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
第23节作者:
路青云 丁管事神态轻松,哈哈笑道“贤侄,你在乡里何须这么低调?什么阿猫阿狗都上门来。你只管看着。”说着,对身边两名彪悍的汉子道“有劳两位。”
这两人约三十岁左右,穿着常服。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一巴掌将要栽赃张昭的方差役扇到地上,“你算个什么东西?”另外一只手熟练的拿出腰牌举起,高喝道“锦衣卫办案,闲人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
另一人一脚将刘大户踹在地上,捂着肚子呻吟。他带来的长随和白役在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后,全部都呆在原地,手脚发凉,不敢乱动。
张家的前院中,汇聚在此的村民们在刘大户宣布秋税方案后就准备离开,但随后张昭和刘大户、方差役的的冲突又让他们留下来。这其中有打听消息的意思,也有看热闹的想法。
而此时,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反应过来的人都立即跑掉。弘治朝的锦衣卫不算凶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很“温和”。但是锦衣卫凶名在外啊!
张昭其实也愣住。丁管事这用力过猛吧?怎么把锦衣卫牵扯进来?他一个读书人,和锦衣卫牵扯在一起,将来的名声怕是难听的很。但此时他能说什么?
两名锦衣卫校尉很简单的将方差役、刘大户拿绳子绑住。其中一人过来抱拳道“丁管事,事情办妥了。张小相公,这两人我们先押回卫中。必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张昭心里的情绪没有流露出来,拱手致谢,沉稳的道“多谢两位。”
两名锦衣卫押着人离开。厅中的气氛这时才算缓过来。
方差役和刘大户的跟班一个个的落荒而逃。村民中有人哄笑起来。有人道“哈哈。刚才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现在像条狗一样。”刘大户在南口村很不得人心。
村中的长辈张四伯笑呵呵的转身离开。看张昭这里乱,有些话他回头再来说。
婉儿、吴春时、周大娘等人则是喜笑颜开,出这一口恶气。招呼着还留在这里的村民落座、喝水。
张昭和丁管事到后院落座。
张昭给丁管事斟茶,微笑着道“丁叔,今天真是谢谢你。只是,这怎么回事,我还没搞明白?”
丁管事喝着茶,笑眯眯的道“贤侄,这事说来话长。我蹭你一顿饭没问题吧?”张昭家里的饭菜确实好吃啊!
张昭笑着点头。
时间正好在中午。张昭吩咐下去,周大娘带着仆妇整治了一桌酒菜。张昭从京城里带了酒水回来。美酒佳肴陈列在前厅中,张昭、丁管事、吴春时三人相对而坐。
丁管事品着酒,将事情经过说来,“上次去蒋家庄做菜,我家老爷对你很看重,私下里吩咐我照应着你这边。你出门在外不知道,刘大户这几天上跳下窜。
我得了消息,去城里给二管家汇报,我家老爷派了两个锦衣卫校尉等在这里。这不,刚好是守株待兔,给贤侄你出一口恶气。进了锦衣卫他们别想好过。”
张昭恍然,吃一筷子鱼肉,心里沉吟着。
丁管事兴致很高,接着道“贤侄,锦衣卫胡小旗的意思是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们先把人弄去熬几天,怎么收尾由你说了算。我在这里先恭喜贤侄发财。”
那两个想要从锦衣卫里出来,要拿买命钱。而看胡小旗的意思,会分张昭一笔。刘大户是吞人家产未成,自己反倒掉进坑里去。
张昭笑一笑,举杯道“丁叔,谢谢。”
饭后,张昭、吴春时送走丁管事,从村里往回走。路遇两个下地的村民,笑呵呵的站定打招呼,“张少爷。”神态亲热、尊敬。这显然是余波。
张昭一一回礼,带着吴春时往回走。
吴春时心情舒畅,笑呵呵的道“少爷,老丁这么卖力气。不枉当初卖他人情啊。而且省得你去县衙里走动。刘老爷肯定再不敢惦记家里的地了。”
张昭微微一笑,“他以后就是想惦记也没那个能力。”
不仅仅是刘大户,经历这么一遭,之前惦记张家田地的那些人都会收敛。锦衣卫出手有麻烦、隐患,不过也确实省事、有威慑力。都省下他去县衙的时间。
至此,乡中事了。
“昭居乡中,才具渐显,时人敬服。昔,有大户连衙役欲谋昭家产,以秋税迫昭应之。乡中有勇力者怒曰何以无耻胁张相公。乃缚二人至县中。”
——《正德风云志》,王世贞
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
刘大户的长随、账房、奴仆从张昭家中落荒而逃。刘大户被锦衣卫带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青龙乡中。如张昭所料,惦记张家二十亩地的那些人都收敛起心思。只惦记二十亩地的人家,其权势显然是不敢惹锦衣卫。
由方差役带到青龙乡的四名白役各自逃散,狼狈的回到京城。
其中一名白役和方差役交好,咬咬牙,第二天上午去京城北面的顺天府县衙中求见典史。稍后,被一个门子带到县衙二门后林典史的公房中。
林典史约四十多岁,马脸,皮肤微黑,身量中等。他正签押着公文,头也不抬的道:“你昨天跟着小方去青龙乡收税。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典史,在明朝是县令的佐贰官,负责掌管缉捕、监狱。品级不入流。在县衙中排行第四,俗称“四老爷”。
白役“噗通”跪下来,哭道:“四老爷,方大哥被锦衣卫抓走了。”
林典史愕然的抬头。手中的毛笔跌落在公文上,涂抹出凌乱的墨团。喝道:“你再说一遍?”他宦游至宛平县。小方是他爱妾的弟弟。他怎么惹到锦衣卫的?
且不管南口村、东刘村、蒋家庄中的“风云激荡”,青龙乡中的震动,张昭只在家住了两天,二十五日就带着吴春时、长随陈康去青龙镇中。
数天前,张昭跟着余夫子去京城中的徐郎中府,将陈康留在青龙镇上。他委托同学董朗帮他留意镇中的住宅。陈康用二两银子将一进的小院买下来后,回来找婉儿请示。这才知道张昭已经从京城返回。
上午时分,三人顺着乡间的大道前行。七月下旬,秋意醉人。乡间的树林尽染金黄。
吴春时挑着棉被等物日常用具。张昭要住在青龙镇中读书,这些东西少不得。婉儿都安排好,让老吴挑一趟。
陈康则是背着干粮、水、书籍。
张昭步履轻松的观赏着沿途的乡间风景。
他刚穿越而来时就定下计划。他不会在南口村中长住。田园之乐,从来就不是他的志向!
当然,在他外出闯荡前,他需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为婉儿、虎子留下一个稳定、富足的环境。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此刻,他已经安排好家中的事。
第一,小张昭得罪徐郎中带来的影响,现在全部消除。青龙乡中不会有人还敢惦记着家里的地。
第二,家里的生活水平已经提升,他留下足够的银子给婉儿。余下的便是给张家的小日子“添砖加瓦”。
接下来,他将全身心的投入到举业中。
至于说刘大户的事如何收尾,丁管事和两个锦衣卫校尉都说由他来决定。这话听听就好,他没当真。他现在心中的大事只有两个字:读书!
抵挡青龙镇后,张昭午饭前便去明理书院找余夫子。余夫子自然是乐意。他当日在京城中还不知道怎么开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