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真实残酷的生活,催人奋进的故事)》
第15节

作者: 快乐注册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们很幸福哦,要好好把握机会。”她像关心自己的员工一样嘱咐着阿凤

  …………
  接下来我们聊了很多很多,有关于地产的,有管理的,顺便还聊到了她看的书。呵呵,后来我叫她姐,她叫我小弟。文中尽量还原陌生拜访的原理,有一些更专业的细节和谈话就省略了。
  这个客户到10月份的时候顺利合作了。在回去的路上,阿凤被完全震撼了,她说当时被吓的紧张的要死。总结了一下这次陌生拜访的经验
  1、陌生拜访要直接找到最里面,最大的一间办公室,最好是门上面写着董事长或者总经理
  2、事先想好碰到前台时要如何绕过去
  3、脸皮要厚,随机应变。

  4、不要紧张和害怕,很多客户就是以这种冷漠还筛选合作伙伴的。
  5、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打动客户
  ……

2008-9-6 10:36:00

  53
  7月的武汉是极闷极热的。都快2个月了,我还是不太习惯这种天气。
  有一天上午陪小陈去武昌见客户,还没谈完,阿凤打电话来说有个客户要她过去签合同,希望我能陪她一起过去。还好客户也在武昌,赶紧一个的士打过去。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阿峰又打来电话约了个汉口重要的客户。忙到下午4点多的时候,终于可以回公司了。
  回公司的路上坐的是一个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极其闷热,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热气,挥之不去,驱之不散。武汉像一个大蒸笼,笼罩着我们这些苦苦奋斗的人们。车上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动一动。每个人身上的汗像刚从桑拿房出来般澎湃。我知道我已经挺不住了,心里有个声音不断的提醒我,我是他们的支柱,我不能倒在他们面前。更不能让他们知道。我想,这种现象正是传说中的“中暑”。车到青年路的时候,我让阿峰先回公司了。勉强走到医院门口,几乎晕倒。

  躺在病床上,沉沉睡去。当护士叫醒我的时候,夜幕已悄悄降临。9点多了,吊了几瓶水,身体恢复了一些力气。但平时很轻的包似乎也变的重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回公司,我知道的,我没有时间休息。大把的事情等着我回去做。什么叫着身不由己?我对自己苦笑着。
  点燃一只烟,我要思考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要我这么辛苦,这里没有什么朋友,几乎什么都不熟悉的城市?每天强装职业的微笑,拖着疲乏的心身,步履维艰。隔着玻璃,抬头望明月,一些久远的记忆在脑海里浮现。在笔记本上,我写了下面的文章
  《我的丝瓜情节》
  喜欢丝瓜,并不是喜欢它特殊的味道,而是丝瓜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96年的中秋节,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回家过节了。而我,四顾茫然。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到家里,三层楼的大屋里,家徒四壁,极度空旷、黑暗。没有水,没有电。柴米油盐什么都没有,没有一点生机。从邻居家要了一根丝瓜,胡乱做了丝瓜汤。捧着这碗汤,我到了顶楼。抬头望月,我和冷月一样孤单。

  没有亲人在身边,没有月饼,没有欢笑。冰冷的月光洒在身上。父母带着年幼的弟弟在广东打工。为了砌这个房子。家里欠下了巨款,每次很艰难的交学杂费,从来没有钱买衣服,没有钱参加同学们的活动,我只能自卑的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丑!一口丝瓜汤,一口眼泪!依稀的灯光下,遥望远山,远山在沉思。那一抹丘陵的轮廓,象征着这个村落的贫穷。难道我要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像祖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咽下那些眼泪,我攥紧拳头。狠狠地打在墙上,我要努力学习,跳出农门。让我们一家可以团聚。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热血为证!!!明月为证!!!
  2000年大一暑假,辗转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到家中。那一眼,永远无法忘记:父母亲佝偻着身躯在工地上忙碌着。巨大的劳动量,让他们过早的两鬓斑白;该死的债务,让他们终日愁苦。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老了。而我长大了吗?我能帮家里做点什么?他们还在用自己的血汗供我念书、还债!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给我做了一碗丝瓜汤。还加了一个鸡蛋。我知道,这是家里最好吃的东西了,这是一个母亲对远游归来的儿子最真实的爱!

  我转过身,默默的吃,默默的流泪。看到父母的辛劳,我心在滴血;可是,他们一直很乐观,他们坚定的劳动着;他们坚信,有一天,我们会还清几十万的债务;他们坚信,有一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我。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幸福要靠自己!
  如今,那些苦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我们家庭,用自己的双手摆脱了十几年数十万元债务。回过头来看这段异常艰辛的路程,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我们不屈的信念。
  一个人有信念,必定出息
  一个家庭有信念,必定幸福
  一个团队有信念,必定强大

  一个国家有信念,必定辉煌
  一个民族有信念,必定强盛
  喜欢丝瓜,这辈子都离不开它!
  合上笔记本,放上一曲《不再犹豫》。我又充满了动力,我看到了墙上的战略部署图,那里有我的信念,那里是我的梦想。未来肯定还有更艰辛的路,没有什么可以感慨的。这个社会不需要感慨,只以成败论英雄。如果没有结果,再多的苦劳也创造不了生产力。我不是可怜虫,我要大踏步的往前走。
  “啊……”激情的吼声撕破武汉的夜空,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出我双手握拳,坚定不移的身影……


2008-9-7 12:13:00

  54
  7月份基本上就是在立即见到武汉市所有的地产开发商的理念中度过。到了7月底,整理我们所有的客户资料时,我自己都被感动了。结果只能说明一句话,业绩是被要求出来的。6月中旬到7月底短短50天不到,我们这几杆鸟枪一共见到了300多个客户。40多个汽车客户。
  于是,我写下了8月份的工作计划,第一:亲自开发金融客户。第二,对地产客户进行深耕细作。第三,进一步研究汽车市场。
  对于汽车市场我很着急,已经一个半月了,还没有出一个单。那天我把小陈叫了进来。
  “你感觉汽车市场怎么样?”我问小陈
  “还可以吧,我们在深圳有很多合作案例,但是在武汉还没有成功案例。”小陈带着微笑回答
  “你去把你的名片夹,所有做业务的笔记本都拿过来我看看”
  “拿那个干什么?”小陈居然反问我

  “要你去拿就去拿”我有点生气,不想和他解释。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难道我不是在帮你提高能力么?他已经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一会他就把东西全部拿过来了,我发现客户量的积累没有问题。逐渐翻开他的名片夹,都是一些策划经理或者策划师之类的名片。40多张名片里,只有三个老总的名片。其中有2张还是我带他陌生拜访见到的。
  我知道了核心问题所在,但我暂时不想告诉他。
  “来,我们来做个模拟,看看你的面谈水平怎么样了。需要准备时间吗?”我想检测一下他的销售技巧
  “我思考一下。10分钟就好了”小陈又跟我嬉皮笑脸
  模拟过后,发现他的面谈水平,销售技巧还可以。于是我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询问他的跟进方式。跟进时间。完了以后,发现这是一个很自大的家伙,跟进做的很不好。大部分客户第一次面谈感觉和客户的关系不错了。就很少做跟进,少部分客户第一面谈没谈好的,基本上就放弃。只有极少数他认为有可能成交的客户,才用心做跟进。

  我无语了,这是做业务最初级最初级的阶段。这样做下去,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凭运气出个单我就阿弥陀佛了。
  问完他所有的问题以后,我的脸色很难看。
  “今天晚上你回家以后好好思考没有出单的原因所在,明天我再和你分析。一定要分析出很客观的原因”
  小陈带着郁闷走了。我客观的分析了一下他。小陈的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是很好的。这个我以前和像,但是他喜欢耍小聪明。并且不能真正吃苦。依赖性太强。
  第二天下班以后,我又把小陈叫了过来。
  “知道汽车为什么不出单了吗?”我问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