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1-20 12:30:59
如果简单的把罗马的奴隶看成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脸谱化,实际上罗马的奴隶相当于奴隶主的家庭成员,英语里的Family(家庭)来自拉丁文里的“Familia”,而Familia最初就是“某人(奴隶主)的一群奴隶(famuli)”的意思。这倒不是说奴隶的地位就很高了,而是那个时候的家庭关系跟现代完全不同,妻子也好,子女也好,实际上都相当于是家族长(父亲、丈夫)的奴隶,即所谓的“家长奴隶制”。罗马人既会把奴隶收为养子,并让他们继承自己的财产,也有可能在缺钱的时候把自己的亲儿子卖给别人当奴隶。除此以外,战俘(罗马并不总是赐给战俘公民权,这取决于他们俘获对方时的心情和国情)和弃婴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一个奴隶的命运往往取决于其家长的性格,有些人喜欢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也有些人则视家庭成员如牛马,这家人无论妻子也好,儿女也好,奴隶也好,境况都好不到哪里去,比如上文就曾提到,某个奴隶主在敬神仪式上不断拿鞭子抽打自己的奴隶。
此时大约有4500名左右的奴隶和少数平民一起,占据了罗马七丘之中最高的卡匹杜里诺丘——这里也是罗马人用来建造神庙、供奉朱庇特神的地方,是罗马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的国会山(Capitol Hill)正是取名于此,以彰显国会的重要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国会“山”根本就不是一个山),而国会大厦则叫Capitol,参议院(Senate)这个词也是取自元老院,处处可以看到对古罗马文明的传承。与其说罗马帝国是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倒不如说美国是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
领导这场暴动的则是一名叫做阿庇斯·赫东尼斯(Appius Herdonius)的萨宾人。这些起义者逼迫卡匹杜里诺丘上的罗马居民拿起武器加入他们的行列,并且无情地屠杀了那些不愿意跟着他们一起造反的人。一些罗马居民幸运地逃到了公共广场上,他们惶恐地大叫:“敌人在城市里,大家快拿起武器啊!”但不明真相的执政官们还没有摸清这到底是奴隶暴动还是平民暴动,对是否要把平民们武装起来平暴感到非常犹豫。执政官试图先让平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但是由于罗马的执政官被看作是在选举他们的百人队会议上有极大优势的贵族阶级的利益代言人,在平民心中早已威信全失,此举收效甚微,即使是瓦雷列乌斯二世的名声也早已不可跟他的老爸同日而语。
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执政官最终还是发放了武器。他们把罗马市民派驻到各个位置,防止其他奴隶出现连锁反应。由于在黑夜里无法确定起义奴隶的人数,罗马人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赫东尼斯鼓动全罗马的奴隶到卡匹杜里诺丘来和他一起为了自由而战。赫东尼斯声称要去掉奴隶身上的枷锁,他还准备联合罗马的敌人艾奎人和沃尔西人一起打败罗马,而这也正是两个执政官最担心的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马人仍然无法团结一致,保民官再次要挟执政官通过特兰提卢斯法,否则就不让后者发布征兵令,在他们的鼓励之下,一些在昨天夜里已经武装起来的平民也丢下武器、抛弃了自己的岗位。在对保民官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却又毫无作用的劝说之后,瓦雷列乌斯二世终于发火了:
“保民官们,你们是否已经准备和赫东尼斯站在一起毁灭罗马了?要知道现在敌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神庙,就算你们不愿意为这座城市而战,那至少也应该为这座城市的守护神而战。现在朱庇特(对应希腊的众神之王宙斯),朱诺(对应希腊的天后赫拉),米诺瓦(对应希腊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其他神灵的神庙都已经被下贱的奴隶所占据了,罗马人,难道你们能对此感到无动于衷吗?敌人占据了我们的神庙,占据了我们的内城,这时你们还不拿起武器保卫罗马,却在这里开会想借此机会逼迫贵族接受特兰提卢斯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所有的罗马人,不管属于哪个阶级——贵族还是平民,保民官还是执政官,都应该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把神圣的卡匹杜里诺丘从敌人手中给夺回来,把宁静还给守护罗马的诸神。我作为执政官,会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也请每个罗马公民和我一起为守护罗马的众神而战,如果谁要阻挠我们,我就会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对待,就像对卡匹杜里诺丘上的那些奴隶一样!”
日期:2012-01-20 13:00:40
保民官和执政官的冲突爆发了,双方都拿起了武器。瓦雷列乌斯二世威胁说如果保民官不妥协的话,他就会像他的父亲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保民官,把他们给驱逐出罗马。在经过了一番唇枪舌剑的文斗之后,情况变得越来越紧急,瓦雷列乌斯二世终于做出了最大的妥协:只要解决了这次叛乱,他一定会支持特兰提卢斯法。保民官的内心对奴隶起义也是捏了把汗,此时见好就收,征兵令终于顺利地发布了下去。
这时塔斯克姆的独裁者卢修斯·马米里乌斯( Lucius Mamilius)向罗马伸出了援手。他向罗马元老院派出了信使,表示和罗马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塔斯克姆愿意派出援军帮助罗马收复卡匹杜里诺丘。马米里乌斯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改善与罗马的关系。
瓦雷列乌斯二世率军向卡匹杜里诺丘上的奴隶军团发动了攻击,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他不幸战死。尽管如此,罗马军队还是轻松的解决了叛乱,赫东尼斯被杀,起义者的血染红了卡匹杜里诺丘上的神庙。而人们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许下诺言的瓦雷列乌斯二世死了,特兰提卢斯法案该怎么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