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当下》
第4节

作者: 不苦不乐
收藏本书TXT下载
  * 【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从本体上讲,入世、出世没区别。真理无处不在,不是只在庙里面。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把人做好了,也就成佛了。虽然在佛经里面没读到,但是我猜佛要我们积极认真但是又不着相的做事。为什么要积极认真呢?因为做事就是修行!另外请注意,佛法不仅仅指导大家的心理与思想,同样能够指导大家的方法与手段。

  * 【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思想意识、理论、见解上,没有任何有为的东西。而实践中,不去逃避任何一样。
  * 没有实际考验的修行是靠不住的。坐怀不乱才是真君子。
  * 凡事无绝对,绝对是边见。
  * 不要着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如何在世间应用佛法的道理?
  首先,我们要通过佛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多读佛经,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实践【真空】与【缘起性空】等,理解后可以升起正信,可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它可以指导我们如何看事情、如何做事情。当然‘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深浅’,即使我们不能成佛,即使理解的浅,一样可以帮到我们。
  我们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难免会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 老王什么都不如我,凭啥他做我老板?

  * 婆媳关系很糟糕,我该支持老婆还是支持妈妈还是完全中立还是和稀泥?
  * 公司公开竞争领导岗位,我要不要竞争一下?成功当然好,失败的话,大家还不把我笑话死。
  * 炒股票我该听老王的内部消息还是看专家推荐?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管用不?
  * 原子丨弹丨已经造好了,到底扔还是不扔?扔哪儿呢?
  * 现在这个社会,放纵的成本这么低,我老实了这么久,是不是也去快活一下?

  类似的问题,无时无刻不等着我们做出判断。有些问题可以用知识解决。可有句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同样,能用知识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小问题。因为现在的社会,信息、知识已经变得触手可及,还有多少东西在Internet里面搜索不到?获取做事的知识、技术已经非常容易了。也许再过几代,知识可以直接拷贝到人大脑里面。一瞬间就变成博士。

  当知道怎么做后,该不该做成了问题。
  怎么办?靠什么让我们在滚滚红尘里面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
  靠般若智慧!靠价值观、世界观!在我们没得到般若智慧前,一个好的价值观,也是智慧。它会指导你做人、做事、认识世界,也让别人认识你。人不怕走的慢,最怕方向错。
  三十而立,在我看来不是事业上的立,而是价值观、世界观的立。大多数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似是而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价值观,事情来了,自己无法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到老了,也还是一个老糊涂。
  以我为例,之前什么都怀疑,做事情正反两面犹犹豫豫莫衷一是。冥冥之中好像在寻找一个真理。学习佛法后,随着理解的越来越多(当然不懂的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了自己价值观。前所未有的安定,心终于平静了很多,看什么都越来越顺眼了。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其次,人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反省自己,改变自己。
  要跟自己过不去,要对自己下手。不停检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实相不相违背,随时修正。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随时知道自己思想的来龙去脉。
  反省与改变,这个更多的是布施里面的内布施,把自己的不好的习惯、思维定势、不好的思想布施掉。
  可是我们的借口经常是:

  我从小就这样,受不得气!
  我年纪这么大了,脾气改不了了!
  第三,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一切从主观出发。
  这就是佛法里面的去掉我执。要无我。有了我执,就有了烦恼,做事的时候,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理解无我,也就理解了众生平等。不要瞧不起乞讨的、小姐等,可能他们的心比我们更高尚。也不要瞧不起比你穷的、级别低的人。对比你富有、比你有地位的人,也不必过份仰视。

  大家可以多看看给郭德纲捧哏的于谦。每次看他的表演都感叹,他已经是舞台上的佛了。
  第四,不要着相,不要绝对化
  我太胖了,眼睛又不好看;
  我要做个孝子;
  我要做个好丈夫;

  我不能说谎;
  我要公司都认可我;
  我要成为中国首富;
  王总在董事会说我坏话,哪天我要让他下不了台。
  就冲着小王这一句话,我看他就不会有啥出息。
  这些都是着相。
  时刻记得,凡是我们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相,不必执着。
  但是,佛说【真空】与不着相,可佛没说让我们做事不必认真啊。佛说的不着相应该是平和、认真、积极、无为的做事,但做事情的:
  方向不着相:比如我一定三年内成为日语同声翻译。
  过程不着相:比如思路、战术、技术等,不要执着某一种,认为某种一定行得通。
  结果不着相:成功了就飘飘然,失败就自暴自弃。
  总而言之:凡事我皆努力,成功不必在我。

  在每件事上,我们都要时刻清醒的分析,自己是否已经着相了。
  以上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入世操作时,需要智慧。
  一等人能做到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以无为的心、有为的手段去做事。亦正亦邪,为善为恶自在逍遥。一个字:难!要求境界太高,绝大多数人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吧,毕竟我们还没到那个境界,做的也不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毕竟我们工作更多的是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还没参破好就是坏,坏就是好,所以还是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少做坏事,少些坑蒙拐骗。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另外,用佛法的思路做入世的事情,不是让大家做烂好人,那是着相,着了‘好’相。那是违背佛法精神的。该培养就培养,该骂就骂,该炒人就炒人。但是事过不留。不要放在心上。骂完了,该帮助还是要帮助他。对事不对人!不然就是着相了。
  ———————————————————— 
  从佛法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随便举几个例子:
  我理解这个世界不是常乐我净,也不是苦集灭道,这个世界本性是【真空】。是不苦不乐。
  落网的贪官:他们享尽荣华富贵、权利的荣耀,首先是他们有福报,可是这个福报没把握好,获取的过程或享受的同时造了恶业,得到了现世报。无论如何,最后毕竟空。
  一个人如果成功了、享福了,要想到前面的一些善业已经得报了。善业越来越少了。

  一个人如果受苦受难,也要想到前面的一些恶业也得报了。恶业越来越少了。
  在路口要饭的是不是骗人的?我给他钱是不是鼓励他在这么危险的地方继续乞讨?你管它这么多干吗?!觉得他可怜就给吧。即使是骗人的,他也不容易啊。
  太多了,佛法给这个世界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让我们平静下来。需要多读佛经、多体会。信不信,在于你。
  ———————————————————— 
  佛法指导实践的例子:

  炒股票:
  有很多方法:长线、短线;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宏观分析;消息;趋势投资、价值投资等等,不一而足。
  究竟该用哪个方法呢?如果用佛法的观点,哪个方法都靠不住。再好的消息也敌不过大势,长线、价值投资未必适合中国,未必适合你的股票。技术是死的,市场是活的。
  虽然方法靠不住,可是没方法更不行,那就是博傻了。要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又不能迷信任何一个方法,随时修正,随时关注其他方方面面。通过长线赚了一大笔,要提醒自己,下次可能因为长线损失一大笔。
  我看最有用的是止损法,但是止损法也有它的缺陷。
  斯诺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