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女生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第13节

作者: 千岛之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明明在克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但是为什么海南旅游岛概念一出来,马上所有人都马不停蹄跑过去了?大家不都是被房地产市场给铲了一下吗?不知道潘石屹会怎么想,当初他就是依靠炒海南地皮挖到了第一桶金,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去炒房的人不再是以往的国际过客,或者度假一族,而是为了倒手卖出去的闲钱一族。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因为资金不知道怎么升值了,没有投资工具了,于是大家通通一窝蜂去寻找所谓的增值预期,搞得海南省委书记气得想上吊。估计这次全国两会最痛苦的莫过于这位老人家,没有打预防针,赤膊上阵扛大山,结果被马蜂蛰。

  铁公基的概念在4万亿的落实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意义,即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铁路的壮举就是武广线,马上出现了“被高速”的现实;马路的广州版本就是逃离城市,到处施工开肠破肚;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农民们纷纷“住”进新房,可是农民工却在异地打工,被采访的农民真是安分地待在老家呀。这这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里先要说说四万亿投资项目怎么来的,有一部分确实是原来没有财力囤积下来,这回好机会就可以立马上马,但是有些真的需要吗?很多地方的领导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向上争取资金”,不管是多大、多小的官,往往招商引资的能力就在于“争取”二字上。更为有意思的是很多身份把此次机会表达为“多备案、储项目、快启动”,前面我说过了四万亿不是一下子全丢下去,而是循序渐进的,所以这些资金的使用,或许说的好听点叫借用,不好听点地叫挪用,就渐渐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了。原本说是征地建水库,但是到底征多少,补偿款是多少,最后水库有多大,又有多少地收回来进行国家储备,最后再招拍挂上市。这里面的奥妙,我不懂,不知道你看明白了没有,这就是四万亿,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开始具体破译铁公基密码。
  首先是铁路,这有两种一种是快速的高铁一种就是现有铁路体系。先讲讲现在的铁路体系,铁路可以说是我国运力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一国交通运输能力如何可以看看他的铁路发展状况。这里把城市地下铁先排除掉,因为如果和国外比较的话,你会发现我国真的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太初级了。我国的铁路运力天生比较体弱,这一点从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用在铁路上的比例就可以知道了,一方面我国的铁矿本身并不能排上富裕排行榜,所以大量进口国外的矿石,但是主要进行加工为主,并且国家鼓励出口退税,所以钢铁的国内消耗量和别的国家比起来就很可怜了;另一方面,钢铁产量大但是增值比较小,并且处于高耗能、高污染的倾向,所以真的是一种保GDP而作下下之策,也是国际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能源掠夺的变相方式。同时,铁路有一种比较天然的垄断性质,所以没有竞争机制,票价居高不下是必然的结果。但有一点要澄清,很多人抱怨火车上的商品太贵,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火车是主营业务,而至于销售中的增值税是不可抵扣,所以他要交比较高全额营业税,至于他为什么不给你发票,是大家的维权意识比较薄弱,同时要说的是一般消费者可以上法院上诉,但是火车上的纠纷只能当铁道法院,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国多制的奇妙事件,法制原来也可以不一样?

  讲完铁路体系,然后来说明铁路建设到底带来了什么。电视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每次出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路是公路、铁路,还是最最关键的思路。可是最后发现这是一条电路,而且马上短路。很多人在问,为什么铁路不可以承包或者市场化,这个东西回顾到近代史,大家就会发现八国联军都喜欢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铁路,一方面方便进入腹地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运送兵力进行作战,这个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运送军力是一样的。铁路的垄断有国家战略需要的因素,大家记得每年的新兵入伍就是通过铁路来运送的,所以绝对不可能放开铁路这个市场。那么一条铁路到底给一个地区带来多大的作用呢?我们不可否认,铁路给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商机,起码火车站附近的物价可以上升,同时解决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一旦扩大人口流动就可以进行土地开发,进而当地房价开始升温。对这种造福当地的做法,我还是承保留意见,为什么?首先一座火车站真的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吗?这就是一个伪命题的开始,大家不要忘了,在距今2-3年间中国铁路取消了多少了小站点,多少铁路职工调离岗位,全国劳师动众,不知道有多少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只不过现在为了一时的解决就业问题,或者是一时的兴起,就又开始制造新问题了。第二,当地的配套设施能不能跟上火车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个问题之前,其实还附带这一个前提,到底有多少客流量来进出车站?如果说兴建一座宏伟的火车站的成本无法被稀少的客流消化掉,那么这种火车站的意义又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必须花出去4万亿才对得起全国人民?第三,火车站的维护费谁来出?我相信在建这座火车站的时候,似乎大家都抱着兴奋地心情,想着造福老百姓。就像我说过了建航母容易,养航母难,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知道国家财政时候能追踪投资这些火车站,还是最后把维护成本落在当地老百姓的头上。最后,凭良心问一句,您觉得您建的铁路当地老百姓会去使用吗?你的车票钱都平摊了建设成本,涨价是必然的,这个需不需要物价部门进行听证,“被高速”好像也没有“被听证”的前兆,所以总结下来我看不懂。

  接下来说说比较现实的公路,比如高速公路和城区干道。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高速公路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无数的收费站上。曾经有一幅关于蔬菜进京农用车“绿色通道”的线路图,恐怖的收费站就像一个个迷宫一样繁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神木县大堵车的原因,大家都不想去收费的公路,所以就抄小路。曾经研究过一个课题,问:如果把高速公路费用加入到汽油,取消收费站,那会怎么办?师兄马上捅了一下,骂道,你不想活了,那让那些领导的子女没饭吃下岗,找死呀。突然觉得原来收费站就是一个解决就业问题的“好方法”,阿弥陀佛,不可再说破了。

  至于城区干道,我觉得无论如何要说几句。城市大堵车这是有车一族最最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超前的国外都没有解决之道,所以中国还在探索之中。有专家提出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和欧美、日本学习减少车辆使用率,CC**曾经还专门为这个问题做一期节目,当时就觉得苦笑不得,为什么我们买车就不能用了?一个城市道路不完善,难道是开车人的错,不是规划的问题,似乎所有不对都是老百姓造成的,这就是不负责的表现。我很怀疑老百姓能隐忍到什么时候,为什么我们买车就不能使用,即使是现在单双号,但是堵车的问题改变了吗,依然没有!这不过是偷换了一个概念,或者因为单双号出行不方便,所以比较富裕的人可能会购置新车,正印证了发展汽车行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国家鼓励车辆生产,却没有在鼓励车辆行驶背后的道路建设,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国家在想办法解决,那么二线城市呢?

  除了堵车,还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您的城市道路有没有在开肠破肚?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最好在我们的城市道路上装个拉链,水管、排污管、电缆、电信、煤气等等这样才可以应付他们无休止地挖地的爱好!其实这是上一个比较善意的建议,如果是我,那么我会问您觉得你在重复建设中获利多少?这里我不点名道姓说说某一个省的可笑情况,这个省为了保持常年全国公路建设名列前茅的成绩,就在城区里不停地修路,似乎所有的工作就今天修这条明天修那条,等全部修了一圈再从头再来一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