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
第33节

作者: mr6369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列车上可以看到铁路沿线很多正在建造的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别墅和民居,我深刻感受到:虽然匈牙利与苏联是近邻,但房屋的造型和建筑风格却迥然不同,不知是因为应对那里冬天降雪量异常大,避免积雪压塌了屋顶,还是怎的,匈牙利的乡间别墅和低层民居的屋顶大都非常尖陡(似乎应该称之为哥特式?),这不由使我回想起,我在小时侯看到的父母给自己买回启蒙用的西方童话连环画(小人书)里面的房屋屋顶就是这个样子,另外让我感到很稀奇的是匈牙利的建筑用砖,制作非常细致、精密,使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非常惊讶,感觉它根本不是粗糙的盖房子的砖块,而是如同精装的儿童玩具积木块一样,它们大约一立方米大小的体积是一个包装单位,下面是便于用叉车搬运的托板,外面用透明塑料布覆(苫)盖着,与中国的多少年一贯制的糙砖劣瓦真有天壤之别。

  可能因为匈牙利国家小,而人口相对不少的缘故,因此坐在列车上往外观看,匈牙利国的人口密度比较苏联要大多了,虽不能说匈牙利的住房、建筑物比肩皆是,但行进的列车外经常是一片又一片居民区掠窗而过。
  说到这里,不能不对于匈牙利的大概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据有关资料介绍:匈牙利位于欧洲中部喀尔巴阡盆地的多瑙河中游中原,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 9.3 万平方公里,人口 1062 万(1990年统计数字),人口密度114.19人/平方公里,(与中国135.42人/平方公里数字差不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2%。
  公民受教育和文明程度较高,文化体育事业高度发达。
  续第 1462楼:(更新)
  匈牙利全境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冬季气温平均 -1~3℃,夏季 20~26℃,年日照时间近 2000 小时,降水适中。这是一个风景秀丽,土沃水美、资源丰富的国家。

  共有植物 2165 种,自然植物覆盖率较高,野生动物有 3.2 万种。秀美的多瑙河由北穿南,内河及巴拉顿湖(欧洲第一大淡水湖)鱼产丰富、环境恬静、按季换景,是欧洲的“天府之国”。
  矿物有铝土矿、煤、石油、锰、天然气、铀等。
  铝土可靠储量为 1.5 亿吨,居欧洲第 4 位。地下热水蕴藏丰富,分布在全国2/3 的地区,平均温度达 98℃。
  全境古堡林立,名胜众多,通讯、交通事业发达,来到匈牙利的华人无不赞叹匈国的自然景色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有人还比较了一番:中国虽然景色也美不胜收,但人口太多;苏联虽然地广人稀,但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欠佳;西方生活水平虽然高,但中国人去西方挣钱不易,生存太难。综合来看,匈牙利适合普通中国人去谋生。
  匈牙利主要民族是马扎尔族(匈牙利族),占全国人口的 98%,讲马扎尔语,属芬兰—乌戈尔语系,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布达佩斯的的自由市场上,在买卖清淡购货客人不多的时候,我曾问过当地的居民,他们对外不愿意说自己是匈牙利(Hangary)人,而更喜欢称自己是MAGYAR(当地人准确读音:骂加陆)人。
  早晨7点左右,列车上的乘客陆续有人起床洗漱,我也乘人还不多时,去位于车厢一端的厕所兼洗漱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然后回到自己包厢铺位,吃了点昨天晚上在苏联餐车特意多买了预备今天早上当早点的面包。
  再看他们三个人还没有睡醒,我也没有叫他们,任凭他们继续酣睡,直到8点多了苏联女列车员挨个包厢回收旅客的卧具时才把他们叫醒,那位女列车员在收走每个人的毛毯、床单、枕套等卧具以后,又拿着那个皮夹子逐个发还了各自的火车票。
  我招呼他俩该起来收拾整理一下,并抓紧时间吃点东西,因为目的地布达佩斯车站快要到了。他俩尽管已经睡了好几个小时,但好像睡意还意犹未尽,但当听到全车厢的乘客似乎都已经在动作起来了,只好有些不情愿的爬了起来,在例行的洗漱整理一番后,王明月倒是坐下来吃了一些面包,而梁秋生则什么也没吃,与同包厢的那个苏联人坐在铺位上在互留今后联系方式。

  看着国际列离布达佩斯火车站越来越近,我的心情虽然没有先前乘坐国际列快到莫斯科车站时那样紧张,但多少也还是有些忐忑,心里不禁在琢磨:今天周伟他会到车站来接我们吗?因为尽管10月3日晚间周伟从匈牙利住处打电话到莫斯科《日出》招待所时,我们已经向他通报了我们将要乘坐的国际列开行日期、车次、车厢号等情况,并提出让他到时去布达佩斯火车站接站的事情,但时间距今已经好几天了,他会不会把接我们的事情给忘记了或是临时让其他的事情给绊住了呢?……

  续第 1463楼:(更新)
  正当我在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国际列明显开始减速了,再看窗外的情形,原来国际列已经逐渐驶入市区了,又经过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运行,猛然间感到包厢周围的光线突然黯淡下来,原来列车驶入了一个类似大候车室的高大房子,并最终慢慢停住了。
  就这样,我们一行三人10月4日晚从莫斯科基辅站开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第69次列车直达国际列车于10月6日9:15抵达布达佩斯中央火车站。(我把这个时间,同样及时、准确地记载了在我那个曾记载:“91.9.29  14:00被抢皮夹克一件”记录有关当时“淘金”商业活动的小本子上。
  
  续第 1464楼:(更新)

  (2)难忘的布达佩斯一个月
  就在我们正带着自己的东西准备随同车厢的乘客一起下车往站台走的时候,看到了周伟站在站台上,用手拍打我们包厢的车窗玻璃,在他旁边站着另一个中国人,我们也连忙与他们招手,见有人来接站我们心里都踏实了,由于我们携带的东西相对我们车厢其他乘客要多,因此我们索性不着急下车了,让其他乘客先走,我们包厢的那位苏联人因为没有行李,他就在和我们三个人一一握手道别后,先行下车走了。

  其实也没有几分钟的时间,周伟趁下车的人流已经稀疏,上了列车到我们包厢来了。因为我和周伟的父亲是同事又是好朋友,所以周伟尽管是年也有三十来岁了,但他一直称我叔叔。
  一见面他一面与我们三个人挨个握手,一边说:J叔,您终于平安过来了,由于近来匈牙利有关当局对于中国人大量涌入产生疑虑和忧患感,因此时常在其各边防检查站堵截、查禁中国人入境,没见到您之前我还一直担心呢,生怕你们被截在边境不让入境。现在好了,咱们现在就回住所去。
  接着他把我们三个与一同来的那个中国人介绍,相互认识了。
  那个人叫方胜利,也是北京人,当时年龄与周伟差不多也有三十多岁了,戴一副1千来度的近视镜。开始他还有些端着劲,后来听我致谢,道了辛苦,并听说我带了北京二锅头,态度逐渐缓和了。
  续第 1466楼:(更新)

  我们拿着行包走下车厢,此时列车上的外籍旅客(包括匈牙利人)下来后已经差不多走光了,仅剩下中国人在倒腾、搬运货物。除了偶尔有中国人在大声说话或叫喊外,诺大一个公共场所,静悄悄的。
  站台上很多人默默注视我们,面无表情。
  说起对匈牙利人的第一印象,见过不少文章介绍:匈牙利人内敛,不事张扬,很少看到他们开怀大笑,即使你想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也往往会被他们的严肃吓得改变了主意。并说布达佩斯被称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确实当你在布达佩斯的人行便道上漫步时,很难听到鼎沸的人声和汽车司机按喇叭的声音。
  不过,这座城市看似静寂,却孕育着勃勃生机,有着匈牙利人特有的精、气、神。
  下到站台上我才仔细观察了一下布达佩斯中央火车站(东方火车站)的情景。这个车站规模不算大,设施简陋,光线黯淡,看来建造年份已经比较久远了,与那些现代车站建筑相比不是富丽豪华,但非常简洁实用,真可谓是朴实无华。
  续第 1467楼:(更新)

  这幅照片是近来在网上下载的,时光一晃已经又过去了近20年了,但布达佩斯中央火车站的情景除了显得更破旧,连门窗的油漆都依旧是那时的颜色。
  但是有一点显得有些让人费解,即这个车站的规模似乎太小了,仅有四条列车的铁轨,也即最多只能停靠两列火车,但后来待得时间长了我才逐渐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布达佩斯与莫斯科火车站的设置差不多,它也分置了三个火车站,按去往方向不同分别为东、西、南三个站,從位於佩斯側的東和西火車站出發有与歐洲25個首都的48列火车直接连接。布達側的南火車站主要經營國內列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