
  接下来就是英德的半决赛大战,那是我个人认为90世界杯里全部52场比赛里最精彩的一场,西德众将我已经介绍了,英格兰的加斯科因、莱因克尔、瓦德尔、比尔兹利、普拉特、皮尔斯、希尔顿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啊,连板凳上坐的都是布莱恩罗布森、巴恩斯、大卫西曼……
  印象最深就是两个队打得激情四射、拼抢十分凶猛,但是又惺惺相惜、对球不对人,十分有那种欧洲古典骑士的风度。
  英格兰点球失利后,加斯科因和老马一样,哭得像个孩子,其实他们两人挺像的,既拥有让人叹为观止的足球天赋,又始终是个长不大的顽劣恶童。

  连续三届世界杯,西德都是在半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点球淘汰对手,除了82年对法国是6罚5中,86年和90年都是4罚4中甚至不需要罚第五轮,同时这三届世界杯里德国人先后16次站在12码点上(点球决胜时14次、正常比赛中2次),其中15次准确命中只有1次罚丢——钢铁(德)意志啊!
  决赛不多说了,前面阿根廷篇讲过了,谈一个趣事,这已经是西德人连续第三次杀入世界杯决赛了,队伍中只有马特乌斯和利特巴尔斯基是三朝元老,但老马在82年时还是去感受气氛的板凳队员,利特巴尔斯基才是绝对主力,问题是86年时贝肯鲍尔不重用利特巴尔斯基(据说也是因为他和舒马赫走得太近、与拜仁帮水火不容),因此虽然90年决赛时这位边路奇才得以出场,但很遗憾地错过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都出场参加世界杯决赛的球员的称号。

  4年后的洛杉矶玫瑰碗,冠亚军决赛中巴西队首发出场的约金霍意外受伤中途下场,卡福得以替补出战,谁料由于巴西人又连续进军98、02两届决赛,约金霍的受伤成全卡福夺走了夲可以属于利特巴尔斯基的这一纪录。
  卡福的记录恐怕要保留一段时间了,现在还有哪支球队能连续三届世界杯都进入决赛?说不定还是巴西,起码2010年、2014年都有希望。
  (七)尾声
  在整个八十年代(80-90),由于舒斯特尔的自我放逐,西德足球的代表人物无疑是下面两个,前鲁梅尼格、后马特乌斯,但我还是偏执地欣赏着布雷默。
  这位全能战士在中卫、左后卫、右后卫、后腰、边前卫的位置上都应对自如,其左右脚技术的均衡难得一见,作为一名右脚将,他可以非常娴熟地用左脚下底传中,更为神奇地是,他用左脚主罚任意球、角球的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右脚,因此西德队所有的前场定位球、角球无论位置在哪里都由他一个人的两只脚包办(在其主罚前对手根本无法预判他会用哪只脚来罚,球会向内旋还是外旋),这是我看球30年来没有在其他任何一支球队里看到过的。

  除了轮番用两只脚为队友们提供炮弹,这位后卫队员还拥有很强的得分能力——而且都是关键球,86、90两届世界杯半决赛,西德战胜法国也好,能与英格兰打到点球决胜也好,都来自于他的进球。
  马特乌斯在其大出风头的90世界杯里共打入4个球,其中3个来自小组赛里对南斯拉夫与阿联酋的大比分;布雷默共打入3个球,全部在淘汰赛,分别是2-1淘汰宿敌荷兰的第二球、半决赛1-1打平英格兰的唯一进球(后点球4-3取胜)、决赛1-0战胜阿根廷的唯一进球。
  说到对阿根廷的那个点球,本来球队的点球手是马特乌斯,但他拒绝主罚,自称球靴断了颗钉子,怕踢不好。
  有人说老马怕承担责任,我觉得没必要把人想得那么坏,我宁愿认为这是上帝的成全,成全布雷默享受那份光荣!
  ……

  后来德国统一了。
  没有西德队,只有德国队了。
  表面看来,大量东德足球人才的涌入应该会让已经很强大的西德队如虎添翼,但不知为何,德国足球在一点一点退步,更诡异的是,前东德球员们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命运多舛。
  多尔和基尔斯滕总是无法融入国家队,好不容易有一个冒出来的萨默尔,结果不到30岁就因伤黯然挂靴。
  新世纪的球员里,巴拉克是著名的万年老二,02年在四条战线冲击冠军全部失利(德甲、德国杯、欧冠、世界杯),后来总算在拜仁拿到了德甲冠军,结果转会切尔西后又连续收获英超亚军、欧冠亚军、国家队里的欧洲杯亚军,直到今天夏天才总算收获了一个足总杯。
  还有令人痛惜的恩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