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1-17 20:56:03
上海,中国东部最为繁华的城市。
“夜上海”,已经不是一个由时间限定的名词,而是一个集合了怀旧、繁荣、浪漫、想象和奢华的概念。
在2008年底,2009年初,这个繁荣华丽都市的灯饰业悄然崛起了一位巨人:
建设部
“2008中国建筑电气行业节能减排贡献奖”
“2008中国建筑电气行业科技创新贡献奖”
“2008中国建筑电气行业优秀企业奖”
“2008绿色照明年度品牌奖”
CHC全国高科技质量监督促进工作委员会
“中国高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产品列入国家质量监督检测合格----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
集团总部位于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庞大的占地面积,富丽堂皇的办公环境,琳琅满目的获奖铭牌。站在这一切面前,齐女士觉得同样是做“照明”行业,自己是多么渺小与寒酸。
她,面前的巨人就是--调光大师。
日期:2012-01-17 21:59:28
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龙东大道3000号7号楼5层的公司总部里,齐女士在朋友的引荐下见到了公司的销售总监杨先生。椐杨先生介绍,“调光大师”的主力产品不仅仅是其品种丰富的“可调光”节能灯品种,更有其花费巨资独家买断的包括齐白石、徐忠英在内的“688位著名画家”作品的使用权。
齐女士在亮堂丰满的产品陈列室里看到:满庭芳·新顶灯、念奴娇·婚庆灯、永遇乐·影院灯、花罗帐·床头灯、战方城·麻将灯、月笼沙·纸艺灯,各种各样结合了古典中国风元素和先进设计理念的节能灯品种。
杨总监公务缠身,简单向齐女士介绍了公司背景和未来展望后,让助理曹正东先生给齐女士详细介绍公司正在推广的“霹雳计划”。
曹经理说:“公司正全力拓展全国渠道,为我们的产品铺平道路。您看!”说着,曹经理指着墙边的一组八只文件柜说:“这里面是我们已经签约的经销商的资料。”
“公司计划投入两亿元搭建分销网络,预计将在一年内打造出3000家以上的大卖场终端,其中就包括苏宁、国美等一级终端客户。还有,将建设300家调光大师品牌形象旗舰店,3年内建立10万家终端等等。”曹经理喝了一口茶继续道。
“公司计划在3-5年内打造占地3000余亩、全球最大的照明产业园--调光大师绿色照明高科技园。”说着,拿出一张“园区规划图”铺在宽大的茶几上,图中工厂、宿舍、园区道路等等鳞次栉比,秩序井然。
齐女士看着激动,想想感动,但多年的经验使她不会轻易行动。在表达了愿意积极合作的意向后,曹经理很慎重地请齐女士回家乡好好调查调查、考虑考虑再做决定。说完,又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忙得曹经理,很快消失在了繁忙的工作室里。
接下来两天,齐女士马不停蹄地在上海参观了调光大师旗舰店和工厂。
旗舰店黑色镜面大理石庄重典雅,碎花地毯柔软舒适。华丽的装潢、丰富的产品牵动着齐女士那激动的心弦。特别是看到许许多多像她一样前来参观的经销商也啧啧称奇的表情,齐女士心里暗自倾向于加盟“霹雳计划”。
谢过朋友,齐女士匆匆忙忙赶回厦门,她希望赶紧和老公商量加入这“霹雳计划”的事情。
日期:2012-01-18 22:48:49
齐女士老公老姜也是打工者出身,经历了多年商海沉浮后,渐渐厌倦了每天拼尽全力的日子。现在生活有了着落,小孩也开始长大。虽然店面被拆但人脉还在,继续经营灯饰他是比较顺理成章的事业。突然听老婆说要加盟别人的品牌,老姜一开始觉得不太妥当。毕竟自己的渠道还在,加盟就意味着很重要的“渠道”也控制在别人手里。自己除了个店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一旦客人认定了所加盟厂商的品牌,对自己来说真是很大的损失。
可加盟的好处又明显又透彻,自己几乎不用担心任何因素。总部是大品牌,大投资,大集团。不论是资金实力还是技术优势都非常显著,如果今天不和他结盟,将来要是真刀真枪地和他碰上那是输定了。与其这样不如尽早和他结盟还能傍个大树好乘凉。
听这老姜的顾虑,齐女士也觉得有道理。左右为难的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可这样犹豫不决也不是办法。
于是,他们合计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齐女士去市场调查调光大师的前景,老姜去吉家家世界建材城看看有没有好的位置先把生意继续下去。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齐女士,对于她是否转型我依然延续不置可否的回答。但这件事在我心中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记--“调光大师”。
接下来的事情远远出乎我的意料。
日期:2012-01-19 00:49:00
进入2009年后,调光大师开始频现报端、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包括央视、《商道》这种全国性权威性媒体,阵势之大范围之广实属罕见。央视7套频频播放“调光大师”的加盟广告,因为播放平台的原因,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广告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这种信息轰炸的环境里,我开始更加注意“调光大师”这个品牌。在详细看完各类介绍后。
我的主要疑问有以下几点:
第一、核心概念。看来看去,把它的广告词和说明书看了个遍,我发现其核心概念还是那“四级调光”技术的节能灯。我觉得仅靠如此单薄的概念是很难支撑起一个这么庞大的企业和投资。如果这是一个中型企业的话,这个概念或许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是对于一个以央视和全国主流媒体为宣传平台的企业,显然太过脆弱。
第二、宣传信噪比。从第一点出发,合理推断,反向溯源。“核心概念”和“宣传宽度”的比例形成了“宣传信噪比”。
什么时“宣传信噪比”呢?
比如,“我是一只鸡”是我的“核心概念”。为了推销这只“鸡”,我得在三线城市的媒体上写“我是一只引进先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的鸡”。
当到了省级媒体上就要写“我是一只由欧美先进实验室筛选,本土优秀品种改良,经过多年栽培后诞生的鸡”。
如果到了全国范围媒体就要写成“我是由世界顶尖实验室上百位科学家共同研究基因序列,采用全天然无污染饲料饲养,立时十余年不间断改良品种后,经过国家畜牧局、林业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总署、中科院畜牧研究所、铁道部(可选),共同认定具有世界先进健康水平的鸡。”
其实我还是一只鸡。并不会因为我上了央视而变成一个人!
当宣传媒体的影响范围上升,如果产品的“核心概念”没有扩展,那么它的“宣传信噪比”就开始下降,也就是“噪音”不断增多。如果噪音增加到一定程度,那么“讯号”必然被“噪音”淹没。
其背后的必然性是因为宣传成本的不断提高,商家不得不提出与其平台相匹配的产品素质。否则,既不可能被“媒体”接受,更不能为“受众”接纳,进而转化为他们希望的“销售业绩”。
第三(明天继续,今天太晚了,谢谢大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