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明》
第43节

作者: 大人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家丁们才跟了黄家不到两个月,每人最少有六两银子两石五斗粮食拿回家,家里的生活条件立刻改善不少,导致更多后生要来黄家做家丁,最后居然有人托人情找黄张氏。
  没辙,黄汉半推半就又挑选了能够骑马的八人,现在除了杨大年养伤缺席,这个队伍已经有了三十一人、四十四匹战马三匹挽马。
  队伍人数翻了倍其他东西都有保障,只是铁甲不够了,现在有八人没有铁甲,他们只有皮甲或者棉甲装备。

  即便如此,黄沂州这个总旗的质量已经不弱与大明边军的总旗,当然,黄沂州从来没有承认这些人马是朝廷的兵,他们都是以家丁的名义存在,都属于私兵。
  黄汉和黄沂州不搞特权,每天跟家丁们一起挥汗如雨,黄沂州因为腿上有旧伤走路有些跛无法参加越野拉练,他着重训练家丁们骑射。
  本来就有威望的黄沂州现在更加是九里台村泰斗般的存在,村里人已经改口称呼黄沂州为黄大人,后来发现黄家长子也是号令发布者,他们为了表达尊重不能直呼其名,叫黄汉少将军。
  在大明,从三品以上的军官才算得上是将军,从六品到正四品之间的只能算作中低级武官,黄汉只不过是个小旗,大头兵一个,见乡亲们称呼他将军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正七品总旗也是算兵额的存在,明朝军队基本上是一个小旗十人,一个总旗有五个小旗,连五个小旗官一个总旗官共计五十六人的兵额。

  一个百户有两个总旗,兵额为一百一十二人,由此可见成为百总或者试百户、镇抚官就不是大头兵,没有被算在兵额之内。
  眼看着就要过年,在腊月二十七的晌午居然有朝廷大员从永平府赶来九里台村。
  来人是正三品文官大老爷郑国昌,由已经实授守备将军的韩志宽陪同。
  郑国昌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当过几年山西参政,崇祯元年以按察使治兵永平府,乃是官衙在永平府内品级最高的一方大员。
  急需用人之时,朝廷兵部的办事效率极高,在用不着实打实拿出钱粮、兵马的情况下给予虚职人人都是高手,往往擅长玩人的文官大老爷都会画饼充饥玩死赳赳武夫。

  朝廷特事特办,封赏三天内就有了章程,永平府许多文武得以官升一级与黄汉无关,他只关心这一次自己能够捞到什么实惠?
  第四十三章:以战养战
  大明文官大多数是相互联姻,因为这样做会增强文官集团的势力。
  烟亲、门生、同年、乡党、朋党等等关系错综复杂,在朝廷的人脉盘根错节。

  所以大明文官集团才会有底气挑战皇权,最后牛掰到没有经过内阁批红的圣旨文官都敢驳回。
  郑国昌让儿子认黄沂州为义父,他们俩人当然亲密了许多,随意杯盘虽草草,但是有好酒助话题,二人相谈甚欢。
  几杯酒下肚,两人就谈到了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郑国昌道:“黄大人,老夫现如今在山上如坐针毡啊!永平府丢了势必会引起天子震怒,老夫不能在此空耗光阴,一定要及时赶去京师面圣。”
  “郑大人,此去京师四百余里,现在永平府地界都是后金军,万一有个闪失下官哪里担待得起。
  您还是安心陪着家人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下官守在这山口,保证不会让后金军杀上山来。您放心,山上粮草充足,坚守一年都没问题。”
  “黄大人你有所不知,哪怕九死一生老夫也要冒风险尽快赶去京师。老夫马上就准备带上家丁下山,如果老夫一去不回,烦请黄大人继续照看老妻和孩子们,届时自然会有郑家子弟来接他们回故里。”

  黄沂州毕竟还是老实了一些,不像郑国昌老狐狸一个,郑国昌明明知道黄沂州不可能让自己带着几个家丁冒险上路,却有意说给老实人听。
  黄沂州果然急了,连忙劝道:“郑大人,万万不可,这个时候赶去京师风险难以估计,如今下官麾下的骑兵都在汉儿手上,待下官跟在山下的汉儿联系上再议此事可好?”
  郑国昌心急如焚,永平府丢了,要承担罪责的人不知凡几,永平府的官员殉国了万事皆休,还活着的人当然少不了被问责,时间拖得越久舆论导向就越难控制。
  郑国昌准备尽快赶去京师说明自己当时不在永平府城的前因后果。
  他手上有几十级斩获,又有那段佳话成为说辞,想必脱罪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时间拖久了就难说难讲。
  他从黄沂州嘴里得到确切消息,知道了刚刚厮杀一场回来的黄汉带着铁甲家丁骑兵队就在山下九里台村休整。
  为了得到黄沂州支持,郑国昌把要立刻回京的前因后果都讲明白了,要求黄沂州不必派人来回联系浪费时间,他立刻下山亲自去找黄汉通融。
  黄沂州知道官场的水很深,眼看着郑国昌如此急切,只好答应马上送郑国昌和郑家四个能打的家丁下山。

  他当然知道要把准备送去京师报功的首级和腰牌都带上。
  为了加强去京师人马的防御力,黄沂州不仅仅把已经修理完成的铁甲和配备了面甲的头盔都带下山,还让留守山上的家丁把铁甲都脱下来增援山下的兄弟们。
  杨大年的伤已经不碍事了,他得知家主急需骑兵多多益善,立刻来找黄沂州主动要求归队参加战斗,他也跟着下山来找黄汉报到。
  黄汉正带着骑兵在九里台村休整,大家杀猪宰羊喝美酒,日子过得痛快。
  杀建奴救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同时还能够缴获大量财物,家丁们一个个意犹未尽,都想着趁热打铁再干几票。
  军心可用,黄汉准备过两日再次上路打游击,因为他想趁着满京畿之地都有后金军可以打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做黑吃黑的好买卖积累资本。
  做这样的事情皆大欢喜,黄汉可以锻炼麾下,可以缴获战马、收获铠甲、武器还能够得到金银细软和布匹、丝绸,还有一个条件最诱人,可以砍下后金军的首级向朝廷报功。
  朝廷不仅仅要给人头赏还要给官职,砍下后金军脑袋瓜是如此划算,具备现代人商业头脑的黄汉在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当然不遗余力。
  黄汉就不信邪,建奴能够越打越强从区区几十人发展到几千几万几十万,最后把拥有一亿五千万汉人的伟大王朝大明给灭了。
  一个愚昧落后的通古斯野人部落,没有文字没有文明,他们那个半农奴半封建的落后社会制度居然消灭了迈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成熟封建制度,这完全是倒行逆施啊!
  那帮通古斯野人还打破了“自古胡虏无百年之运”的魔咒,奴役了汉民族接近三个世纪,导致泱泱华夏走向愚昧落后。
  这很明显违背黄汉小时候学习的辩证法,应该是落后的社会制度必将被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社会理所当然取代农奴制,资本主义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人类最终是要实现伟大共产主义的。
  只是为何历史发展也不按套路出牌?
  倒行逆施的历史为何让亿万汉人沦落为通古斯野人的奴才二百几十年?
  让曾经被倭寇、高丽棒子、西夷高山仰止的伟大汉文明,变成了连小日本都敢来烧杀抢掠的东亚病夫、支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