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总唾沫横飞拍着胸脯打包票对围着他的兵丁们道:“其他营头老子管不着,但是老子能够保证,跟着老子的一百六十号人拿下遵化城每人都不会少于三十两的赏银,但是你们也要注意执法队,千万不能被他们砍了。”
“长官,执法队凭什么无故砍人啊?”
“无故砍人?娘的!你是傻子吗,执法队只会按章执法,偎敌不前者杀、临阵喧哗者杀、私藏缴获者杀……”
“长官,要是执法队偏心怎么办?万一其他营头都把金银往怀里揣,就盯着咱们要求缴获归公,弟兄们岂不是亏死了。”
“放你娘的屁,咱们把总就有几个兄弟去参加执法队,其他营头也会派人,众目睽睽之下谁敢造次?况且还有那些铁甲骑兵做总执法,谁敢处事不公允,可以拦住铁甲骑兵告状。”
“是不是就是那个黄大人的铁甲家丁啊?那些人杀气腾腾看上去就不好惹,有他们主持公道,咱们应该不会被欺负。”
“所以老子要你们不要有歪心思,只管一门心思杀敌,反正少不了你的三十两银子。
如果砍下一个建奴脑袋,不仅另外还有银子拿,还会升官。
这一次狗建奴只有八百披甲人留守遵化,那些鞑虏擅长野战不会守城,咱们有十余倍人马,又是奔袭而至,机会难得啊!升官发财就看你们是不是能够跟得上队伍了。”
这样的场景只是营地里大张旗鼓宣传的缩影,各个营地一万余兵丁此刻都在听类似的蛊惑。
第二天早上,吃饱了肚子又有发财预期的明军都嗷嗷叫,没有人肯掉队失去拿到三十两银子的机会,当天居然走了足八十里才安营扎寨。
这不奇怪,黄汉让大家宣传的内容就是能够不掉队按时赶到遵化的兵丁就能够得到三十两赏银。
有了这个刺激真的导致几十人跑死在了路上,但是其他人没有放慢脚步,依旧拿出大不了跑死的狠劲儿向前、再向前。
吃晚饭时,黄汉又开始讲故事进行忽悠。
他告诉周围的战士,遵化城里恐怕有金银财宝不下于一百万两银子,粮草、物资、牲口、布匹、绸缎也会价值百万两银子之多。
说好了给大家伙儿三十两银子还是显得保守了,到时候立下斩首功的好汉能够拿到一百两都大有可能。
“吧嗒、吧嗒……”许多从流民、乞丐中招募的兵丁哈喇子流了一地也不自知,脑子里在想自己有了一百两银子是去京城买房子还是去乡下买上十几二十亩地?
这个时代银子的价值不菲,八十两银子可以在京师外城买到带小院子两进六间外加厨房茅厕的砖瓦房。
京师附近一亩旱地的成交价在五两至七两银子之间。
黄汉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兵丁们指明了发财路就在前方,效果好得出奇。
在一天给三顿胡吃海塞的情况下,这些耐受力惊人的汉子第二天居然跑了足九十里才扎营,而且没有人喊苦喊累,一个个眼里都冒着小星星,恨不能立刻飞到遵化城下。
但是两天的急行军不仅仅跑死了一百多人,还导致许多实在体力不支的兵丁掉队了,以至于总有许多兵丁一边哭一边在追赶主力,甚至于半夜三更还有归队之人。
刘之纶惊愕莫名,他终于长知识了,得到了一次重新认识人性的机会。
原来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导致以前需要时时刻刻看住否则会一哄而散的烂兵,变成哭着喊着一直追到半夜三更也要追上主力的“兵坚强”。
黄汉很满意这样的场面,认为用不着花心思搞优胜劣汰,通过高强度行军就完成了末位淘汰可喜可贺。
第三十三章:鸟铳
黄汉再次来到杨老实家找他了解情况,上一次修补的盔甲真的做到了修旧如新,黄汉很满意,也相信了这个铁匠的技术实力。
杨老实依旧带着两个儿子在挥汗如雨,因为又有了七副铠甲需要大修,杨老实虽然忙碌但是很快乐,无他,黄家给的价钱高,他家得到的报酬自然不少。
人往往都是如此,有了利益才会有动力,见到黄汉再次登门,杨老实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来赔话。
黄汉忙得很,一语道明来意,“杨师傅,不知你打造一杆鸟铳需要多次时间,需要多少银子,我可说死了,我要的鸟铳是万万不能炸膛的上等货。”
杨老实愣了半晌,又算了算,才道:“现在上等苏钢市价不便宜,老汉的工钱倒是好说,估摸着一杆好铳至少得六七两银子,时间也急不起来,总要一个月左右才能交货。”
“你真的能够确保打制出的鸟铳不炸膛?”
“嘿嘿,只要兵丁们按照戚大帅的操典装填火药、打放,老汉手里打制出的火铳炸膛了,愿意赔上性命。
老汉祖上就曾经在蓟镇打制鸟铳,那时候戚大帅的威名天下皆知,哪个铁匠敢偷工减料导致鸟铳炸膛会被杀头的。”
“好,我出八两银子委托你打制鸟铳,如果战士们按照定量装填火药,按照规范操作,你的铳还是炸膛了该当如何?”
“汉哥儿出如此好价钱,老汉当然会打制出对得起祖传手艺的好铳,但有炸膛尽管来砍老汉的首级。”
“好!痛快!咱们就这么说定了。”黄汉叫过宋鹏飞,让他先给一百两银子的定金。
看见宋鹏飞放在桌子上那二十个五两重的银元宝,杨老实连忙双手乱摇,口中道:“老汉一家子其他都不干,一个月最多能够打制三杆鸟铳,你们给这许多银子怕不是要十几支,老汉怕误事不敢接如此多的活计。”
黄汉道:“这是定金,你竭尽所能即可,我要的是比戚大帅麾下使用的鸟铳还要质量过硬的好铳,不赶时间,再说你们父子可以雇佣几个后生来打下手,这样不就提高了你这个大师傅的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是个新名词,杨老实没听懂,但是他知道找人打下手或者收徒弟是个不错的法子。
“好好,老汉听汉哥儿的,大冬天庄子里的后生也没啥正经事,咱家找几个人来帮忙,争取多打几支好铳。”
“记住了,确保质量是第一位,使用你打制鸟铳的都是乡里乡亲,万一被那个后生被炸膛火焰烧瞎了眼睛,估计你下半辈子都要抬不起头做人。”
“老汉知道轻重,放心吧,当年戚大帅手底下几万人马,也没听说有多少铳手伤亡于鸟铳炸膛,事在人为,舍得用料、舍得下功夫,打制出好铳老汉我十拿九稳。”
黄汉现在太忙,没时间参与研发自生铳。
自生铳也就是后世经常提到的燧发枪,在大明已经有工匠打制出发火装置各不相同的试验品,只不过哑火率太高没有得到推广,后来大明武器专家毕懋康集思广益才制造出有使用价值的自生铳。
现在只能先搞几支质量过硬的鸟铳也就是火绳枪,把火器家丁的骨架搭建起来,让他们先熟悉火器特性,苦练装填和打放,到了可以把鸟铳升级为自生铳之时,鸟铳手根本用不着从头开始,直接就可以上阵杀敌。
因为技术革新就是简化操作提高效率,能够把鸟铳玩转的战士使用燧发枪会觉得轻松愉快。
腊月二十五,黄沂州下发了军功赏,参加行动的所有人都有白银三两和麦子一石,有斩首功的家丁,一级先给银五两,等朝廷斩首银到手再做分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