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佛情未了(九华山的传奇故事)》
第22节

作者: 钓独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对黄校长说:“用《中学生守则》教育学生,不如用这本书教育学生,以它代替《中学生守则》,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黄校长好奇的问:“这是什么书?”
  “这是佛教里很流行的一本书,书名叫《玉历宝钞》。”我说,“这本书记述了一位名叫淡痴的行者,在北宋太平年间的某个重阳节,独自一人游览高山,然后莫名其妙地走进了地府,从地府中带上来一本书,书名叫《玉历》,书中描写了地狱的种种惨象,种种恶报,种种酷刑。”
  黄校长接过《玉历宝钞》,说:“用这本书教育学生?这不是宣扬迷信吗?”

  “不要说《玉历》是迷信,要看结果!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迷信不迷信,只要让人学好就是正信!《中学生守则》里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迷信,每个字都正确,每句话都对,可就是没人看!有什么用呢?里面的话都不痛不痒的,没有效果啊!《中学生守则》可谓是世界上最软弱无力的思想教育材料,因为它不能让学生产生敬畏之心。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畏惧,缺乏敬畏,不敬畏师长,不敬畏生命,不敬畏规则,不敬畏国法。而《玉历》的最大作用是培养人的敬畏之心。《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可是现在有几个学生尊敬师长?《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团结同学,可打架斗殴的事儿层出不穷。《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可学生呢,勤奋是勤奋,勤奋上网,勤奋打牌,勤奋恋爱,勤奋捣桌球,勤奋吃瓜子……”

  黄校长笑笑,说:“你说的全是事实!”
  “《玉历》开篇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大道无为,清净一真。六道众生,皆因妄成。缘妄造业,善恶攸分。因果不爽,毫厘分明。心念才动,业相已形。人虽不见,神鬼早明。勿谓暗室,果报难遁。
  这首诗一共十几句话,《中学生守则》也是十几句话,但你把这首诗贴在教室里,对学生的吸引力绝对比《中学生守则》大!学生肯定会看这首诗,而不会看《中学生守则》。不信你试试!”
  “行!就听你的,我把这本书带到学校里翻印个几千本,让后给每个学生发一本。”黄校长说,“我想聘请你做我们学校的政教主任,干不干?”

  “干!当领导,干嘛不干?不过要到明年二月十九之后,最近这段时间我要修庙,先修庙,再当领导。”
  我引领大笑,扬声对黄校长说:“庙没修好,怎么当领导呢?”
  黄校长也仰脖子大笑,拿着《玉历》走了——

日期:2010-1-21 21:49:00

  第二十章如此开会
  这次召开的佛教会议是全国性的,会议的召开方式很有创意,很有时代特色,它不是采取会议厅方式,也不是采取电视电话会议方式,而是一次QQ会议,也就是通过QQ群的方式来交流学术思想。
  每个省设一个QQ分会场,所有分会场的布置是一样的:最上方是个大屏幕,同省的参会人员坐在一起,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敲电脑的方式来发言,所有人的发言都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发言一律采用实名,不许用网名。
  以前开会,会议主办方会给我们发一本参会人员的电话号码簿,现在不了,这次发的不是电话号码簿,而是QQ号码本。
  为什么要采用QQ会议方式?佛教说法向来主张方便,召开QQ会就是为了方便,它一可以免除参会和尚千里奔波之苦,二可以节省一大笔会议费用,还可以消除部分发言者普通话说不标准的顾虑。当然,用QQ开会,可以一改中国会场惯有的官场作风,起码打官腔不行了。
  ——佛教界首创QQ会议新方式,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佛教是开放包容,永远走在时代最前面的。
  这次佛教会议的主题是:哪种丧葬方式最合乎佛教教义。

  各个地方的发言者各执一词,有的说是土葬,有的说是火葬,有的说是少林寺的塔葬,有的说是麦积山的岩葬,有的说是四川甘孜的水葬,有的说云南彝族的树葬,有的说是西藏的天葬,有的说是九华山的缸葬。
  发言的有和尚,有大学教授,也有政府官员。
  会议过程中笑话不断,某个宗教局局长竟把九华山的坐缸写成坐台,在QQ群里引起一阵爆笑。
  QQ群里很是热闹,大屏幕上不断冒出发言者,不同观点激烈碰撞,每个观点都有几个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各自所在地的丧葬方式最符合佛教教义。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一开始还相安无事,论证到最后,竟掐起架来,当中有的是和尚,有的不是和尚。这和尚不轻易吵架,可一旦吵起来了,比俗众更凶。正如一句俗话所言:老实人不轻易发火,一旦发起火来,就如火山喷发,可了不得!——老实人不注重发怒的数量,注重发怒的质量。

  一开始是支持土葬的论者,与支持水葬的论者掐架。别的人只顾盯着大屏幕看热闹。五行中不是说土克水吗,还真是的,土葬支持者首先向水葬支持者发难——
  土葬支持者说:“土葬最符合佛教教义,水葬不但不符合教义,而且违背了教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土葬的目的是使死者的尸体埋在地下,把血肉施舍给土壤中的昆虫,这与佛教主张施舍的教旨是完全一致的。水葬呢?水葬有意在死者的尸体拴上装满粮食的袋子,然后抛到水中央,尸体随粮袋沉在水底,不会浮在上面被鱼吃。这有违佛教施舍之教义。第二,土葬者没有任何自私的想法,而水葬的发明,完全是为死者着想的,因为水代表智慧,粮袋代表财富,人们深信如此水葬能使死者转生为具有聪明才智、财满幸福的人。佛教是主张无我的,可水葬的做法是为了自我的。第三,土葬是把尸体深埋地下,没有环境污染,水葬是把尸体放到水中,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且孩子们都不敢下河游泳了,真是贻害无穷。”

  水葬支持者坐不住了,大屏幕上马上现出一个愤怒的动画表情,并以牙还牙道:“水葬是把尸体喂养水里的动物,怎么就不是施舍呢?另外水葬是为了追求来生的聪明富裕,这正好合乎佛教的转世轮回的教义。土葬占用大量土地,违背了国家的土地法。另外,水葬者的尸体沉到江底,别人看不到了,然而土葬会隆起许多馒头状的坟冢,就像一个人的脸被虫子咬了而起了许多疙瘩一样,很不雅观。”

  水葬支持者的话刚说完,土葬的支持者就在大屏幕上抛出一个鄙视的动画表情,然后敲出一行字:“你们如此钟爱水葬,那你们就葬身鱼腹去吧!”
  水葬支持者也抛出鄙视的动画表情,反唇相讥道:“你们如此钟爱土葬,那你们准备下万人坑吧。”
  “你们喂黄鳝吧!”
  “你们喂蚯蚓吧!”
  “你们喂鱼吧!”
  “你们喂虫吧!”
  “你们死后将成为水鬼!”

  “你们死后将成为山鬼!”
  “你们喝水去吧!”
  “你们喝西北风去吧!”
  双方在吵架的时候,旁观者不断地往大屏幕上扔出大笑的动画表情,QQ群里虽然热闹,但态势有点失控。
  这太不像话了,佛教会议哪能这么开呢?我实在看不下去,在我的电脑上一阵猛敲,大屏幕上显出一段加红的文字来:“你们只知佛学,不知学佛。学佛的人即便抬高自己,也不贬损别人。即便贬损别人,也不搞人身攻击。我看啊,先把你们的‘我执’和‘嗔心’葬掉吧,再来谈论水葬和土葬!”

  QQ群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日期:2010-1-23 15:32:00

  第二十一章 天葬与缸葬
  我们这个会场的电脑键盘一直很安静的,因为没有什么人发言。忽然,坐在我前面的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巴桑动作起来了,只见他噼里啪啦的猛敲键盘,那声音像雨打芭蕉。会场里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朝他看去,大家知道,巴桑要发表长篇大论了。
  巴桑是藏族人,但不是喇嘛,他戴着藏族毡帽,穿着藏袍,高原红的肤色,身材很魁梧。
  很快,巴桑的发言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了,嚯!好家伙,果然是长篇大论,好长一段话:
  “在西藏,最被藏民认可的丧葬方式是天葬,就是把死者的尸体放到山巅,然后招引高山秃鹫来啄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