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明》
第58节

作者: 大人物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需要布置岗哨和伏路军,每一堂课都要上两个晚上,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人得到学习机会。
  黄汉明明白白告诉所有的家丁战士,以后提拔战士们升官不仅仅看武力值看战功,文化成绩会放在第一位,如果读书识字不行,当上小旗官就到头了。
  都是成年人,谁都懂能写会算的重要性,以前是苦于家里穷读不起书,现在不但有了师傅免费教育,学得好还会得到表扬给予物质奖励。
  “红旗军”战士都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坚持了几个月效果不错,成绩好的如宋鹏飞几人已经掌握了二三百常用字,磕磕巴巴写出的遗嘱大家都已经能够读懂。

  “红旗军”中也不所有人都是文盲,有赵坤、刘四海、黄峰等十几人读过两三年私塾,他们现在是黄汉教大家文化的好帮手。
  黄汉不搞一言堂,刻意培养麾下独立思考的氛围,既然决定要去袭击后金军,那么就必须制定计划,时间、地点、投入兵力,预期目标都是战前会议上的讨论内容。
  在下午召开的小旗官以上级军事会议上,黄汉提出了预期目标,要求大家集思广益发表看法。列席会议的有郑孝文、方正化、李若琏。
  方、李二人见黄汉在会上跟麾下讨论得失,还制定撤退计划,完全不是其他明军将领即将出战之时那种有进无退的决然大感奇怪。
  他们开始冒冷汗,心道:“允许大头兵自行决定是否撤退,会不会太儿戏,美其名曰撤退,实质就是调头逃跑啊!要是上阵之时,‘红旗军’跑了,咱们怎么办?”
  黄汉当然不知道方、李二人的小心思,跟麾下设定了伏击方案后第二天上午就开始行动。
  “红旗军”骑士全体出动,顶盔掼甲的方正化和李若琏以下五个锦衣卫当然一同前往。
  谢谢一直给予支持不断投
  第六十四章: 破网
  “红旗军”屡战屡胜自然士气如虹,如今没有人会认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家丁战士们甚至骄傲的认为要是“红旗军”有一万铁骑,在家主黄汉的率领下恐怕真的能够做到无敌天下。
  冷不丁出现了一支敢主动挑战后金军的“红旗军”,老是吃瘪的红歹是怒不可遏,他下达命令搜索所谓的“红旗军”,必须歼灭他们。

  主子发狠话了,大小奴才们当然忙不迭进行布置,一张围剿“红旗军”的大网在卢龙、迁安、滦州之间撒开。
  被后金军荼毒的永平府军民人人痛恨通古斯野人,救苦救难的“红旗军”深得民心,太多不愿意屈服的乡亲们主动参与观察后金军动向,总能及时给“红旗军”送达鞑子、建奴调度的情报。
  黄汉能够及时掌握后金军的动向,布置奇袭战、伏击战当然事半功倍。
  “红旗军”又出其不意发动了几次偷袭,虽然战果寥寥,但蚊子腿也是肉,铁甲骑士们不嫌丢人,几百人马干起算计人家几个哨马这样的事也乐此不疲。
  永平府地界,在那高高的山岗上,在那茂密的树林里到处都有密切注视后金军一举一动的汉家好儿郎。
  只要出现一支低于一百骑的鞑子或者建奴,就有可能被忽然出现的“红旗军”钢铁洪流冲垮。
  后金军不傻,老是吃被黄汉偷袭的亏如何能忍,只是那支红旗飞舞的骑兵太刁滑,每每大股八旗子弟兵赶到战场之时黄花菜都凉了。
  黄汉的“红旗军”在永平府地界袭击抢劫汉人村庄的鞑子和建奴,解救了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汉民有成千上万,当然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大明老百姓的识字率不高,也就在一成左右,黄汉的大旗就是一面耀眼的红,上面什么字都没有,如此特立独行,反而让老百姓容易分辨。

  为了较好的保全自己出其不意打击敌人,黄汉做了许多预案,也观察好了许多险要事先做好准备。
  比如说需要把哪一段官道挖断,什么地方修成斜切面,附近的老百姓都自觉自愿动手协助,需要在哪个山口堆上石头、滚木,乡亲们也不辞劳苦。
  甚至于有些后生问明白了那些预备物资和陷阱工程的用处后,认为跟村子里的青壮们合作,在“红旗军”没能来得及赶到的情况下,说不定也能够利用这样的地形,砍断绳索让滚木、石头砸死进入险地的狗鞑子。
  老百姓为了防备建奴、鞑子突然冲入村子,他们在村口的道路上挖上许多陷马坑,并且加以掩饰后覆盖上积雪,不熟悉情况或者没有村里人指点,骑兵掉进陷马坑十有八九就要翘辫子。
  因为陷马坑里都布满顶头尖尖的木桩和生石灰,人马掉进去不仅仅被木桩扎还使得生石灰扬起迷了眼睛。
  永平府有了神出鬼没的“红旗军”不间断打击侵略者,击发了老百姓抗击后金军的勇气,小股鞑子和建奴再也不可能肆无忌惮洗劫村落。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红旗军”又熟悉地形还有足够的战马换乘,因此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机动力。
  黄汉珍惜这些起家人马,绝不做蚍蜉撼树的傻事,专门以多打少恃强凌弱,哪怕是三百多人扑上去打区区几个建奴,“红旗军”都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渐渐地被打乖了的后金军也转换策略,他们开始以牛录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搜索果然好了许多,貌似“红旗军”没有吃下一个建奴牛录的实力。

  探明了“红旗军”的虚实,有了底气的后金军只要发现蛛丝马迹就会有一个牛录人马死咬着“红旗军”不放。
  黄汉只得适应形势发展经常变着花样跟后金军玩,建奴为了追击这支游击队伍不知吃了多少暗亏。
  从遵化带回来的火药也给后金军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红旗军”刚刚一阵冲杀消灭了一个打草谷的鞑子十人队割下首级连皮甲都没来得及扒,一个牛录的后金军人马就冲来了。
  经过多次扩充人马实战练兵,如今的“红旗军”已经能够跟一个建奴牛录扳扳手腕,但是黄汉舍不得打消耗战,不肯跟敌人堂堂阵战。
  事已至此没什么张良计只有过墙梯,黄汉和憨子亲自断后,“红旗军”即刻打马奔逃。

  自从成军之日起,黄汉的家丁战士就适应了进进退退,通过逃窜摆脱后金军围追堵截乃是家常便饭,不会如普通明军那样跑着跑着就跑溃散了。
  憨子的骑术越来越好,跟黄汉一起走在队伍后面还不时回头张望,见建奴跟得很紧乐了,道:“嘿嘿,汉哥儿,建奴应该是上当了,只是不知小宋准备得咋样了?”
  憨子天生异禀力气远大于常人,连黄汉的武力值都比不上他,在“红旗军”中应该是第一条好汉。也只有他还是用幼时喊惯了的称呼汉哥儿,黄汉根本不以为意也一直叫他憨子。
  憨子屡建功勋,斩首数仅次于黄汉排名第二,在以实力说话的军伍里,憨子得到了所有战士的尊重,“红旗军”骑士没有人称呼憨子,都亲亲热热叫他扬大郎。
  黄汉最是喜欢这个没心机的发小,其实一个武人也用不着有太多花花肠子,只要懂得令行禁止即可,黄汉自然会爱护憨子不会让他吃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