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36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之相对比,在需求导向型经济中,人们的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人们必须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然后通过价值交换,获得个人的价值回报。 那么,越富有的人就需要越大的付出。 比如说,比尔 盖茨必须是个战略思想家,贡献战略价值,才能够获得微软员工的认可;他必须是个超级销售员,把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换一种方式卖出最大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收益的增长;他必须奉行节俭之道,才能够让销售比成本增长的更快,获得更多的利润;他无时无刻地必须关心他的企业,经过长期痛苦的思考,才能够让他的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他必须依靠他的员工,以集体的智慧共同对待外部的竞争。也就是说,他必须持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才能够领导越来越大的微软,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这是个艰苦的过程,而且是担惊受怕的过程,只有到了完全退休的时候,这个担子才能够放下。

  在需求导向型的社会中,要想创造财富,或者有效地管理财富,必须要付出更多。甚至可以说,只有工作狂才能富有。 而且,经常不仅仅财富创始人是工作狂,他们经常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工作狂。 洛克菲勒创造了富可敌国的收入,但是他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得上严厉。 这样严厉的结果,就是其后代仍然保持着他当时的工作状态。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孙子说,他工作几十年,每周平均60个小时以上。 他最大的愧疚就是跟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随着他的年纪增长,他逐渐开始减少工作量,多跟自己的家庭在一起,跟自己的孙子们在一起。 所以,当这些人拼命工作的时候,普通人就可以通过比较轻松的工作方式,获得不错的收入。 于是,很多人看到这些富人工作这么辛苦,必须承担非常沉重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 于是,人们就减少了工作强度。 虽然收入有所减少,但是能够充分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一起的快乐。


日期:2009-12-12 12:21:09

  而在生产导向型经济中,一定要了解老板的难处。 在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难啊。 生产导向型的企业规模大,盖了很多高楼大厦,其实老板也很难啊。 虽然老板坐着加长车、私人飞机、锦衣玉食、前吹后捧、左拥右抱,还有保镖保护,表面看上去很风光。 而且,老板们只要拥有了资源,似乎就拥有了一切,轻松地就可以获得他人难以企及的生活。 但是,人们也需要理解这些老板,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啊。 现在,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些老板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凡事有利必有弊! 比如说,生产导向型企业主要依靠的就是规模赚钱,那么规模本身也必然成为问题。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规模是老板的心理支柱,而这个心理支柱来得很不便宜啊。 人们总在说,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似乎规模大了就便宜。 其实,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其实真正规模大了以后,并不经济。 我们看看所有的世界级大企业,有哪个是低成本的? 可以说,不仅仅不是低成本,而且还是高成本、大规模的成本。那么,企业要能够Cover这些成本,就需要大规模的收入。 所以,最致命的问题是收入来源,从哪里获得收入。 没办法,生产从收入角度考虑,又又转回到了需求。 比如说,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企业来说,当需求减少10%的时候,这个庞大的基础就会立刻变得非常虚弱,产生巨额亏损。当需求减少15%-20%的时候,这个系统可能就发生崩溃。GM破产就是这样,它的总产量并没有一下减少50%。 只需要20%的产量减少,价格降低,就能够产生巨额的亏损,最后资不抵债,然后破产倒闭,让所有股东的投资血本无归。 所以,规模成本是老板的第一难。

  老板需要让人给他分忧啊。 虽然说,老板在享受的时候,觉得独自享受比较好一些;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困难的时候,要求别人跟他一起分享困难。 前面说过了,GM因为生产导向型的经营思路,导致它的汽车从高溢价、到溢价、到平价,最后再到“劣质低价”。 这是生产导向型企业的普遍性问题。为了Cover庞大的规模成本,生产导向型企业必须通过低价促销,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而低价促销之后,利润进一步降低,哪个老板不心疼自己的利润呢? 所以,老板往往会通过 “偷工减料”的行动,来保持利润。 但是,这样又导致人们更加不买,然后企业必须更加廉价促销。 就这样,生产导向型企业必然要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规模成本是固定的,投出去的钱就已经成了“沉没成本”,没法像流动资金一样很快变回来。 所以,只有在“可变成本”上打主意。其中,原材料等流动资金也是没法办的省的。因为,原材料都是有市场价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少了一点别人可能也不卖。 当然,老板的支出也不能省。 那么,可变成本中,主要就剩下工人工资可以动脑筋了。 那么,老板需要员工给他分忧,让员工理解企业,通过削减工资、增加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成本,与企业“共度难关”。 对于老板来说,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事情啊,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有企业利润才有员工发展嘛!

  老板需要工人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跟他一起“共患难”。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生产导向型企业老板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很多人就援引J.F.肯尼迪说的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老板给你们工人工作,让你们不闲得慌,这本身就是一种恩赐;给你们工人工资,让你们有饭吃、有衣服穿,这又是一种恩赐。 工人有了工作,还有了收入,所以要知道感恩!如果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工人还不满意,那么这些工人简直是太没有良心了! 所以,态度决定一切,在感恩的心态下,工人就要以服从为天职,没有任何借口地努力工作。 不论工资多低、工作多累,那都是老板给工人们的机会,是工人们的光荣。 所以,工人们要勤勤恳恳、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就像一颗螺丝钉,老板让工人往哪里钻,工人就要往哪里钻。 而且,不能跟老板谈价钱,老板就是拖欠工资,老板就是先给大家钱,然后在想法弄回去,工人们都应当感恩。 另外,工人们要有“敬业”精神,每周工作100个小时都等闲视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另外,劳动不仅是大家的权利,也是大家的义务。 所以,大家要尽量义务劳动。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 工人们穷还是因为不够勤劳,勤劳就会有好的生活等等。

  在宣传教育的“组合拳”之下,很多工人就相信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了让工人们好好干活,老板光说是不行的,还需要树立榜样让工人们仿效。 于是,一些榜样被树立起来。 首先,老板会从这些工人里,选出一个最能吃苦,干劲最大的人,然后把他提拔起来,给他高工资,让他坐办公室,然后天天让他巡回演讲,告诉别人他的吃苦受累的事迹。 这样,让很多人继续吃苦受累,然后幻想着能够跟他一样,通过吃苦被提拔起来,然后不吃苦。 其次,老板会表彰一些能吃苦的人,比如说,给他们记功、授奖、戴光荣花等等。 比如说,规定获得一等功的人,能够在待遇上升两级。 然后,对于因为吃苦受累而死亡的人,给予一等功的奖励。 反正人故去了,要不要待遇也无所谓了。第三,老板也要经常深入基层,然后跟工人一起吃顿饭,去工人家里探访,顺便带上一袋大米,一桶油什么的。 可不要小看这点米和油,因为它们经过了老板的手,那就具有了相当的意义啊。 第四,对于不满于企业的工人,当作坏榜样来批判,杀鸡给猴看。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很多工人们知道了要顺从地工作,然后幻想着获得老板的青睐,有朝一日,个人得道,然后鸡犬升天。

  但是,还有一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人们。 他们不要听老板在说什么,而是看老板在做什么。 老板自己天天花天酒地,让大家为他的花费买单。 更重要的是,大家为他的决策失误买单,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大家就决定停止工作。 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明显高了很多,工会不会再用暴/力手段与老板抗衡,那么就采取和平的手段。 GM在20世纪末,曾经也是非常兴旺的。 但是,就是因为工人们不满收入状况,于是开始了罢/工。 在罢/工的过程中,员工们在厂门口和平静坐。 那么,工人收入怎么办? 工会有互助基金,大家通过内部的相互帮助,团结起来,共度艰难时刻。 结果,GM因这次罢、工元气大伤,很快开始了没落的过程。 很多人会说工会有问题,不为企业考虑,最后让自己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罢/工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