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35节作者:
生于0715 C策略: 房价高于今年,然后如果出现人们的情绪不稳的,那就得一直往上打。 如果要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那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比今年多50%的资金。 今年信贷是10万亿,加上中央4万亿,就是14万亿,还不算地方借款和发债。 那么,明年就意味着要接近或达到20万亿。如果今年房屋总交易额为6万亿的话,明年需要达到10万亿,才能够保持价格走高后的稳定。而一直往上打,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交易额了。 就行2009年一样,这个交易额是人们难以想像的。 而明年,可能还需要一个新的难以想像的交易额,来保持房价的上涨和人们的情绪稳定。当然,可能C策略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明年的形势走到哪里,就得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而“水漫金山”就是,通过更多地发现钞票,拉高其它产品的价格,让房价显得的不是那么太高。 其实,即使这样的情况短期不发生,中长期也必然要发生的。
3、政策配套:
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在前面关于城市居民收入的部分已经说过了,只要能够增加收入,就是卖户口也是可以的。
而现在看来,增加居民的消费,农村人口城镇化,都是要让城市成本和各种建设成本有个出路,房价有更多的群众基础所实施的必然政策,因为似乎除了把已经退出经济循环圈的农民再弄出来,似乎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2010年经济思考:
需要明确,2010年已经不是1978年前,可以完全掌控住人们的行为。 现在,政策是有限实施。 政策系统只能通过操作某些具有关键特征的行业,来实现对经济的操控。 而现有的核心操作系统主要是楼市,也就是金融财政操作领域。 其它方面,是很难再回到从前了。 同时,通过上述房价分析,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像专业人士那样思考问题,从最坏结果着手,朝着最好方向努力的话,那么就要做好明年继续大量发行货币的思想准备。 当然,如果房价能够实现“软着陆”,那就最好了。关于这个部分的详细分析,我会在后续的帖子中继续。
日期:2009-12-12 12:19:08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B、 白酒 (续)
接上面的内容,从白酒消费开始谈起,说说生产导向型经济与需求导向型经济的差异及特征。 前面说过,生产导向型主要以规模取胜,保护既得利益;需求导向型主要靠人才取胜,创造未来价值。 那么下面继续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差异,从价值观开始。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东西最重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重要性排序。 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神要求我们专一敬拜祂,单事奉他,我们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财利),爱主又爱世界的。”在经济中,人们也同样是要进行选择的。 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是认为物重要,还是认为人重要。 生产导向型经济认为物更重要,因此不关心人,人只是为物质服务的,或者说人是物质的奴隶。 而需求导向型关心的是人,只要有了人,物质可以相应而来,所以认为物不重要。 那么,支持生产导向型运转的价值观,又可以叫做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或者说既得利益崇拜、权力崇拜,把人放在次要地位;同时,支持需求导向型的价值观,又被称为唯心主义,主要是关心人的内在精神,物质是其次,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思故我在”。
当核心价值观确定后,组织制度和组织模式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打倒皇帝做皇帝。 一次次农民反抗带来了一次次的毁灭性破坏,农民反抗往往起源于吃不上饭,为了口粮的争夺而牺牲人的性命。 因为物质导向的价值观不变,所以制度上也没有改变。 结果,反抗就是一次次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轮回。 其实,不仅仅是毫无意义,而是每次反抗之后,都是物质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可以得到的物质更少,上层对物质的垄断更加严重。 然后,人们越来越被固化在物质上,权力崇拜越来越严重,因此权力越来越集中,民众越来越愚昧。 而每次农民起义带来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说,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已经被总结为“东/亚病/夫”。 再看看先秦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竞争,民风淳朴但彪悍,很多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更重要的是新思想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下是我对两者差异的初步总结:
生产导向型需求导向型
价值观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人更重要,物质为人服务
理论基础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唯心主义”,精神追求第一
核心口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思故我在;
组织原则人是奴隶,为了物质牺牲人人是目的,更有效地利用物质
组织模式金字塔等级制度组织扁平化,自由竞争
政策导向为上层服务,给下层“洗脑”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弱者正当权益
组织表现上层奢侈、底层贫困羸弱贤者做领袖,普通人富足
组织冲突组织垄断,阶级斗争群体竞争:企业竞争为主
建筑特点高楼大厦,形式大于功能,人被忽略人性化主导,形式服从功能
宣传特点关注上层,歌舞升平关注民生,暴露问题
社会保障资源集中为上策服务,底层得到既贵又差、或者什么都没有的系统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通过相互争吵和妥协,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效果
价值观不同,世界也就随之不同。 不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变革,还是技术革命的推动,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是思想的解放。 在西方社会,文艺复兴和从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合流,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罗马教廷对宗教的垄断,推动了社会的重大变革。 重商主义从新教占据主导的地区开始发源,推动了贸易的增长,实现了早期的经济优化与变革。 之后,工业革命从一个被偶然踢到的织布机开始发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革,都是与相匹配的经济理论互为因果,共同实现思想的变革、知识技术的普及、以及经济形态的进步,进而影响到国家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此消彼长。 而国际竞争与产业竞争的变化,又决定了投资、外汇、商品价格等等浅表层的变动。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最近一次的“互联网革命”。 从经济理论来说,互联网建设的起点,是每个节点都“平等”的价值观念。 平等的方式连接,网络化沟通,分布式计算等思想从最初就被深深地嵌入互联网的灵魂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你不用担心你在现实世界中只是一个无人理睬的“underdog(丧家之犬)”。 只要你的精神足够强大,你的思想足够新颖与合理,你会马上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所谓现实中的权力、物质和洗脑都开始变得无效。 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增强了平等、自由、互助的思想,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们的精神,都是网络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虚拟世界有时候甚至比现实的物质世界的作用更加强大,因为虚拟世界关注人们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任何想通过物质上的权力控制它的行为,都要遭到强烈的反弹,然后被人们通过技术得到化解。 所以说,价值观理论和技术革命创造了互联网为核心的社会革命,而互联网反过来又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社会。 根据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导向型的经济中,资源主要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为既得利益者服务。 那么,谁能够成为既得利益的核心,谁就拥有了最大的资源,免费享受到了最大的服务。 经济资源如此,所以高楼大厦、便捷交通、名车豪宅、飞机游艇、锦衣玉食、医疗保健等等;社会资源如此,新鲜空气、洁净水源、山清水秀、媒体关注、人们羡慕等等。 于是,人们为了利益而争夺,只要能够抓到“耗子”,怎么都行。 所以,人们都“向上看”,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不需要太大的功夫,就能获得超额的利益。 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中,人们越往上就越生活轻松、经济富有、物质享受,而越在底层就越工作劳累、物质贫乏、精神痛苦。 那么,谁不愿意过上层生活呢? 所以,社会就教导人们要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唯物主义的意思是,即使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物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