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宗子》
第46节

作者: 沙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景把玩了一会,便将木弩还给单程。
  等到周卫从后室取钱出来,接下来就没刘景什么事了,他起身准备离开。
  周卫内心十分惶恐,想要说什么,却一时难以开口,急得大汗淋漓,如热锅上的蚂蚁。
  刘景知道他为何这般惶恐,开口说道:“这事必然瞒不住从兄,不管我说与不说,从兄都会知道。”

  周卫心下不由凄然,他岂能不知这一点,不说外人,单单肆内的保佣们,就和他不是一条心,他们作为刘宗的门客,绝对会第一时间把他卖了。
  周卫正感到绝望之际,却听刘景又道:“不过我会在从兄面前替你求几句情,从兄应该会卖我几分薄面。”
  周卫心境顿时犹如如同乘坐过山车一般,由悲转喜,伏地拜谢道:“多谢刘君、多谢刘君……”
  刘景摇头道:“只希望你能够牢记我之前说的话。”
  “刘君的话小人一辈子牢记在心。”周卫一再拍着胸脯保证道:“小人日后经营生意,必以信誉为本,不令主人名声有损。”
  “希望你能做到。”刘景微一颔首,而后问单程道:“这钱你是打算直接带回去,还是在市中花掉?”

  单程沉吟一声道:“钱财对我等无用,自然是要花掉。”山里资源匮乏,汉人的铜铁、布匹、盐米、酒水、陶器……都是他们迫切需要之物。
  为了避免再生枝节,刘景对周卫道:“这事你就帮人帮到底吧。”
  周卫哪敢不应,俯首应“诺”。
  “刘兄弟,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才好。”临别之际,单程牢牢握着刘景的手。
  他已经意识到此次前来临湘是多么的莽撞,若不是运气好遇到刘景,能不能从临湘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如今不仅赚到数万钱,更和周卫达成了后续协议,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他们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再也不用受制于汉人行商了。

  “这是我应尽之责,不必言谢。希望你接下来一路顺风。”刘景顿了一下,又道:“日后再来临湘,有事尽管来市楼找我。”
  “一定。”单程重重言道。
  屈指算来,刘景已经上任六天,可能是平日行事过于低调,以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来市井任职。
  然而随着皮肆的事流传开来,短短半天工夫,所有人都知道“德行刘君”刘仲达来市中任职了。
  毫不夸张的说,最近一个月,“刘仲达”绝对是长沙士民提及最频繁的名字,没有之一。

  人们谈到“躬耕养客”、“质书救邻”之举,无不对刘景赞誉有加,因为他们自问做不到,才更加钦佩这么做的人。
  而今日皮肆发生的事向世人证明,刘仲达果然和传闻说的一样,是一位性格仁善,乐于帮助弱小的正人君子,就算是“不通礼仪”的荆蛮,他也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对此最开心的莫过于市中老实本分的商贩们,他们平日里总是受到官吏、豪强、游侠、偷盗们的欺辱,以前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如今好了,刘仲达既然连荆蛮都能一视同仁,没道理不帮助他们。
  刘景并不知道自己被很多人视为“救星”,不过他很快就知道了,接下来几日,屡屡有商贩来市楼求见刘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在刘景看来,无非就是一些遭遇强买强卖之类的鸡毛蒜皮小事,哪用得着他亲自出马,随便指派一个小吏基本就能解决。
  但他并没有产生轻视之念,而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他认为名声也是一样,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收获的一天。
  正是这样的一件件小事,令刘景的名声迅速转化为威信……
  …………
  马周是桂阳郡耒阳县人,耒阳看似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小县,实际上论富庶程度,荆南四郡几乎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盖因耒阳县内有两大特产,其一自然是造纸,作为蔡伦的故乡,百余年来耒阳一直以造纸知名于世。
  其二是产铁,荆南四郡四十八个县,产铁者不在少数,只有耒阳正式设有铁官。荆南地方,不管是民用农具,还是军用武器,全都仰赖耒阳。
  耒阳以打铁为业者有数百家之多,治铁业十分发达,马周就出生于一个铁匠之家,祖祖辈辈皆以此为生。
  不过他从小就对打铁不感兴趣,他喜欢听人讲古,尤其喜爱草莽建功立业的故事,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功。
  是以十五束发之后,便如昔日韩信一般,整日负剑游逛市井,以替人报仇解怨为事,闾里恶之。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马周游侠数年,终于踢到了铁板,被当地一位豪强大姓借用官方之力围剿,马周不甘束手就擒,突围过程中刺伤一吏,亡命至长沙,倚市门为生。

  今日休沐,马周脱去牛心帻、卒吏服,换上袒帻短襦,并将配剑悬于腰间。
  他家世代以打铁为业,佩剑自然不凡,乃是一柄不折不扣的百炼宝剑。他曾用此剑断猪、断狗,无往不利,想必断人也是一样。
  马周平日守市门,宝剑只能闲置舍中,唯有休沐,才能随身携带。
  他大步流星来到市东门,和独自守市门的王朝打招呼:“大兄……”
  王朝看他提着酒瓮,笑问道:“阿周,酒又喝光了?”
  马周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大兄是也。”
  王朝笑着摇了摇头,又问道:“你身上的钱足够用吗?”
  马周面上露出一抹尴尬之色,他一个市门卒,每月俸禄不过二石米、二百四十钱,顿顿吃上饱饭不难,但想要顿顿饮酒,就有些难了。
  如今他身上全部钱加在一起,也仅够买酒数升,而距离下次发放俸禄的日子,还有近半个月呢。
  没办法,只能过一日算一日。
  王朝见他这般作态,立刻明白,从怀中取出钱囊,也不查看里面数目,直接交给他。
  “大兄,我……”马周神情尴尬道。
  王朝将钱囊硬塞给他,说道:“阿周,你知道我家情况,你嫂子善织布,无需我拿钱回去贴补家用,我又不喜饮酒,钱留在身上也没什么用,你既然缺钱,就先拿去用吧。”
  马周拿着钱囊,一脸感动道:“大兄为人忠厚,待人以诚,能够在亡命之际遇到大兄,是我之幸也。”
  一听“亡命”二字,王朝心里“咯噔”一下,急忙查看左右,见无人注意,才松了一口气,微责道:“阿周,我不是跟你说过无数遍,小心祸从口出,千万要慎言啊。”
  “大兄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了。”马周心里不由嘀咕道。王朝身高七尺六寸,体格强壮,望之十分威武,偏偏性子极为谨慎。点头道:“大兄教训的是,小弟知错了。”
  王朝暗暗摇头,马周虽然嘴上认错,可看他眼眉桀骜,漫不经心的样子,哪像认识到错误的样子。他终究是一个性格放荡、纵任义气的游侠。
  王朝猛然想起一事,出言提醒道:“阿周,王银也进市井了,你小心一点。”
  王银就是区雄区元伯的门客,曾与马周发生冲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