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佛情未了(九华山的传奇故事)》
第29节

作者: 钓独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行脚途中,受到沿途民众的热情欢迎,我们的严整纪律感动了他们,他们的热情也感动了我们,很多信众看到这么多僧人集体行脚,声势浩大,都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我想,这么多九华山僧人集体化缘,无论出现在哪个地方,都是奉献给当地民众的一道视觉大餐,它带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力,是任何一种文艺表演所不能比拟的。
  经过半天的行脚,傍晚时我们终于到达源浦寺。

日期:2010-1-31 23:41:00

  (4)
  听说我们化缘到此,方丈亲自出门迎接,他对我们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他曾在九华山修行多年,也算是九华山和尚,所以看到‘九华山’三个字就感到非常亲切。
  我告诉他,我们这次拜访源浦寺,是想朝拜了真大师的肉身。方丈表示非常欢迎,并立即安排知客负责此事。
  我让九华僧人先伫立在大殿前,静听知客对了真大师的介绍,然后再依次进肉身宝殿拜真身菩萨。
  知客说:“清康熙二十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公元1681年的 10月23日,当时的桐城县,现在的枞阳县,一户段姓人家喜添人丁,这名小孩长大后练就了一手很好的篾工手艺,常年在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一带讨生活。然而,他与佛有缘,49岁那年,在五横乡的源浦寺出家修行,法号了真。了真大师持戒严谨,上门做工,自备炊具。他在晚年时,曾多次叮嘱弟子,待他圆寂后将其坐缸,三年后开缸观察,如遗体损坏,可任意处置。若遗体完好,则将其迁至寺旁的庵涯建塔供养。了真大师于96岁修成正果登仙,其弟子依嘱而行,若干年后开缸发现,遗体完好如初,转为真身。了真大师自圆寂至今,已有230多年,且经过无数次战争和自然灾害,他都能以自身的法力置身事外。各位同修,我们安庆市不乏真修和尚,但达到肉身境界的仅了真大师一人。我寺方丈于2001年任源浦寺主持,经他努力,2002年肉身宝殿落成。当时,他的内心始终忐忑不安,因为担心开缸时事与愿违,无法面对肉身宝殿。然而,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完美!了真大师出缸时如同安睡一般,其慈祥的容貌让在场的人为之震惊。正因为如此,了真大师和源浦寺的名声在佛教界大振。据安庆市文物专家介绍,源浦寺的真身和尚,从年限上看,在国内现存的十大真身菩萨当中,排在第三位。”

  知客介绍完毕,来自九华山的三百个僧人,依照次序一丝不乱地走进肉身宝殿,膜拜了真大师的真身。其中的过程很简单,我们不烧香,不磕头,也就是双手合十绕真身菩萨一圈就出来,所以三百个和尚仅需半个小时就朝拜完毕。
  我刚从肉身宝殿出来,有个老板模样的香客急匆匆走上来,问我道:“您就是释我师傅吧?”这个香客长相很是富态,大腹便便,锅圈头,头皮大规模的谢顶,头发所剩不多,却很黑亮。
  我点点头,说:“是的。”
  “你们是不是为九华山寺庙募捐寺钟的?”
  我还是点点头,说:“正是。”

  胖香客问:“寺钟对于寺庙真的很重要,不可或缺的吗?”
  “那当然!钟声可度人啊!”我脆声答道,“有一本书叫《佛祖统纪》,当中提到,人在临终即将往生时,若能听到钟声,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惧,心生善心,增长正念,利于往生善趣。另外,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也提到,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能停止痛苦,中止苦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我给你讲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位罽昵咤王,此人贪虐无道,四处征兵讨伐各国,劳民伤财毫无厌足。由于杀人无数,罽昵咤王死后变成一条千头鱼,有轮剑在不断地砍杀鱼头,被砍的地方又会生出鱼头受砍,痛苦难忍。于是求告一位证道的罗汉僧。罗汉让他听钟,奇怪的是,罗汉一叩钟,轮剑便会停止砍杀鱼头。于是大王请罗汉慈悲,不间断地叩钟,为他息苦。七天后千头鱼便得脱鱼身,离苦得乐。所以说,只要僧人能以清净利他的大愿,精诚专注地叩钟,便可产生感通十方法界的力量,息止恶道众生的苦难,不仅能使撞钟者的业障得以消除,也可使听钟者福慧、善根增长。可见寺钟是多么好的法器!”

  “我赞助一口寺钟!”胖香客高声的说道。
  我合十道:“阿弥陀佛!谢谢!捐寺钟一口,得今生百福。菩萨保佑!”
  我从口袋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登记表,递给这个香客填写。
  从登记表上我得知,这个香客名叫方洪田,是安庆市的一个企业家。他许诺两天后就到芜湖铸钟厂购买一口大钟,然后送到九华山指定的寺庙。
  我说:“我们本来是为九华山道场化缘的,但我们发现源浦寺也没有寺钟,我想源浦寺真身菩萨都有,怎能没有寺钟呢?所以,我建议你就把寺钟捐给源浦寺吧。再说了,源浦寺方丈曾在九华山修行多年,原也是九华山和尚,我们本是一家。”
  方老板问:“那九华山缺寺钟怎么办?”
  我告诉他:“这你不要担心!我们继续化缘!这次我们要跑沿江五市,我相信会有很多有识之士支持我们的!”

日期:2010-2-2 17:42:00

  第二十五章小玉人表兄
  (1)
  这些集体行脚,让我们收获最大的一站是马鞍山市。
  那天是正月初九,是我们行脚的最后一天,我们从马鞍山市雨山路出发,穿过市区的主要街道。
  马鞍山市民看到三百名九华山和尚列队而来,发出阵阵欢呼声 。有少数市民竟跟在我们的队伍后面,和我们一起行脚。

  我们的终点是马鞍山市的小九华。
  小九华山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山高百丈。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极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
  小九华寺始建于唐代明清年间,有园林云胜的美称。小九华寺屡经战乱,数次重修,1996-1998年,在市有关部门和民间佛教信徒的共同努力下,由惟启法师主持重建。现建成金刚殿、千里千眼观音殿、客堂、素餐馆、斋房、僧尼房、停车场、放生池、水泵。都是琉璃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中午我们就在小九华寺用斋。由于斋堂座位有限,我们三百人分三批用餐,我是最后一批。
  我在客堂吃斋时,尾随和尚队伍一起来的市民也在这里用斋,其中一个市民坐到我旁边。这个市民是一个不上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和我在安庆源浦寺遇到的那个方老板一样,头上也谢顶了。现在谢顶的人怎么这么多啊!个个头上都成了不毛之地。现在有两大现象让我有点纳闷:山顶上的树越来越少,头顶上的毛越来越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现代人聪明绝顶的表现,还是现代人糊涂透顶的表现?

  中年男边吃饭边和我攀谈:“你们这次化缘队伍很壮观啊!”此人长得横眉虎目,粗鼻阔口。
  佛教有个规矩,吃饭时不能说话的,我不想答话,只能对他抿嘴微笑,点下头。
  “你们特自为缺钟的寺庙化缘的吗?”
  我还是笑笑,点头。
  “九华山开展钟声度人的服务吗?”

  我再度笑笑点头。
  “这儿是小九华,你们那是大九华,其实是一家。”
  我第四次笑笑,点头。
  “九华山真身菩萨很多啊,我看过好几尊。”
  我第五次微笑点头。
  “听说最近青莲庵又添了一尊真身菩萨,好神奇啊!”
  我惊讶了!青莲庵的莲花师太成了真身菩萨,我们一直低调处理,没对外宣布,他怎么知道的?我本来是不想说话的,但这下我忍不住了。
  我停下筷子,小声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青莲庵有个小尼姑就是我表妹。”

  “是谁啊?”
  “小玉人。”
  我轻声说道:“小玉人是你表妹啊,那差不多,要不然你不会知道这事的。”
  吃完饭,我告诉中年男说:“你跟我出来一下,我有话要告诉你。”
  此时,温风渐吹,金铎含风,响出天外,悦耳动听,妙若天音。

  我们来到寺外的小林子边,我说:“青莲庵出了真身菩萨的事,目前不能对外宣扬,因为前不久,九华山来了两个盗贼,专门偷盗真身菩萨,后来被公丨安丨部门抓起来了,现在关在看守所里。青莲庵条件简陋,正在修建,但目前还不能把出了真身菩萨的消息泄漏出去,以防万一。等重修完毕,再宣布不迟。”
  中年男点头说:“明白了。”
  “是小玉人告诉你的吗?”我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