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
第26节

作者: 路青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城客栈占地面积宽阔,毗邻崇福寺,环境幽雅。有点类似于别墅群般的布局。张昭要了厢房三间,让店小二送来夜宵,一壶温热的黄酒。
  陈康机灵的给张昭斟酒。这些天营养跟上,他不再偏瘦。问道:“少爷,这件事就算处理完了?”
  张昭抿着温软的黄酒,笑道:“你说呢?”做个手势,“坐下来吃点宵夜。”

  他知道陈康的意思:刘大户、方差役当着南口村村民的面被带走,青龙乡中震动。今晚这样的处理,能否消弭这件事给他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他当日和好友董朗在客满楼中闲聊,说起如果他来处理这件事:第一,保住刘、方二人的命。第二,要保证刘、方二人不再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
  说白了,其实很简单。这就和后世里热搜榜一样,过段时间就有新的舆论爆点给覆盖掉。等热度过了,自然没关注度。
  刘、方二人露面后,乡中的舆论自然会减弱。他做事没过线。接下来,再只需等待即可。
  当然,要说完全的消除负面影响,这不可能。只是说把负面影响压到最低。但这便足够了。
  陈康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少爷,我是觉得处罚的轻了。刘大户家里两百亩地,你只要了他一半呢。再一个,他不安好心,居然打小姐的主意。少爷,你上次不还说要给小姐找一个丫鬟吗?干脆的把刘大户的女儿弄来。”
  张昭摆摆手,“锦衣卫把刘大户都榨干,我要把他两百亩地都吞掉,他回去就得自己抹脖子。逼死他,对我有什么好处?放个仇人贴身伺候我得多大的心?丫鬟我回头再去买吧。”
  按照明代的世情,父债女偿很正常。但抢别人妻女的事,他干不出来。这道德底线实在太低。
  婉儿是十足十的小美人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会越来越美丽。他很早就知道,这会引来别人的窥测。对景的时候,他自会要李户书好看。
  陈康笑一笑,陪着和张昭闲话几句,回房间去睡觉。
  张昭喝着黄酒,回想着此行的得失。
  张昭被日后的反派大佬钱宁从青龙镇请到京城来,心底一直都有淡淡的不适感。
  这种感觉并非是钱宁带来的压迫。钱宁现在还是个混得不如意的锦衣卫校尉。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他身在“险境”。
  这是他的身份带来的感觉。一个童生,在锦衣卫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他不习惯将自己的生死、荣誉寄希望在别人的一念之间。他习惯自己掌控。
  如果他此时是一个生员,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网:老师、同年、同乡,他肯定不会有这种感触。
  第二,不安全感。
  和锦衣卫这种暴力机关接触,必然会带来不安全感。张昭想的是,假设日后他得罪强权者,会不会也如同刘、方二人这样被锦衣卫直接带走?
  京城地区权贵多如狗!

  他和婉儿的安全,恐怕不是建立在《大明律》上,而是建立在他的权势上!
  所以,他得尽快的往上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力量。
  今年秋的这个生员,他必须拿下来。
  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
  七月末的夜雨淅淅沥沥,带着阵阵寒意。
  宣北坊内的小巷中,一辆马车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方差役瘫软在马车内的塌椅中,浑身颤抖着。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死里逃生”后的激动。
  马车中,一名约二十岁许的娇艳少丨妇丨抱着他痛哭,“二弟,你受苦了。这天杀的小贼!你别怕,明天我就去找你姐夫,好好整治他,为你这出一口恶气。”
  这美艳的少丨妇丨穿着青色的对襟褂子,身段凸凹有致。此刻,呼天抢地,神情悲愤。她显然很宠弟弟。
  他姐姐给县中的林典史做妾。他平日里在衙门中混得如鱼得水。但一个典史在锦衣卫面前算什么。方差役想着这七天的遭遇,无力的道:“姐,不要…”他不敢追究。
  方差役的马车往北而去。宛平县县衙在京城的北面。他姐姐的住处在北城外的厢中。另外一辆装载着刘大户的马车则是冒雨西行,回青龙乡中。
  刘大户简单的收拾过,换过一身富贵长衫,坐在宽敞的马车中,大口的喝着蜜水。
  来接刘大户的是他的弟弟刘公进,看看哥哥狼狈的模样,忍不住叹口气,“唉。”家里给锦衣卫的那个小旗敲诈走200两银子,浮财散尽,伤筋动骨。
  刘大户将碗用力的搁在案几上,厉声道:“你叹什么气?我要是知道张昭那小子有锦衣卫的门道,怎么可能鬼迷心窍听方显的鬼话去夺张家的地。”
  刘公进一阵无语。大哥,貌似是你先起的意,被张昭吓唬后才叫方差役帮你打听消息,然后你们俩再合谋。

  想归想,刘公进显然不打算说出来。
  刘大户再愤愤的骂道:“劳资每年都要给林典史孝敬,还要喂饱这姓方的狗东西,你知道他刚才在里面怎么出卖我的吗?他唆使张昭抢玉儿去做婢女。混蛋!”
  刘公进愕然的张张嘴,问道:“那张昭怎么说?”玉儿是大哥的独女,非常受宠爱,姿容闻名十里八乡。
  刘大户臭着脸道:“没说。张昭要我将河边一百亩地给他。”说着,瞥刘公进一眼,道:“张昭这小子势大,这地不给也得给。但是,你别背着我搞花样。我这个人纵然在乡里名声很差,但不会卖女儿去求饶。”
  刘公进被说着心思,尴尬的笑一笑。

  现在,他们和四老爷闹翻,不重新找个靠山如何在乡中立足?貌似张昭就很合适啊!
  清晨时分,带着层层凉意的秋雨停歇。天空中晨曦展露。
  张昭睡足而醒,神清气爽。刘大户、方差役的事情妥善解决。他心情不错。早饭后,张昭在南城客栈借了纸笔,写了一封请假条,委托返回青龙镇的两名车夫带回去给董朗,请他帮忙向余夫子递交请假条。
  因张昭所卖的新式染料配方的缘故,董朗家的布店在青龙镇附近很知名。马车夫们不会找不到地方。

  张昭并不打算在此时返回青龙镇明理书院。
  他昨晚已经想的很明白,无论是从个人计划的角度,还是从未来安全的角度,他必须在今年拿下生员功名。而在明理书院苦读,是没有用的。
  自乡中事情处理完,他到青龙镇上“潜心”读书数日。实话说,越读经书越没信心。而且,余夫子私下里断言,今年明理书院的八个童生,没有一个有中秀才的水平。
  换言之,按照正常的流程备考,他八成是考不中的!这不以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以,他想要去拜访下顺天府府学的李教谕。
  院试的时间还没定,总归是在九月或者十月份。这么短的时间里,只能是考前突击训练八股文技巧。四书五经,真的没必要再读。
  余夫子两榜进士出身,按理说时文水平很高。但是他都已经致仕,这都多少年没碰过时文?举人出身的李教谕在教学一线,只怕是反倒更厉害。
  张昭想要找李教谕请教下八股文写作技巧。然后,不知道府学里有没有押题?他想在靠前搞点“真题”来练习下。
  大大小小的科举考试,规矩基本差不多:科举重首场,首场重首题。要是能押中第一道四书题,准备好出彩的答案,那还真有大概率能考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